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VCD式傾覆,國産手機機會在哪?
- 發佈時間:2015-10-10 07:24:56 來源:人民郵電報 責任編輯:湯婧
時下,國産手機的狀況像是一堆美麗的泡沫。全球手機出貨量十強企業,七成是中國廠商。2014年全球手機出貨量達18.9億部,中國共計生産手機16億部,佔全球産量的85%。國産手機看似市場龐大,但手機利潤的真正“食肉者”為蘋果、三星等國外品牌,國産手機只是這場饕餮盛宴的“陪客”。
美麗的泡沫
一度,華為、小米等國産手機的風頭蓋過蘋果、三星,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説法。而造手機又似乎成了中國企業的標配,在手機光環的誘惑之下,網際網路企業紛紛由“軟”變“硬”,跨界造手機。許多製造企業也涉足手機製造,特別是一些明星企業,生怕不造手機而掉了身價。比如格力造手機,如今看來更多是想證明董大姐無所不能,是與小米雷軍對賭翻臉後的負氣之舉。不但明星企業搶著做手機,娛樂界明星也來湊熱鬧,崔健的“藍色骨頭”、韓庚的“庚Phone”、汪峰的“100怒放”、芙蓉姐姐的“青橙N1”,你方唱罷我登場,每一款手機後面都有一位明星的面孔。
眼下,手機製造的門檻日益降低,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山寨智慧手機風生水起就是印證。在中國,只要沒有過於高端的核心技術,手機廠商都能有神通像變魔術一樣造出來。
門檻較低之外,手機更新換代的頻率很高,超前抓住時機賭一把,也並非無利可圖。根據市場預測,2018年全球將有65億手機用戶,其中高達70%的增量將來自新興市場,中國是個龐大的新興市場,消費者對手機這個智慧終端的需求量遠未飽和,這無疑是三教九流涉足手機産業的誘惑力。
不過,商業行為的終極目標是利潤,這麼多國産手機粉墨登場,最終有多少利潤呢?且看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奪得了全球智慧手機92%的利潤,比去年的65%增長了27個百分點。三星儘管被市場唱衰,但畢竟還是手機江湖老二,盈利仍佔行業總利潤的15%。屈指一算,全球除蘋果、三星之外數以千計的手機廠商分剩下的一點利潤,中國國産手機能獲得多少真金白銀呢?
平心而論,國産手機與三星等國外品牌在工藝方面並無多少差距,但國産手機整體品牌形象處於低端,價格賣不上去。長期以來,國産手機又是沿襲家電的競爭老路,動輒打起驚心動魄的價格戰。眼下智慧手機價格被拉低至499元、399元,雖然消費者正中下懷,得漁翁之利,但企業利潤薄如刀片,日子很不好過。
值得關注的是,國産手機沒有自己的智慧財産權和作業系統,也就是沒有核心競爭力,實質上都是代工廠。雖説貼上自己的標簽,但相當一部分利潤要奉獻給三大作業系統iOS、Android、WP的東家蘋果、谷歌、微軟以及其他專利大鱷,自己所剩無幾。
歷史是一面鏡子
這讓人不禁想起當年VCD從繁華走向沒落的悲哀。當年影碟機一問世,其豐厚的利潤便引得眾多企業垂涎欲滴。1999年,由於市場過度膨脹,全國一下子冒出上千個VCD生産廠家,産能嚴重過剩,又被國外DVD産品擠壓,導致影碟機市場迅速萎縮,好多影碟機廠家還未生産就已準備“後事”,最後連愛多這樣的央視廣告標王也被逐出影碟機市場,生産第一台影碟機的國內廠家萬燕公司則因沒有及時申請專利而最終淹沒于同行業的激烈競爭中。
歷史是一面鏡子。今天的國産手機與當年的VCD何其相似,只不過才出現危機端倪,應當警醒。
當下,國産手機面臨三道障礙:
首先是專利缺失,國産手機大部分無專利,需要向專利大亨繳納“買路錢”,一不小心就會吃專利官司。如小米近年來專利官司纏身,印度或許是除中國外小米最重要的市場,但是競爭對手憑藉專利大棒阻遏其搶灘印度市場,向印度法院狀告小米侵犯其8項專利。在2014年12月11日的裁決中,德里高等法院判決在印度市場禁售小米手機,要求印度海關停止小米各類設備的進口工作。沒有屬於自己的專利,再輝煌,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其次是入口誤區,智慧手機是承載網際網路入口的平臺,搶佔入口是網際網路企業造手機的主要動機,有了智慧手機這塊地盤,網際網路企業就可以把自己的網址放到瀏覽器首頁,把自己的App放到桌面首屏,讓消費者一打開手機,第一時間就看到手機廠商想讓消費者看到的東西。所以網際網路企業賣手機競相降價,先將手機賣出去,有的甚至白送一部手機,然後再從手機入口中細水長流地賺取利潤。但是,搶佔入口,就意味著要先燒錢才能奪得用戶,企業為了減少製造成本,偷工減料在所難免,致使用戶體驗認知度差,入口競爭導致手機品牌信譽度下降,陷入了誤區。
最後是生態失衡,智慧手機構建一個生態系統,手機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內容提供商、網路運營商、渠道銷售商、後臺維護商,哪一路神仙都不能偷懶,否則生態就會失衡。手機只是提供一個平臺,生態體系的構建,不能一家吃獨食,要靠大家共贏。而國産手機市場恰恰是一個大雜燴,各懷心思,有的只是湊湊熱鬧,死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並無大局觀念,因而整個生態也就趨向失衡。有識之士認為,進入生態時代,智慧手機單純拼硬體、拼配置會遇到瓶頸,只有打通手機的整個價值鏈,與價值鏈的各方合作夥伴共同構建一個平衡的生態體系才有未來。
還有機會
現在的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第一波紅利已經終結,佔得先機的行業先鋒“跑馬圈地”也已鳴金收兵,華為、中興、小米、魅族等品牌防線早已構築好。下一步如何延續輝煌?對眾多手機製造商而言,如何彎道超車,奮起直追,也是一個問題。國産手機還能有機會嗎?答案是肯定的。
機會就在避免同質化競爭中。同質化的競爭嚴重威脅國産手機的生存,大同小異的配置,沒有個性化亮點,也沒有特殊的消費區間,大夥綁在一塊就這麼耗著,這肯定行不通。國産手機必須彰顯特別魅力,與眾不同,物有所值,才能俘獲一定消費群體的芳心,佔據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機會也在技術創新中。國産手機應學華為,2014年華為投入研發的資金高達408億元,佔當年總收入的14.2%。目前華為已累計獲得專利授權38825件,甚至包括蘋果公司也要向華為交納專利授權費,極大地鞏固了華為的實力地位,也為中國技術爭得了機會。
機會還在注重用戶體驗中。要根據市場需求,設計出符合用戶需求的手機,如造型好看、輕薄、手感好、速度快、功耗低、使用流暢、安全性高。要解決用戶的使用痛點,比如功能過剩、待機時間短的問題,若能在電池上有重大突破,也許可以一招鮮吃遍天。
當下,國産手機所處的創業環境和技術積澱遠優於當年的VCD,完全有機會避免VCD式的傾覆。是末日的輝煌,還是新生的燦爛?現在就看國産手機業界自己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