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羅永浩栽樹 “雷布斯”乘涼

  • 發佈時間:2015-01-21 09:00: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緒旺  責任編輯:王磊

  如果不是小米發佈3000元檔高配機型,可能人們已經忘卻了“錘子”,這個被羅永浩吹噓的3000元檔品牌今天反而有了産品之外的意義——為小米大踏步地進軍高端市場做了背書。

  可能會有人不理解這個結論從何而來,這要從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競爭説起。在過往,3000元以上是智慧手機的價格標準,三星、HTC、LG等中國內地之外的品牌橫行。但就是小米以1999元的價格體系開始把國産手機推向主流,雖然有競爭,但聯想、華為、酷派、魅族也不得不感謝小米的破釜沉舟幫助本土品牌以“價格戰”擊敗洋品牌,也成功地把中國主流手機競爭價位落定到如今的2000元甚至千元機定位。

  但是這不代表3000元及其以上的高端機型沒人買,蘋果、三星是僅存兩個有著品牌溢價的手機品牌,即便配置與小米相同,也有很多人會購買(三星這種能力在逐漸弱化),而其他國內外手機産品的高端機型逐漸淪為商務人群專屬——説他們不懂手機可能不夠準確,但更在乎酷炫外觀等功能以外的因素。

  那麼問題就來了,誰能夠在主流市場用高端定價向蘋果展開攻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擁有相似的品牌溢價,坦白説此前的國産品牌沒有一個企業能做到。錘子卻是特例,其配置和定價其實沒有太大關係,但依靠羅永浩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啟發了市場,這是少有的産能跟不上需求的新品牌(小米除外),可是也正是産能和品質的巨大落差,讓羅永浩沒能真正打開3000元檔高端市場。

  如今小米來了,這個已經擁有了品牌號召力(至少不弱于羅永浩),並且依靠數代低端産品歷練了供應鏈、品質的公司開始向高端市場發起衝擊。一定會有人懷疑小米能否成功,但這至少是做足了準備的嘗試,通常來講,不可能指望一款高價産品能像低價産品那樣暢銷,但確實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這個人人能講大數據的時代,小米既可以從軟體層面分析用戶不同需求,也能夠直接從用戶購買力層面快速劃分人群。不難想像,3000元檔以上機型一旦擁有相當的保有量,小米寄予厚望的軟體和服務增值業務將大有可為。

  回到老羅身上,雖然雷軍佔了便宜,但國産高端品牌目前在中國仍是一片空白,市場養活小米、錘子甚至更多高端品牌完全沒有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小米進軍高端市場恰恰證明了羅永浩策略的正確性,堅持住、耐住性子做好産品和供應鏈,老羅仍有機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