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的街道上開始出現搶眼的共用單車。共用單車在自行車本身靈活、基本不受交通擁堵影響的基礎上,與網際網路的結合使其用戶體驗更佳,很快得以普及。“軌道交通+共用單車”已經成為很多人青睞的出行方式,因為它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接駁問題。
現在的北京街頭,不僅有“小黃”、“小橘”等早期産品,“小綠”、“小藍”等等也不鮮見。不到一年時間,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共用單車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裏。現在,全國共用單車已有數百萬輛,“隨時隨地”、“即騎即走”著實方便,但原本就存在的“亂停亂放”問題也更加突出。停在綠化帶草叢裏,扔在路面上,佔用盲道,上鎖“藏”在樓道裏“專用”……亂停亂放,給共用單車運營人員、城管、交警、小區物業人員等增加了負擔,也給他人出行造成不便。不得不説,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共用單車所提供的便利,是在給共用單車的發展“拖後腿”,解決不好就容易“跌跤”。
新生事物有缺陷難以避免,關鍵是要重視並及時想辦法解決。筆者認為,治共用單車的“亂”毛病,只規制運營企業意義不大。共用單車具有盈利屬性,但也肩負著公共品的作用,需要政府監管、企業負責、用戶群體自治三管齊下。
政府監管方面,怎麼管、管到什麼程度都是問題,要做到既“管起來”不缺位,又不能管得太嚴給“管死了”,這並不容易。管理共用單車的“重頭戲”還是要落在企業身上,企業除了增加投放量“搶地盤兒”,關心跑得“快不快”之外,也應該關注跑得“穩不穩”,合理適量投放單車,同時重視並及時解決 “亂停亂放”等問題。這就要求首先在技術上實現可追溯:何人何地停放、何人何時使用,這些資訊企業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此外,還可以推行更有力度的“獎懲機制”,既有“黑名單”又有“白名單”,讓租車的人不敢、不願亂停亂放,讓守規矩的人用車更便宜、更方便,對於空置車輛的損毀追責也要“較真”。
共用單車的出現,無疑是模式創新和技術應用良好結合的紅利。“便捷易得”自不必説,其邊際成本幾乎是遞減的,越能給更多人提供便利,運營商的效益越高。與此同時,用戶租用的交易成本很低,資訊不對稱的現象更是被大大消減,資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都比較高。此外,騎行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出行方式,多些騎行也算是為環境保護出了一份力。這麼一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有什麼理由不讓它健康發展下去呢?但不得不説,“一樣米養百樣人”,很多良好的初衷,實現過程都需要付出艱難的努力。對於我們使用者來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車停在該停的地方,這應該並不是那麼難。
(責任編輯:馬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