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中移動新媒體公司命名“咪咕” 三年注資104億元

  • 發佈時間:2014-10-13 11:28:23  來源:光明網  作者:郭曉峰  責任編輯:湯婧

中移動新媒體公司命名“咪咕” 三年注資104億元

  除了4G外,中移動今年還在快馬加鞭的轉型,試圖通過成立獨立公司來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的瘋長,新媒體公司、網際網路公司也就孕育而生。

  目前,新媒體公司的籌備工作運轉正常。記者從中移動內部渠道獲悉,按照計劃,中移動將成立新媒體集團公司及音樂、視頻、閱讀、遊戲、動漫5個子公司,公司未來名稱為 “咪咕文化科技集團公司”,力爭2015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

  三年注資104億元

  今年8月,在出席中移動中期業績發佈會時,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透露,將把中移動下屬的五大內容基地(音樂、閱讀、遊戲、動漫、視頻)進一步公司化改造,讓它按照市場化規律運作,並可能引入混合經濟所有制,即引入民營資本。隨後,記者從中移動集團得到確認,中移動數據部總經理劉昕已被任命為“新媒體公司”籌備組組長。

  一個月後,籌備組向奚國華提交了新媒體集團公司設立方案。根據記者掌握的內部可靠資訊顯示,新媒體集團公司注資資金為104億元,分三年撥付,2015年注資71億元。按照計劃,10月底前要完成新媒體集團公司工商登記註冊工作,11月底配合5個省公司完成各個子公司工商登記註冊工作。

  據了解,新媒體集團公司定位為數字內容領域産品提供、運營、服務一體化的專業子公司,是中移動旗下音樂、視頻、閱讀、遊戲、動漫數字內容業務板塊的唯一運營實體。

  而依據集中化運營原則,各省、專業公司、直屬單位不能自行開展音樂、視頻、閱讀、遊戲、動漫領域的業務經營,不能自行與上述領域的第三方業務開展合作,或為上述領域提供代計費。

  新媒體集團公司與各省公司採用市場化結算機制。存量用戶包月資訊費收入維持現有模式,即省公司所得保持不變。新增資訊費採用“省公司:新媒體集團公司=15:85”模式結算。

  人力及薪酬管理方面,媒體集團公司參照現有專業公司管理模式。人員編制計劃由新媒體集團公司管理層根據業務發展規劃及經營管理目標確定,之後報中移動集團總部備案,總部按照市場化原則對新媒體集團公司的薪酬進行預算審批管理。

  據悉,媒體集團公司管理層及子公司總經理選聘工作方案已就緒,預計本月底完成。新媒體集團公司總經理職級等同省公司總經理,子公司總經理職級等同省公司副總經理。

  與網際網路公司的關係

  那麼,新媒體集團公司與同時籌備的網際網路公司之間有何區別?兩個公司如何配合?未來又是否會整合在一起?

  從上述業務劃分上來看,新媒體集團公司對業務擁有高度控制權,中移動各分公司也好,其他業務基地也好,都不能直接從事有關音樂、視頻、閱讀、遊戲、動漫領域的業務經營。這與之前基地模式下業務與分公司一體化的運作完全不同。

  “業務統一是好事,可以集中管理調配資源,不像以前9個業務基地分散發展,難以與網際網路企業的産品有效抗衡。但中移動體量太大,各分公司都有自己的應用業務,整合難度不小。”中移動一位內部人士坦言。

  關於中移動的網際網路公司,記者上周獨家曝光其已正式啟動籌備工作,並計劃任命中移動國際公司董事長兼中移動香港公司董事長林振輝為籌備組組長。中移動網際網路公司將以現有的網際網路基地為基礎,未來落戶廣州。

  而網際網路基地又以中移動Mobie Manket為核心,是中移動在3G時代推出的移動應用商場(業界簡稱MM商城)。作為移動集團整體業務規劃的重要一部分,MM商城一直在整合分散在各地的優勢資源,把各項業務統一融合。比如飛信、郵箱、微網志之間的融合,以及MM平臺與音樂、遊戲、視頻、書籍等數字內容的融合。

  當初有外界傳言中移動將以網際網路基地為核心,收編其他八個基地組建網際網路公司。所以在業內,早已把網際網路基地認為是網際網路公司,而MM商城則是公司的渠道和能力開放平臺。

  按照記者掌握的資訊,MM商城與新媒體集團公司根據採取分工協作:MM商城定位於做好渠道分發,不再引入上述領域的數字內容,涉及5個領域的數字內容均來自新媒體集團公司,未來MM商城通過銷售數字內容獲取渠道分成收益。

  可以清晰的看出,新媒體集團公司專做內容運營,網際網路公司則是渠道分發。截止目前,中移動在國企轉型的道路上已相繼成立了終端公司、國際公司、財務公司、政企公司、新媒體公司以及網際網路公司。

  資深電信分析師馬繼華對此表示,如今的中國通信市場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鐵塔公司的成立好像是對運營商的釜底抽薪;虛擬運營商牌照的持續發放,將整個市場的競爭推進到了新的戰國時代;網際網路公司對運營商傳統業務的衝擊更是讓其如坐針氈,運營商們陷入更為艱苦的市場競爭中。所以,在業務發展上展現出新的思維,比如成立完全市場化運作的新媒體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主動去適應新的遊戲規則,這將是運營商未來的發展方向。

  再造一個“中移動”

  2G時代,中移動經歷了“大象快跑”式的告訴發展。3G的到來,隨著OTT等網際網路業務的衝擊,中移動開始“大象慢走”。在4G這個最後機會點,中移動決定把業務公司化,作為向網際網路公司轉型的體制大改方向。

  今年年中,中移動提出了“三條曲線”的發展模式。第一條曲線是以語音和短彩信為代表的傳統行動通訊業務,第二條曲線就是流量業務,第三條曲線是數字化服務的發展。

  目前,中移動正處在語音經營向流量經營轉變的過程中,第一條曲線已經達到了頂峰並且開始下降;第二條流量曲線雖然在4G帶動下也在增長,但未來隨著各家4G回歸同一起跑線自然會飽和,所以要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重第三條數字化服務曲線。

  根據中移動最新財報數據,2014年上半年,數據業務收入1219.13億元,佔總收入的37%,2013年為31%。流量數據業務在中國移動營收的佔比正在越來越大。但這還不足以成為支撐中國移動利潤增長的動力。上半年,中國移動凈利潤577億元,同比下降8.5%,這已是連續四個季度下降。

  在中移動內部,新媒體數字內容領域被認為發展潛力巨大,這是因為加快實施新媒體數字內容領域的公司化改革,對於培育中移動第三條增長曲線及未來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是其深入推進改革創新的重要標誌。

  套用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的一句話,再造一個中國移動,唯有內容和應用,而基地模式有過貢獻,但已經走到盡頭,必須向公司化方向轉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