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 “內外”兼修
- 發佈時間:2015-04-07 11:00:0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湯婧
當地時間3月18日,德國漢諾威消費電子、資訊及通信博覽會上,炫酷的天藍色展臺,一隻機械手提著一個汽車模型在“路面”行駛,“孜孜不倦”地向興致勃勃的客商演示大功率無線充電;展臺另一側,“最聽話的手機”星星二號正酷酷地展示智慧語音替代滑鼠鍵盤的未來世界;4G ATG地空寬頻體驗區,前來參觀的德國青年已經坐進“太空艙”遨遊沖浪……而在展臺後不起眼的旋梯處,一位身著灰色西服、挺拔的男士正不疾不徐地上樓。
這位男士正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史立榮。此時此刻,他冷靜的外表下是否也心潮起伏?
20年前,中興通訊第一次走出國門,年輕的史立榮單槍匹馬來到日內瓦電信展,那時,他一個人守著一張桌子參展。如今,憑藉不懈的努力,中興通訊已經從一個生産電話交換機的企業,成為國際公認的一流創新性科技企業:在全球設有107個分支機構,服務於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弄潮兒勇立潮頭,中興通訊走向世界、實現跨越的過程,正是“中國製造”走向全球、開放發展的縮影。
出海——
融入並登上主流舞臺
中國哪家智慧手機在美國最暢銷?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5日報道説,恐怕想到小米、聯想和華為的人最多,但實際上它們在美國的市場份額都不及中興通訊。數據顯示,中興通訊在美國的智慧手機市場份額位列第四,僅次於三星、蘋果和LG電子。
而走出去的這條路,並不容易。
1998年,中興通訊在巴基斯坦取得9000多萬美元的訂單,被視為國際化的開端。訂單拿得十分艱辛,整個過程持續了3年,因為巴基斯坦運營商一直無法接受“中國製造”取代歐美巨頭。
發展中國家尚且如此,何況歐美科技大國。對系統設備而言,歐美市場有“看三年,做三年,再三年”的説法。要堅持5年到6年的投入期和等待期,對於眾多中國企業而言,其難度和對信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攜手美職籃休斯敦火箭隊,線上線下與粉絲互動,在社區舉行籃球賽、幫助貧困殘疾兒童,日積月累融入當地文化、成為社區一員……漸漸地,中興通訊品牌登上主流舞臺,成為當地主流媒體報道對象。
進行品牌行銷的結果喜人。過去即便用戶用著手機,也不知道“ZTE(中興通訊)”這個品牌。現在,中興通訊手機的知名度在當地從0提升到了17%。
從“0”起步,做到全美銷量第四的知名品牌,中興通訊將美國市場的成功歸功於專利、高品質的産品、牢固的運營商關係以及有針對性的品牌建設。
美國市場門檻有多高?光是“3個月無理由退貨”,就對産品品質品質、用戶體驗提出極高的要求。還有就是創新,“不然,人家憑什麼買你的産品?”
在今年1月的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會上,中興通訊産品入選“國際消費電子展會2015最佳産品榜”。3月的巴塞羅那舉行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中興通訊智慧投影儀代表中國廠商第一次在消費電子産業獲得創新大獎,可以説這是行業奧斯卡獎。
“中國企業走出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融入當地社會。”史立榮告訴記者,中興通訊的産品和服務已經分佈在全球各地,“做業務不能只關注眼前這點事,要盡可能多地為當地社會創造就業機會、培訓技術人員。”
“不是把人派到國際上就是國際化”,中興通訊終端品牌總經理毛謙介紹,進入美國市場17年,中興通訊美國公司80%的員工都是美國本土員工。目前中興通訊累計為海外100多個國家提供了超過13萬人次的培訓,並在多國建立海外培訓中心。
創新——
引領下一代技術
剛剛過去的一週,中興通訊獲邀成為德國電信5G實驗室首批合作夥伴,將在5G創新性關鍵技術等領域參與德國電信的5G研究。下一代行動通訊網路(NGMN)聯盟董事會的一位權威專家表示:“我們將與領先的合作夥伴一起,開發創新體系,培育和引導標準化工作。”
3月底,史立榮和歐盟副主席卡洛斯·莫達斯進行會談,歐盟表示歡迎中興通訊參與H2020計劃,共同致力於5G發展和創新,進行數字化技術的研究和未來發展。
將5G發展作為未來核心戰略。30年的積累之後,中興通訊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資訊通信技術領域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在巴塞羅那2015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中興通訊展示了全球首個pre5G Massive MIMO一體化商用基站,現場進行業務演示,使用現有4G商用終端,基於4G單載波採用128天線將系統容量提升4—6倍,在業界引起轟動。
一家美國主流媒體向中興通訊首席科學家向季鷹博士提問:“與愛立信這樣的行業領軍者相比,中興這樣的中國企業在5G競賽中處於怎樣的位置?”向季鷹自信地回答:“我不認為中興、華為這樣的中國廠商與愛立信存在很大的差距。在2G和3G時代,我們遠遠落後於它,但到4G時,這一差距已經被大大縮小了。當5G時代來臨,我們同愛立信將幾乎處於同一水準。”
中國企業要在全球市場立足,表面上看是靠産品、品牌,深層次看還是得有強大的底氣,也就是科技創新凝結成的專利。最新數據顯示,中興通訊憑藉2179件專利位居2014年全球國際專利(PCT)申請第三。中興通訊連續第五年穩居PCT專利申請全球前三名,也是中國唯一連續5年獲此榮譽的企業。
技術實力永遠是高科技企業的“話語權”所在。中興通訊每年堅持將10%的收入投入研發,近五年研發投入超過400億元。
現在,中興通訊4G産品已經大規模應用在航空與高鐵通信領域。地空寬頻正為超過2000架美國飛機提供上網服務。從香港出發飛往美國,毛謙一直和團隊保持聯絡,同事説他24小時線上,用的就是中興通訊自己提供的地空寬頻。
重構——
根在中國的全球化品牌
17年前,當中興通訊剛到美國的時候,美國人都以為公司裏應該擺滿了朗訊等美國廠商的設備,然而他們看到的全都是貼著“ZTE”品牌、自主研發的中國設備。中國高科技公司用自己的設備和美國運營商們做商用測試,這對他們觸動很大。
現在,中興通訊已經是擁有全球6萬多件專利申請的企業。
作為中國企業最早“走出去”的代表之一,走過而立之年的中興,技術上與西方巨頭從落後到跟隨、從齊頭並進再到領先——品牌和技術,有如雙劍在手,中興通訊立志做一個根在中國的全球化品牌。
目前,公司在全球佈局建設了19個創新中心。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積累,長期本土化的努力,讓中興通訊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3月,中興通訊宣佈LTE 4G核心網在歐洲高端市場爆髮式增長,銷售規模同比增加近200%。截至目前,中興通訊已在全球獲得超過170個LTEEPC商用合同,進入70%已投資4G網路的國家。
歐洲曾經是思科、惠普、戴爾等美國廠商的傳統市場,現在這些廠商每況愈下;相反,中興通訊則一直在突飛猛進。
30年持續努力,一步步融化國際運營商層層堅冰,中興通訊從歐美門口的“陌生人”,成為他們最值得信賴的“夥伴”。
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中興通訊提出一個新的核心概念:“全球+”的全球化佈局策略,“銷售全球化——海外收入佔比超過50%;人才全球化——在全球各地尤其是高端市場擁有深厚的人才儲備;製造全球化——在全球不同國家擁有生産工廠”。這將使中興的全球化品牌更具有競爭力,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全球用戶的生活品質。
史立榮表示,“我們正在發起以‘萬物互聯’為宗旨的戰略轉型,我們要變得更酷、更綠也更開放。”對中興通訊和中國科技企業來説,總結經驗,把握新趨勢,尋求新空間,再度揚帆競逐之時,也是“全球+”故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