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移動網際網路與創新創業繼續激活經濟新元素。在二者的交匯地帶,共用單車橫空出世,成為2016年的科技熱詞、創新創業熱門領域。共用單車在帶給人們方便與快捷,打通城市交通“最後一公里”的同時,更多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如何規範管理,如何杜絕“公車私用”,如何使行業在極速擴張中有序規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調查。
共用單車帶來諸多“不便”應該如何化解?
【用車案例】上海市民劉傑的公司離最近的地鐵站有20分鐘的路程,每天早晨從擁擠的地鐵1號線上海體育館站下車後,實在不願意再擠一班公交。最近地鐵站口出現了很多摩拜單車,掃碼、開鎖、上車,他用五分鐘就可以騎到公司,路上還能買杯豆漿。
在解決出行的“最後一公里”、創造清潔城市的過程中,自行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共用單車乘著共用經濟之風,以其隨用隨騎、網上支付的便捷性,迅速“俘獲人心”。但共用單車在為市民出行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不方便”。
“有些人騎完車就隨手停在路邊,擠佔人行道,甚至堵在商鋪的門口。有的小巷子本身就窄,再橫七豎八停幾輛單車,都沒法過人了。”深圳市民林師文説道。有些街區沒有劃分非機動車道,單車與機動車並行,“旋風單車”成為交通安全隱患。
【專家支招】專家認為,出現單車亂停亂放、違規搶道的現象,是由於共用單車與城市的相容性不足,城市慢行交通系統不完備。現在許多大中城市追求出行效率,擴寬機動車道,建設城市快車道,推廣快速公交系統,相對忽視了自行車出行的慢行配套設施。短期激增的共用單車與相對落後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之間形成矛盾,出現了單車與行人、與機動車爭搶路權的情況,既削弱了共用單車的便捷性,又增加了出行的危險性。
使共用單車更好地融入城市,在每一寸“城市的毛細血管”中自由安全地穿行,需要為其提供規範的慢行條件。同濟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諸大建指出,政府應該使整個城市規劃和空間更有利於自行車,把汽車友好城市轉化成為公共交通、自行車友好城市。深圳大學中國交通經濟研究所所長韓彪認為,深圳等部分大城市自行車道並不完善,很多地方沒有騎行條件,但是共用單車定位於最末端的3公里,在微迴圈裏完善騎行條件相對容易。
單車共用引發不文明現象應該怎麼管?
【用車案例】還有一些有關共用單車的案例引起網友熱議:廣州男子將共用單車扔進珠江並拍視頻上傳網路,上海市民在網路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卻是噴漆偽裝過的共用單車,有的市民將共用單車鎖上自己的鎖以求“公車私用”,有的市民為了免費使用而破壞單車鎖或者二維碼……隨著共用單車的普及,種種不文明現象也相繼出現。
【記者調查】據媒體報道,針對共用單車的“暴行”屢屢上演,摩拜單車在上海的損毀率超過了10%,ofo單車在杭州的損毀率近5%。網友“張遠”指出:單車共用項目提高了停車的方便性(隨停隨鎖),然而並沒有提高找車的方便性。大量投放市場的單車形成巨大的公共資源,大家都想“公車私用”,使公共資源盡可能多地為自己提供便利,此時如果缺乏監管,必然是不守規定的投機者得利。
共用單車企業採取了許多措施遏制蓄意破壞或者公車私用的行為,比如GPS定位、使用智慧鎖芯、推廣信用評定體系、增加單車重量。然而效果寥寥,反而給共用單車企業增加了不小的經濟負擔。據了解,配置了智慧鎖的摩拜單車造價約為3000元,其中核心零件智慧鎖的維修費達2000元。若以每日3次、每次不超過半小時計算,一輛摩拜單車的日收入為3元,想要收回成本,至少需要2年零9個月。為防不文明用車行為增加的單車配置,反而成為了不小的經濟負擔。
【專家支招】多位共用單車企業的內部人士認為,用車秩序、誠信機制的建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政府需要依法對違反法律法規的企業或個人進行處罰;企業需要建立用戶個人信用管理制度,引導用戶形成良好的用車習慣;單車使用者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文明騎行、規範停放。
為避免共用單車引發的諸多不文明行為,建立單車使用秩序、強化誠信機製成為必要之舉。深圳市交警局嘗試與共用單車企業建立信用資訊通報機制,設立“深圳交警自行車用戶誠信平臺”,將自行車用戶的文明資訊納入到平臺管理中。
共用單車行業“擴張綜合徵”應該怎麼治?
【記者調查】橙色的摩拜、黃色的ofo、藍色的小鳴、綠色的快兔……“繽紛”的共用單車行業迎來群雄鼎立的“戰國時代”。
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分析報告》,2016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規模將達0.54億元,用戶規模將達425.16萬人,預計2019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1.63億元,用戶規模將達1026.15萬人。在未來幾年,眾多共用單車企業會持續入局,刺激共用單車向越來越多的城市延伸。
在野蠻生長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擴張綜合徵”,比如用戶需求增加、用戶體驗變差。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深圳有4家共用單車企業,已投放車輛約12萬輛,提供出行方便的同時卻並沒有提升用戶體驗。“每種單車都有自己的App、都有自己的支付方式,手機上要同時裝好幾個App,交叉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各企業的車型不一樣,有的輕有的重,騎行體驗因車而異。”林師文告訴記者。
【專家支招】共用單車未來還可能面臨運營維護方面的問題。韓彪指出:“目前投放的均是新車,運維問題還不明顯。隨著使用增加,車況變差後,是要維護還是放棄將會成為投資方考慮的問題。可能建設運營團隊和維護車輛的成本,比一輛車自身的成本更高。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導致投資方放棄車輛,大量車輛被丟棄,對交通會造成妨礙,變成嚴重的問題。”
野蠻生長的時代,也是制定規則的時代。共用單車行業在急速擴張時遇到種種問題,需要制定規則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深圳在2016年12月27日發佈《關於鼓勵規範網際網路自行車服務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界定了政府、企業及市民的責任和義務,成為我國首個共用單車規範條例;上海即將出臺《上海市公共自行車發展指導意見》規範公共自行車的管理。隨著共用單車的普及,各地的規範條件也開始“配套上路”。
共用單車行業要想繼續“繽紛”,離不開規則的保駕護航,也需要政府“配件”、市場“導航”、企業“加油”、用戶守規。
(責任編輯:單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