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手機安全隱患頻發:手機安全變為行銷“噱頭”

  • 發佈時間:2014-10-09 15:14:08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黃啟兵  責任編輯:湯婧

  近期,好萊塢影星的“艷照門”事件再一次引起了全社會對於手機安全問題的關注。手機資訊到底還安不安全?這成了很多用戶關注的焦點。體現在市場上,以國産手機為代表的多家品牌紛紛以“安全”為賣點,推廣所謂的“安全手機”。而實際上,手機安全隱患普遍存在,有一套防範風險的機制和技術手段,比“噱頭”更有效。

  國産手機搶先機造“噱頭”

  有關手機涉嫌洩露個人隱私的事件可謂屢見不鮮。目前火熱的好萊塢“艷照門”泄密事件,當事人表示已經刪除了雲端內容,但可能被“後門”等其他渠道截獲。從小的方面看,個人隱私造成泄密事件;而從大的方面看,甚至涉及公眾及國家資訊安全問題。通信專家、飛象網CEO項立剛認為,除了手機、PC可能存在資訊洩露問題外,很多企業使用的伺服器、數據庫也都是國外品牌,資訊安全同樣存在著風險。

  自主系統建設因此變得較為迫切。北京郵電大學曾劍秋教授公開表示,一是開發中國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才是當下國內資訊技術發展的正道,二是推動國産品牌在安全技術方面的創新,加強從硬體安全到軟體安全的雙重保障。在這些方面,國産手機廠家表現得特別積極。酷派副總裁曹井升透露,酷雲系統採用了底層數據加密、傳輸加密、備份加密、防竊聽等技術,上海部分公務系統採用了加密、安全手機,安全性能將是酷派未來旗艦手機的鮮明特色;而海信手機方面透露,將推系統級的安全加密終端。

  艾媒諮詢機構CEO張毅向記者表示,目前國産品牌大打安全牌,從市場角度看,是符合用戶需求的,有其存在的道理。

  安全措施層層加密為好

  張毅同時還認為:“需要指出的是,能否提供實在的安全解決方案,不僅僅是個噱頭,而且是能夠利用安全服務贏得客戶信任的關鍵。”目前,智慧手機以安卓開放系統和蘋果iOS封閉系統兩大陣營為主,但在安全問題上,兩大系統都受到過指責。

  從技術的角度看,安全系統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是從空中通道加密保護,第二層是在軟體系統上進行保護,第三層是在數據存儲上加密保護,第四層就是物理隔離保護。用戶在手機裏會存放很多圖片、郵件、文檔等,如果對這些存儲內容加密,只有掌握密碼才可以看到,保密性較好。在手機終端中,具體做法是通過硬體晶片來加密並保存密碼。即便資料被非法拷貝,別人也只能看到完全無法辨識的亂碼。

  對於手機服務商而言,數據存儲加密處理是非常重要的技術環節,可以在手機硬體上加密保存,也可以在雲伺服器上加密保存,其他人即便拿到了資料也無法閱讀。有的加密手機可以支援數據與手機綁定,也就是複製走的加密文件在其他同型號的手機上也無法打開。

  由於技術特點的差別,加密通信服務在CDMA網路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可以實現通話過程中的加密保護。此外,還應當有容災備份方案,遠端可對丟失手機的資料銷毀等等功能,屬於系統級保護的功能。

  而對於用戶而言,形成良好的使用手機和保護個人隱私的習慣,同樣更重要。設置密碼,系統升級,保護好個人隱私數據,及時徹底從終端到雲端刪除不需要的資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