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上針對個人資訊、隱私的各種違法、侵權乃至犯罪行為為何屢禁不止?監管部門以及大型網路平臺失責是重要原因。
近日,據央視報道,大量家庭攝像頭遭非法入侵,令原本私密的家庭生活場景,被陌生人所偷窺、獵奇。此消息一齣,頓時讓很多人感到驚恐與憤怒。
事實上,從廠商、駭客到監管部門,再到網路上的“內容”平臺和傳播者,現有法律已經設置了一道嚴密的防火牆。在生産和銷售環節,如果家庭攝像頭是因為産品品質而遭受入侵,則廠家和商家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産安全的要求,隱私權便是重要的一項人身權利。對於家庭攝像頭來説,其産品品質不只限于實體的攝像清晰程度、使用期限,同樣也包括內置軟體的安全性和配置方案的合理性。
而一些網路攝像頭可能由於軟體安全的問題,存在漏洞,容易被駭客攻擊入侵。根據《網路安全法》第六十條的規定,網路産品生産廠家對其産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和漏洞的,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因此,家庭攝像頭的配套軟體如果存在安全漏洞,同樣屬於廠商的産品品質問題,受害人可以向攝像頭廠商提起民事侵權索賠。
此外,一些用戶可能在使用家庭攝像頭時設置不當,使用默認或是過於簡單的賬號和密碼,這同樣也能導致攝像頭被入侵。對於這種情況,假如廠商在銷售産品時沒有配備詳細的説明書,同樣需要承擔用戶受損的産品品質責任。
對於駭客來説,同樣面臨多重的法律制裁。近年來尤其強調打擊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犯罪行為,刑法上新設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對於入侵家庭攝像頭,獲取攝像頭IP地址、賬號密碼等的駭客行為,便有可能構成該罪。即使駭客未成功獲取這些資訊,但若已經使用危害網路安全的軟體工具等,也可能構成《資訊安全法》上的違法行為,可受到沒收非法所得、治安拘留以及最高罰款一百萬元的治安管理處罰。
在傳播環節,假如一些家庭隱私已經被竊取,獲取、觀看這些視頻的個人則構成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應承擔侵權責任。假如隱私內容涉及色情,相關傳播人員還可能涉及傳播淫穢物品罪。
法律的防火牆雖然看上去很嚴密,但網路上針對個人資訊、隱私的各種違法、侵權乃至犯罪行為卻屢禁不止。個中原因除了網路世界的複雜性外,還包括監管部門以及大型網路平臺的失責。《網路安全法》要求資訊發送的服務者和軟體下載服務的提供者盡到安全管理義務,應當及時發現網路上傳播的破壞安全的軟體,但是現在大量駭客軟體正是通過QQ群等方式傳播和下載。
我國已制定了網路設備安全的國家標準,大量家庭攝像頭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這需要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近年很少出現廣為流行的電腦病毒了,根本原因並不在於消滅了病毒,而在於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防止家庭攝像頭遭受入侵的根本之道也在於此,也就是通過消費者維權和監管部門的監管,促使廠商提高安全技術標準和及時的安全服務。
(責任編輯:董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