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人大代表李東生:建議加強社會保險體系建設

  • 發佈時間:2015-03-04 14:55:32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喬紅康  責任編輯:書海

  中國網財經3月4日訊(記者 喬紅康)新年伊始,國家社會保險(以下簡稱“社保”)的改革就邁出新步伐。1月14日,《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發佈,結束詬病多年的“雙軌制”;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下調失業保險費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社保體系在保障國民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保持社會公平、促進國民福利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但我們應該看到,近年來社保體系在運作過程中,還有一些矛盾和問題正日益凸顯,需高度重視並儘快解決。

  1、社保總費率偏高,企業負擔沉重

  據1月23日人社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的資訊,我國社保總費率已超過40%。儘管人社部否認“我國社會保險費率全球第一”的説法,但同時也表示,由於受社保制度模式、轉軌成本和人口結構等因素影響,我國社保費率“大體處於國際中等偏上的水準”。

  過高的社保費率,已成為企業的沉重負擔,甚至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擴大再生産以及産業轉型,尤其是對於正面臨著嚴峻挑戰的製造業而言。

  這裡以員工“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為例,我們在廣東聘用一名月薪酬3000元的生産線工人,員工繳納社保10%左右,繳納公積金5%以上,工人實際收入最多為2550元;企業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在25%以上,實際負擔員工成本至少3800元。以此計算,員工和企業共繳納“五險一金”佔比超過其薪酬的40%。

  2、社保資金支付壓力大,部分地方甚至入不敷出

  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一方面導致社保徵繳收入增長較慢,而另一方面社保支出剛性增長較快,尤其是在養老和醫療兩方面面臨的壓力將越來越大。據報道,如果不考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013年全國有19個省級統籌單位當期養老金收不抵支,有225個統籌地區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當期收不抵支,其中22個地區的統籌基金累計結余出現赤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在未來20年將大幅加快,2030年會達到2.3億老人。這意味著今後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壓力將持續加大。

  特別在中西部地區,由於歷史原因,許多勞動力到沿海就業,社保支付的人員基數較大,而繳納社保人員比例較低,導致當地實際收取五險一金的比例高於沿海地區,無形中給在中西部投資的企業更大的員工成本壓力。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對解決社保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促進企業發展。

  通過企業發展來增加就業,增加社保繳納基數。提高社保資金收入最根本和最重要途徑,是營造企業發展良好環境,促進企業發展,擴大就業和社保繳納基數;而不是竭澤而漁,惡性迴圈。

  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下調失業保險費率,由3%降至2%。初步測算,這一減費措施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400多億元。這個決定對減輕企業負擔有一定幫助,但整體社保費率仍有下調空間;我建議能研究其他社保項目收費下調的可能性。

  2、增加社保基金繳納的覆蓋率

  社保是要覆蓋全體社會就業人員的,但目前社保繳納的覆蓋率還是不夠高,小型私營企業,個體企業,個人雇傭人員等,這部分就業人員社保繳納率很低,不能工作後只能吃低保;如不儘快解決,未來會引發許多社會問題。解決好這部分人員參保問題,不僅能提高社保基金繳納基數,也能保障這部分人員的權益。

  3、增加社保基金收入來源

  建議國家在每年中央財政預算中增加對社保的投入,可以用中央財政預算列支,包括部分的央企的盈利上交以及出售國有股權收入等,用於補充國家社保基金。要求省市也參照此方式,補充地方社保基金的收入。此項政策需政府部門研究,通過行政立法實施。

  4、完善社保資金管理機制

  社保基金的現行保值、增值政策是“存銀行、買國債”,先保證安全,再考慮增值。建議建立和加強相應的投資體制和市場化運營機制,加快基金升值。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