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高通反壟斷案出結果:被罰60.88億 15日內交齊

  • 發佈時間:2015-02-10 09:23:0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湯婧  責任編輯:湯婧

  中國網財經2月10日訊 經過14個月後,國家發改委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終於結案。高通週一宣佈,已同意向中國發改委支付60.88億元(約合9.75億美元)罰款,了結為期14個月的反壟斷調查。這一罰款數額,創造了中國反壟斷調查的歷史之最。

  高通聲明稱,不會挑戰這一決定,不會進一步上訴。高通宣佈對其專利授權方式進行更改,對中國廠商不捆綁專利授權、不強制交叉授權,還承諾降低在中國的專利使用費率。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盧延純表示,按照法律的規定,從發出正式的處罰之日起十五日內,高通公司要把罰款上交中央財政。

  調查歷時14個月

  自2011年以來,國內外的數家企業先後到發改委舉報高通公司存在壟斷行為。2013年12月,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正式對美國高通公司涉嫌壟斷展開立案調查。

  根據此前官方公佈的資訊,高通涉嫌違法的行為包括:將標準必要專利與非標準必要專利捆綁許可、對過期專利繼續收費、將專利許可與銷售晶片進行捆綁等等。

  據悉,發改委與高通公司展開多達7次的溝通。其間,高通負責人四次赴發改委進行溝通。在第四次溝通時,高通表示將對發改委此前公佈的調查關注的問題做出“改進”,並“努力尋求最終解決方案”,這被視為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即將收尾的信號。

  2014年9月,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表示,針對高通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已基本結束,在做最後溝通後,將很快進入處罰程式。

  將對中國手機廠商産生有利影響

  高通在聲明中稱,將對其專利授權方式進行更改,對中國廠商不捆綁專利授權、不強制交叉授權,還承諾降低在中國的專利使用費率。對於中國手機廠商來説,無疑是利好消息。

  據了解,在截至2014年9月28日的財年中,高通全球營收265億美元中的約一半來自中國,而高通大部分的盈利來自專利授權部門的高盈利率專利收費。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認為,高通是否憑藉壟斷地位榨取壟斷利潤,所有與高通合作的廠商都很心知肚明,在手機中國聯盟向發改委提交的投訴材料中也曾一一列出,發改委此次公平執法保證了手機廠商的公平競爭也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高通表示將按類似於世界其他地區的費率向中國手機廠商收取專利授權費用也認可了之前壟斷行為的存在。

  此外,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表示,高通案是第一次對國外廠商開出這樣大的罰單,同時也積極推動行業正向發展,並且高通是接受了這樣的處罰,也同意改變授權標準。這應該説是反壟斷領域一個重大突破,也為今天在處罰模式、收集證據方式、處罰金額的裁定上建立了一個模版,對於中國反壟斷的積極推進有著巨大作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