電信詐騙今年發案3300余起 中招最多仍是中老年人
- 發佈時間:2015-10-19 08:16:00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湯婧
冒充公檢法進行電信詐騙已經不是最新鮮的騙術了,儘管如此,今年以來本市該類電信詐騙案件仍較為突出,共發案3300余起,涉案金額達5億余元。警方分析發現,50歲以上的人群受騙較為突出,約佔總數的24%。
案例
“配合調查”被騙110余萬
“我都73歲了,退休後很少出門,近期沒去過石景山,更沒有辦過座機電話,怎麼會欠費呢!”上週三一大早,家住東城區的某女士就接到了自稱聯通公司王經理的電話,對方通知老人她在石景山區古城營業廳辦理的一部座機電話已經欠費需要繳費。
“您別著急,這種情況經常會有,應該是您的身份資訊洩露了,有人冒充您去辦理了座機,我幫您把電話轉接到石景山公安分局。”聽到“經理”這樣安慰,老人只好耐心等待。在幾聲“嘟、嘟……”的轉接音後,自稱石景山公安分局民警的“李警官”接起了電話,他嚴肅地通知老人涉嫌一起137萬元的洗錢案件,需要她配合調查。聽到這個消息,老人立刻慌張起來,急忙解釋自己是清白的。
“李警官”便以配合調查為由詢問老人有多少存款,分別存在哪幾張銀行卡中。老人如實回答自己的資産情況後,“李警官”稱要依法凍結其名下的全部資産,並調查其是否有洗錢的嫌疑。老人按照要求將所有存款都轉入“李警官”提供的“安全賬戶”內。當日中午12時,老人將全部資金共110余萬元錢轉入“安全賬戶”後回到家中,將事情經過告訴家人後才知道被騙了。
揭秘
詐騙過程要求不挂電話
據市公安局刑偵總隊辦案人員介紹,上述案件是冒充公檢法詐騙的一個較為常見的版本。此類案件嫌疑人使用的騙術也在不斷更新,比如冒充快遞公司稱事主郵寄了一個有問題的包裹,冒充電信公司稱事主座機寬頻出現異常,或者稱事主在網路發佈黃賭毒資訊等內容。
但無論騙子以什麼騙術開場,最後都會以事主身份資訊洩露、涉及刑事案件或即將被抓捕為由,威脅誘騙事主相信自己的權威身份。有時嫌疑人還會提供一個所謂“最高檢察院”的假冒網站,通過非法渠道獲得的事主資訊製作假的通緝令。一旦信以為真,事主就陷入了騙子的圈套,在其指揮下通過銀行櫃檯、ATM機、網銀甚至手機銀行的方式,將錢轉入嫌疑人提供的“安全賬戶”內。
此類案件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當局者迷”,在整個詐騙過程中,嫌疑人都會以保密調查為由,要求事主不能挂掉電話,不能與其他人聯繫,這便大大降低了事主識破騙局的幾率。
分析
老年人資訊較閉塞
為了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防範,市公安局刑偵總隊辦案人員對今年冒充公檢法類電信詐騙案件進行了數據分析。據統計,今年此類案件的報案人中,50歲以上的人群受騙較為突出,今年已有近800人,約佔總數的24%,其中70歲以上老人有200余人。
一位多年從事電信詐騙案件偵查的民警通過回訪當事人發現,上了年紀的人接觸網際網路和媒體較少,消息比較閉塞,不了解警方常年進行的預防宣傳。其次,騙子打電話的時間多為白天,他們獨自在家沒有兒女商量,不容易跳出騙局。“相當一部分中老年人只要聽到是公檢法部門,就不會再去質疑了。”這位民警告訴記者。
提醒
公檢法沒有“安全賬戶”
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公檢法機關作為執法部門,不會使用電話方式對所謂的涉嫌犯罪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不要輕信秘密辦案而聽人擺布。公檢法等部門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凡通過電話、短信要求市民對自己的存款進行銀行轉賬、匯款的,或者聲稱進行資金審查的,請一概不要相信,防止上當受騙。在接到陌生人要求匯款轉賬的電話時,要立即挂掉電話,及時與家人或者公安機關取得聯繫,第一時間識破騙局,防止財産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