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聯想騎“摩托”:軟硬兼施才是正道

  • 發佈時間:2014-11-06 07:3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10月30日,聯想正式從谷歌手上買來了摩托羅拉移動。該筆交易起始於今年1月,總額約為29.1億美元。交易完成後,摩托羅拉移動將成為聯想的一家子公司,聯想將獲得MOTO移動品牌、摩托羅拉持有的2000多項專利以及國外的運營商渠道和研發團隊。用聯想董事長楊元慶的話説,“聯想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廠商了”。

  摩托羅拉移動在之前是谷歌的一個子公司。2012年,谷歌以125億美元的代價接手摩托羅拉移動。在這期間,谷歌對摩托羅拉移動進行了業務重組,並大幅裁員,但結果是該公司虧損進一步加劇。在過去10個季度裏摩托羅拉累計虧損已達28億美元。從表面上看,谷歌在這筆交易中賠了不少,但實際上,它以較為合理的價格拿下了摩托羅拉移動所持有的1.5萬項專利,更好地發展了Android生態系統。

  在聯想看來,摩托羅拉移動也非“賠錢貨”。聯想曾援引第三方數據,聲稱自己在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躍居第一。在國內市場佈局已定的情況下,聯想謀求的是更大的海外市場。在此之前,聯想智慧手機的渠道主要在中國、東南亞以及俄羅斯等歐洲國家。其銷售版圖上唯獨少了北美市場。分析數據顯示,摩托羅拉移動近一半的營收正是來自美國和英國兩大市場。引入摩托羅拉,聯想將補齊這塊短板,並可向高端手機領域進軍。

  聯想看上摩托羅拉的另一個原因是專利授權。由於國外的專利保護機制比較完善,再加之Android系統的開放性,中國手機廠商在海外遭遇專利官司是家常便飯。業內人士估計,如果沒有充足的專利庫作為防禦,中國企業大約要準備20%的營收用於支付專利授權費用。聯想一旦擁有摩托羅拉這2000多項專利,將會免去日後很多麻煩,也是開拓海外市場的一條捷徑。

  當下,國産手機廠商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是如何“走出去”。在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國産手機已經佔據半壁江山。在國人的印象中,國産手機也已從山寨機轉變為性價比超高的實用手機。例如紅米手機,售價不足千元,自去年7月發佈以來已經累計出貨2500萬部,創下了國內手機單款型號的最高銷售紀錄。

  但國産手機大多有個毛病,就是“吃硬不吃軟”。國內手機廠商的強項在於銷售渠道和産業鏈。得益於人力成本低,資源豐富等優勢,一部手機在國內的裝配和製造成本很低,國産手機大多走高配低價路線,在硬體上下足功夫,價格上拼得你死我活,但在作業系統、應用軟體、專利、內容運營方面這些“軟”的方面不是強項,充其量只能叫賣概念,兜售情懷罷了。

  單就專利申請方面來看,來自國家智慧財産權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蘋果可檢索的國內專利總數為2640件,是小米的兩倍,是魅族的24倍。在手機利潤方面,蘋果和三星聯手搶走了行業近九成的利潤。蘋果剛推出不久的iPhone6和iPhone6 Plus兩款手機成本都在200美元左右,而利潤均在70%以上。相反,一直以硬體為主導的三星手機近來表現疲軟,在國産手機和蘋果的雙重夾擊下,第三季度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近六成。

  推薦理由:

  國內手機廠商這些年來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不僅在手機外觀設計、性能參數上接近甚至超過國際水準,行銷渠道上也屢有創新。廠商雖然都還“蠻拼”的,但在這背後我們不難發現,國産廠商大多拼的其實是成本而不是産品附加值。大家只專注于眼前利益,沉浸在賺“快錢”的喜悅中。這也很好理解,因為電子元器件是現成的,只需付出裝配成本,作業系統、專利、內容這些軟體方面往往投資巨大,一時間很難看見成效。但這並非是長久之計,三星手機的現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長遠看,硬體産生的利潤在不斷縮水,甚至硬體價格本身都將趨於零。軟體和內容産出利潤,才是廠商源源不斷的現金奶牛。(楊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