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3日 星期四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電商打假不能止于發現問題

  • 發佈時間:2015-12-30 07:13:55  來源:新京報  作者:斯遠  責任編輯:湯婧

  企業打假只能發現問題,把商品下架,線索報給監管部門而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這一過程費時費力,結果卻可能讓造假企業全身而退。換句話説,單純依靠電商打假只是治標,不能治本。

  據媒體報道,國家質檢總局12月28日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1號店4家大型電商平臺簽訂電商平臺品質承諾,約定雙方協作公開品質承諾企業執法檢查結果等資訊,共同推進企業産品品質承諾工作。同日,阿裏也宣佈將額外新增200名員工專職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打假。

  電商假貨氾濫,正如馬雲所言,從根本上傷害了中國製造。“貼牌”生産、假冒低質幾乎成了中國製造走出去之後的標簽。而隨著以阿裏為代表的國內電商平臺全球佈局,網購假貨在美國等地引起強烈反彈。前兩天,還有消息稱,上海一家爛尾23年的實體賣場,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稱電子商務充斥假貨,讓傳統商場失去了經營機會,號召抵制網購。

  本月早些時候,阿裏宣佈蘋果前法律顧問馬修·巴希爾(Matthew Bassiur)出任集團副總裁兼全球智慧財産權主管,此舉被媒體解讀為阿裏繼續加強打假的信號,卻也表明電商打假無遠弗屆,若再不強力打假,不僅會損害電商聲譽,亦會一點點蠶食消費者的信賴。

  事實上,公平交易、物有所值、童叟無欺既是傳統的營商之道,也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商業倫理。不管經營渠道如何變化,也不管銷售平臺是實體店還是虛擬空間,這一點都不會變,都應該成為有關各方共同恪守的價值。假貨之不得人心,打假之順應時勢,均有賴於此。

  但是,從生産到銷售整個供應鏈環節,僅僅依賴電商這一終端渠道的打假還遠遠不夠。以全球最大的實體賣場之一沃爾瑪為例,每一年這家公司都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在供應商的篩選上,以防止假貨劣品,哪怕如此還時常陷入假貨之困。電商和實體商業,在打假上,其實本質上是隊友而非敵人,而那家在《紐約時報》要求抵制電商的實體賣場,卻多少顯得有點“豬隊友”的嫌疑。

  質檢總局本次聯合,相比以往已經是極大進步。但是,目前有關各方在協同打假方面尚未形成真正共識,更缺乏以整體供應鏈為目標的渠道打假決心。監管部門以事繁人少為由,至今仍以“抽檢”為主要工作方式,很難真正遏止假貨進入渠道;地方政府往往出於GDP以及就業的考量,對大量的加工作坊、黑工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形同縱容;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打假只是治標不治本,成效有限,沒有執法權的企業只能發現問題,把商品下架,線索報給監管部門,而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而且這一過程費時費力,結果卻可能讓造假企業全身而退。

  説到底,網購打假應該是激活各相關主體的主動性、能動性,形成共識並協同作戰,而如果僅僅只是依靠供應鏈的終端渠道,相對來説只會事倍而功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