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手機預裝軟體不可卸 背後利益鏈存鉅額利潤

  • 發佈時間:2014-11-26 14:07:00  來源:新快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手機廠商最初在手機內預裝免費應用是為了服務消費者,後來成為廠商謀取利益的手段,用戶的體驗變差。

  手機軟體帶來便利的同時,不少問題也接踵而至。日前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一項調查顯示,95.32%的智慧手機中存在預置應用軟體,其中88.91%不可卸載,這些軟體偷跑流量、侵佔記憶體、盜取資訊、卸載卻幾無可能。

  消費者:不能卸載不合理

  “後臺悄悄運作、佔據不小記憶體、流量越耗越大。”家住北京的王海濤告訴記者,他的手機購買時預置了不少遊戲軟體,非常耗流量,不注意玩一次就要被扣幾十塊錢。

  “這些預置軟體無法通過正常途徑卸載,要想卸載,必須獲得ROOT許可權,但獲得許可權強制刪除後,手機的售後服務就會受到影響。”王海濤説。

  被手機預置軟體困擾的消費者不是少數。近年來手機預置應用軟體亂象增多,國家工信部在2013年4月發佈《關於加強移動智慧終端管理的通知》,要求從同年11月起手機生産商不得預置五大類惡意軟體。但深圳市消費者協會此前的6873份調查問卷顯示,95.32%的用戶表示購買的手機中存在預置應用軟體,其中88.91%的預置應用軟體不可卸載,98.6%的消費者認為這些預置應用軟體不能卸載是不合理的。

  針對消費者深受手機預置軟體不能卸載困擾的現象,2014年10月,廣東省23家消委會聯名上書工信部,要求手機預置應用軟體與支援手機基本功能的系統軟體分開,並且允許消費者自由卸載。

  背後存在怎樣的利益鏈?

  廣東省消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手機軟體僅安卓市場就有接近30萬的應用軟體,目前國內預置軟體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30億元。眾多商家對手機預置軟體業務如此熱衷,是因為手機預置軟體背後存在著利益鏈。

  “通常來講,單臺手機每預裝一個軟體手機廠商可以向軟體商收費八毛錢到五塊錢不等,手機廠商以此達到降低手機生産成本的目的,從而在市場上形成價格優勢,而軟體開發商則通過預置軟體推廣了軟體,增加了用戶使用量,進而實現其經濟利益。”一位業內人士稱。

  記者了解到,手機廠商最初在手機內預裝免費應用是為了服務消費者,為手機製造賣點。但後來,這一做法逐漸變質,成為廠商謀取利益的手段,用戶的體驗也越來越差。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