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急於登頂手機銷量王 複製PC模式恐水土不服
- 發佈時間:2014-08-20 11:27: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湯婧
聯想集團近日正式公佈了其2014/15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6月30日)財報,興奮地宣佈,聯想智慧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已經超越三星,市場份額達到了12.5%,首次成為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第一。然而,這一消息卻並沒有得到其他機構的認同——美國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和易觀國際發佈的有關數據都未有聯想登頂的跡象。
成為國內智慧手機銷量第一,對於聯想而言或許利大於弊,但是對於一個企業的長遠發展潛力而言,不僅要看銷量,更應關注企業的利潤。
聯想智慧手機登頂
聯想集團2014/1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8%至104億美元,凈利潤2.14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聯想的智慧手機全球季度總銷量成功超越了個人電腦,達到1580萬部,同比增長39%,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2%,排名第四。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聯想智慧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就有1300萬部,市場份額達到了12.5%,首次超越三星,成為國內市場第一。
雖然這一消息並未得到美國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以及易觀國際發佈的相關數據的證實,但是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對聯想智慧手機而言無疑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首先,作為全球最大的PC製造商,連續五個季度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使其寡頭優勢已逐漸明朗,雖然整體形式不佳,但聯想仍獨佔鰲頭,再創新高。與此同時,其智慧手機銷量還超越了個人電腦,説明聯想在智慧手機方面同樣具有不俗的實力,雄厚的技術支援為聯想智慧手機提供了堅強的後盾,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也是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同,更加堅定了聯想在智慧手機上的投入。其次,成為國內終端出貨量第一也為日後的宣傳賺足了噱頭,勢必將吸引更多的關注,這為其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國內市場佔有第一也將提升其市場估值和市場競爭力,為搶佔海外市場提供更強勁的動力。
因此,無論是因為數據統計關口不一,還是聯想集團有意為之,可以看到的是,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名頭將為聯想帶來更多隱性的福利。
第一頭銜或是雙刃劍
隨著這些年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的發展,尤其是魅族、華為、小米等國內生産廠商蜂擁而起,歷經一陣“拼參數、比性能、超低價”的血雨腥風之後,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就此貼上了“性價比”的標簽,中低端的産品成為國內市場的主流和焦點,就連聯想集團CEO兼董事會主席楊元慶都稱,“現在手機市場不是很健康,只關注低端的産品,而不關注創新和技術進步。”
要想在這樣的市場中生存下去,生産商唯有兩條出路:一是從産品源頭出發,加大新品的研發,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産品性能,提升産品的核心競爭力,但這不僅需要強大的技術團隊、雄厚的資金投入,還需要時間成本,短期內無法産生明顯的成效;二是從銷售層面出發,降低利潤來謀求生存空間,也就是商家慣用的薄利多銷的銷售戰略,這種方法可以在短期內迅速搶佔市場份額,卻不利於商家的長期健康發展。
正是由於廠商間競相降價,國內市場就常陷於量增利降的怪圈之中,而深受其害的還是國內廠商自身,一些實力較弱的廠商因此越陷越深,無法掙脫,面臨著夭折的命運。
因此,對於聯想而言,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併不意味著明朗的市場前景。就如財報中顯示:雖然聯想智慧手機出貨量創下歷史新高,但其主要營收和利潤還是靠PC市場。尤其是對於國內市場而言,要讓自己的移動端走的更穩、更遠,聯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方向助力打造“聯想王國”
企業發展下去的唯一原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俗話説“利潤才是硬道理”,聯想要想在智慧手機市場有所建樹,就不能為了短時的市場佔有率而捨棄利潤,只有不斷的獲取産品利潤,才能夠保住市場的優勢。
首先,要選擇正確的商業模式,明晰市場定位。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説過“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産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因此,聯想應該針對目前智慧手機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做出理性的自我定位,選擇正確的商業模式,並時刻根據市場的變幻,做出及時的調整,不斷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其次,要徹底轉變經營理念,拋棄經營中陳舊、固定的觀念,市場份額大並不意味著利潤份額就大,必須從自身出發,聚焦能夠為自己盈利的核心業務,並以此為中心,構建持續盈利的良性業務鏈,努力從銷量導嚮往利潤導向轉變,從生産導嚮往客戶導向轉變。
再次,要迎合市場和消費者的口味,消費者是企業獲得利潤的唯一來源,因此,一定要始終把準消費者的需求,量身定做,增強産品與客戶之間的互動性和體驗性。同時,還要明確産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打造聯想智慧手機自己的客戶群,就如“果粉”、“米粉”、“魅友”一樣,形成聯想智慧手機自己的消費群體,以此來提升品牌競爭力。
綜上,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名頭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是終點,而只是一個開始,要想從銷量第一到盈利第一的轉變,還需要聯想花更大的力氣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王國,或許這才是聯想未來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