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四成用戶“被動”泄密不自知
- 發佈時間:2016-01-04 09:36:12 來源:寧波日報 責任編輯:王磊
大數據時代的藍圖描繪得很美好,但有個現實問題,數據從哪來?
有心的市民也許發現了一個現象,使用百度搜索後,登錄其他網站,網頁上的小廣告會根據你之前搜索的內容進行“推薦”。不要奇怪,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平時所使用的智慧設備無時無刻不在向外傳遞數據。而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挖掘,經營者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精準、貼心的服務,但同時消費者個人資訊也越來越多地被他人所掌握,由此也帶來了安全風險。
智慧設備“被動”泄密頻頻發生
前段時間,家住高新區的汪小姐碰到了一件鬱悶事。她在網上購買了一套具有夜視功能的智慧監控設備,用於照看家中的寵物。在手機APP聯網設備中,她將“錄影機上線、離線”等提醒功能全打開了。“我在網上看了一下,好多人説這種智慧錄影機容易被駭客黑,就怕自己的錄影機被人遠端操控。”
儘管防範充足,但汪小姐還是“中招”了。幾天前,她在家中和寵物玩,明明沒開監控,手機卻突然提示“錄影機上線了”。“這是誰在操作啊?”汪小姐心裏起了疑問。隨後,她將手機APP登錄密碼更改了一下,但幾天后類似的情況又出現了。“這東西我不敢再用了,萬一涉及隱私的被拍下取走,那麻煩就大了。”
其實汪小姐的擔心也是事出有因的。一般智慧攝像頭會將拍攝的東西優先傳遞到雲端,然後用戶可以通過手機上網查看。也就是説,如果在雲端出現問題,就意味著你毫無秘密可言了。
不知道自己的資訊在“裸奔”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類智慧設備使用的範圍正在擴大。比如智慧手環,它能利用感測器對用戶運動情況和健康狀況進行記錄和評估,並自動向網際網路發佈用戶位置資訊、記錄用戶運動軌跡等。但從另一方面來説,它也在向外界透露用戶的資訊,存在泄密的可能。類似的智慧設備還有防盜跟蹤器、兒童智慧手錶等。
“犯罪分子對當事人的資訊能如此了解,不排除智慧設備泄密的可能。”民警説,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木馬程式植入手機,之後就無秘密可言了;其次則是入侵各種網路數據庫,用戶的各種資訊全在裏面。
更為麻煩的是,目前很多人還不知道智慧設備正在“被動”讓自己的資訊“裸奔”的事情。相關調查顯示,只有44%的人群表示知道有這個隱患,還有40%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
市民建議嚴打嚴罰數據“竊密”
智慧設備“被動”泄密,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輕則部分隱私洩露,重則遭遇通訊(網路)詐騙。為此,專家建議,進一步細化個人資訊保護的相關法律規定,建立規範合理的個人資訊採集使用制度,資訊、數據的採集使用必須得到當事人的授權;要進一步加大對非法採集使用個人資訊行為的懲處力度。
不少市民也建議,相關職能部門應對盜竊、倒賣以及不當使用個人資訊的企業、個人進行嚴厲打擊,同時應該引入懲罰性賠償機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