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一人辦理5張以上手機卡將受限制

  • 發佈時間:2015-01-05 19:5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人民網1月5日電 (趙超)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今天宣佈,決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

  專項行動要求,對於2013年9月1日前入網的未實名老用戶,基礎電信企業要在為其辦理新業務、更換電話卡時依法要求其進行補登記,但在補登記時,電信企業不得擅自加重用戶責任、要求用戶變更資費套餐等。電信企業要對以同一身份證件在一個省份內登記了5張以上行動電話卡等用戶為重點,通過核驗登記資訊、回訪等措施,驗證用戶身份資訊的準確性。

  為從技術上規避不登記、虛假登記現象,專項行動要求自2015年2月1日起,電信企業各類行銷渠道在為用戶辦理電話入網手續時,應利用專用移動應用程式(APP)、與“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聯網比對等有效技術措施,核驗用戶身份資訊,實現系統自動錄入用戶身份資訊,停止人工錄入方式。

  2015年9月1日起,電信企業各類實體行銷渠道要全面配備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在為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必須通過使用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核驗用戶本人的居民身份證件,並通過系統自動錄入用戶身份資訊。

  電話“黑卡”,是指未進行實名登記並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傳播淫穢色情資訊、實施通訊資訊詐騙、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違法犯罪活動的行動電話卡(含無線上網卡)。

  根據公安機關破獲的案件統計,不實名的手機卡、上網卡,已成為違法犯罪分子的“常規”裝備。近期公安網安部門參與破獲的58起犯罪案件中,有51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使用了不實名的手機卡、上網卡。其中電信詐騙犯罪案件23起,其他犯罪案件依次為綁架、敲詐勒索、網路販槍、販毒、網路盜竊等。

  由於“黑卡”獲取途徑廣、使用成本低、追查難度大,犯罪分子為隱匿身份、逃避打擊,往往在犯罪預備階段大量購買“黑卡”,作案期間頻繁更換,作案後隨即拋棄,常常導致案件線索中斷、無法落地溯源,給公安機關及時破獲案件帶來了極大困難。

  公安部表示,治理電話“黑卡”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重要舉措,可以減少垃圾資訊氾濫,凈化網路空間環境,遏制違法犯罪行為,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群眾利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