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NFC被鎖定 ApplePay進入中國為時尚早

  • 發佈時間:2014-09-19 07:4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史青偉  責任編輯:湯婧

  蘋果進軍NFC市場,勢必將改變全球移動支付市場的格局。不過,業內人士認為,蘋果支付進入亞洲市場就很困難,進入中國也顯得為時尚早。

  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發展迅猛,同時市場環境也格外複雜,ApplePay進入中國可能面臨多重門檻,蘋果NFC要想進入中國,還將直面本土化挑戰。

  涉足NFC並非一時興起

  今年以來,關於蘋果公司推出NFC支付的消息不時傳出。5月,摩根士丹利一份研報更是指出,蘋果移動設備有望搭載NFC移動支付功能,推動應用普及。

  而在近日的蘋果新品發佈會上,ApplePay(蘋果手機支付)成為唯一的亮點,用戶無需輸入支付資訊即可實現支付。蘋果通過NFC技術和TouchID(指紋識別密碼)技術結合,再加上與主流發卡組織深度合作,使得蘋果手機的移動支付功能超出預期。此舉也意味著蘋果公司正式“下注”NFC支付。

  “NFC是業內炒得比較火的技術,不僅僅應用於支付手段,還更多應用於其他場景,蘋果有這個NFC功能之後,可以使iPhone手機實現的功能更大更廣。其實,谷歌多年前就為安卓設備推出了NFC移動支付技術,蘋果作為目前比較流行的一款手機,必須補完這個功能。基於蘋果手機的品牌和用戶規模,如果它推動移動支付的話,會對移動支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艾瑞諮詢分析師李超分析認為。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毛亞斌也認為,蘋果公司本次進入NFC支付領域,並非是跟風或一時興起的結果,數據顯示,蘋果公司擁有8億個綁定信用卡的iTunes賬戶,5億以上的終端用戶,並且iPhone6的預訂火爆程度,超過了以往的所有早期版本蘋果手機,可見蘋果在事先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準備。另外,蘋果的産品往往注重用戶體驗,加上其封閉的作業系統使得其安全性較為可靠。但毛亞斌同時表示,蘋果相對高昂的售價,或許將把一部分意向用戶拒之門外。

  存在技術標準不統一等難題

  新加坡IG公司市場分析師黃來表示,和硬體截然不同的是,預計蘋果支付要進入東亞國家,還需要至少四年時間。NFC將是阻礙蘋果支付在亞洲國家擴張的主要障礙。他同時表示,手機NFC支付在東亞國家已經出現了多年,但起步仍然緩慢,主要的問題是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這種情況在中國同樣存在。

  據了解,在移動支付技術路線方面,中國銀聯更傾向於採用國際通用的NFC技術。不過,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電信運營商過去幾年更傾向於採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2.4G技術,如果蘋果不與(銀聯)達成協定,而選擇與運營商合作,也將面臨技術標準不統一的難題。

  此外,夸克傳媒負責人王如晨認為,NFC核心專利主要掌握在新力等海外巨頭手中,NFC專利涉及系統與終端整個鏈條,中國市場的“去IOE化”,可能會讓相關方面重新審視NFC核心專利的現狀,NFC在中國的未來可能也要面臨新的考驗。

  由此,這也引起了人們對蘋果NFC安全性的憂慮。業內人士表示,像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些市場上流行的支付工具,在安全性技術方面已具有足夠的技術保障能力(包括像安全插件和動態密碼之類的運用),而蘋果還未在中國市場上得到驗證。

  據了解,蘋果公司推出的NFC支付技術,用戶可以通過“蘋果支付”APP使用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及借記卡。在商店中,消費者可以通過使用iPhone輕觸非接觸式終端,並將手指按在TouchID上,進行交易授權以完成支付。對於應用程式內的支付,消費者僅需點擊支付,並使用指紋或密碼進行授權,即可完成支付,整個過程無需輸入卡號或離開當前的應用程式。

  另外,有報道指出,蘋果確認iPhone6系列機種首度搭載NFC機能,僅能配合ApplePay功能使用,而無法用於讀取NFC標籤或與其他支援NFC裝置建立連線等。業內人士表示,iPhone6和iPhone6Plus上的NFC已經被鎖定,也就是説只能用於ApplePay移動支付,這對於國內用戶來説完全失去了意義。

  蘋果預期將在後續陸續開放NFC功能給予第三方開發者設計應用內容,只是現階段僅能配合ApplePay使用,進入中國或許為時尚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