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機器人為何只是“燒錢賺吆喝”? 前路安在?
- 發佈時間:2015-09-15 09:33:00 來源:經濟網 責任編輯:湯婧
矽谷企業家馬丁?福特近日出版了一本書,叫做《機器人時代》。書中,他指出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的時代就要來臨,不僅工作會蒸發,社會結構也會隨之改變,“我們平常看到的程式化的、重復性的以及可預測的工作”最容易被機器人代替。儘管不少國內外的科幻大片都描述過機器人批量化成為社會工種的場景,可是當有人告訴我們想像即將成為現實的時候,大吃一驚仍然在所難免。時值國內機器人産業伴隨著創新理念廣泛興起,馬丁?福特所形容的未來有多遠?中國的機器人産業能否擔當重任?
資本市場表現活躍
長期以來,國內金融市場幾乎可以説是各行各業前景的風向標,機器人産業也不例外。“今年以來,一直到6月,人工智慧、無人機、醫學前端智慧科技在股市表現很好”,長江證券首席分析師王建這樣告訴記者,“即使在經歷過年中的‘股災’之後,這些與科技創新相關的機器人産業仍然有超出預期的表現,相比其他行業依然有突出的走勢”。
按照王建的分析,“突出表現”是指不少機器人産業的股票價格在3到5個月內就大漲了10到20倍,原本十幾元、二十幾元的股價一下子上漲到200多元一股。“有些企業表現非常神勇,可能今年2月才進行IPO(首次公開發行),但是到了6月,股價上漲了8倍之多”。當然,一方面,機器人産業股票的該種表現與今年上半年國家A股市場總體狂飆的趨勢息息相關。另一方面,王建指出,它也與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創業創新口號有關。政府釋放積極信號後,關涉行業或者企業在資本市場表現上揚,基本已形成規律。
可是飛得高,摔得重。近期創業板的市盈率一度從140倍降低到80倍,而領跌的也有不少以機器人製造為主的股票。王建説:“高估值是這個行業的嚴重問題,前期表現良好並非是實際表現優秀,而是依靠炒作抬高市場行情,因此調整期一到,就原形畢露”。按照他的分析,即使當前股市傾向下行趨勢,機器人産業的整體估值仍然高於實際。
即便如此,一輪又一輪融資並未停止。目前,A股關於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有70至80家。僅2015年上半年,已有華昌達、華麗家族、株洲南車、智慧松德等A股上市公司紛紛開展大手筆並購。此外,智慧機器人製造商人智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確認已于日前啟動A輪融資,預計融資額將達1.5億元。高工産研機器人研究所(以下簡稱GGII)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月至8月,全國機器人産業擬規劃投資金額已超過340億元。
按照市場分析,智慧機器人是“中國製造2025”戰略確定的重點發展方向,未來具有廣闊的應用和市場前景。對此,王建也表示贊同。他説:“資本市場對機器人的炒作不是沒有道理。當前國內經濟處於新常態,各行各業都在調整轉型,這個時候,國家經濟依然需要先鋒軍來引領大局。顯然,傳統製造業,比如家電、汽車、鋼鐵等,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加上社會對環境保護的愈加重視,他們不能擔任這一角色。但是與智慧和創新緊密相連的機器人,不僅可以繞開人口紅利的消釋,還能解決人工成本不斷提高的難題”。
如此看來,前景似乎確定無疑,一批先鋒軍的吆喝聲也毫不遜色。那麼,資本市場之外,機器人産業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扎堆兒卻不掙錢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5.6萬台,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國內已建、在建工業機器人産業園將近40家,相關製造企業總數從2013年年初的200余家,猛增至800余家。但是,國産機器人在國內機器人的市場份額還不到13%。
“看國內對機器人的追逐,似乎這個産業非常熱門,實際上單純看機器人本身,這不是一個巨大的産業”,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教授欒楠這樣告訴《經濟》記者,“從規模上看,和當初的汽車甚至軍用産品比,規模很小”。
的確,全世界每年的機器人産量只在十幾萬台的水準。欒楠説:“從比例上看,通常一條生産線上只有三五台機器人,但是這條生産線所帶來的電腦或者其他産品的年産量卻可以高達十幾萬單位數目”。在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全球份額被日本和歐洲的幾家大型企業佔據70%,剩下的30%由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分割,可想而知,“我們的市場佔有率再怎麼也好看不起來”。
此外,機器人行業本身也不是利潤高的領域。按照欒楠的分析,國內機器人走低端路線,國産工業機器人每台的價格通常維持在10萬元左右,就算是中小型進口機器人也不過十幾萬元的水準。“單價和年産量都明擺著,所以生産低端機器人的公司,年利潤能夠達到上百萬元就算不錯了。”
這一説法有最新數據佐證。GGII(高工産研鋰電研究所)統計顯示,從上市公司交出的年中考核“成績單”來看,56家機器人相關概念股有超過50%的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其中尤以華中數控、海倫哲、秦川機床3家凈利潤下滑幅度最大,較上期同比分別下滑了642.88%、9182.72%、2135.45%。此外,賽象科技、林州重機、雷柏科技、GQY視訊、中南建設等多家在2015年上半年機器人佈局動作力度較大的機器人概念股的凈利潤亦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
給國內機器人雪上加霜的是,世界機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公司、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機器人——為了和中國機器人公司競爭,還連續將産品價格減半出售。從事機器人設備行業20餘年、現就職于廣州市華清工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的羅先生透露,2012年,一部負載機械手5公斤900mm的通用型機器人,四大企業給出的價格是三四十萬元,近一兩年卻降到二十萬元以內。而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李瑞峰指出,面對進口機器人降價,國産企業幾乎只能靠扶持資金維持正常運轉。
高端産業低端化
上述“燒錢賺吆喝”的背後,原因何在?
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楊濰愷告訴《經濟》記者,國內80%左右的機器人公司是針對低端技術生産的,讓本來就“不厚”的利潤“更薄”,他指出上層高科技技術的利潤會豐厚不少,“可是都由國外企業掌控”。
欒楠則認為,國內産業競爭力不足,是因為我們缺乏行業領軍人物、領軍企業。“單純的説工業機器人,這個領域的發展其實已經很成熟了,想要橫空出世産生一些特別驚人的創新也實在不容易,而我們總是在技術上寄人籬下,是因為國內少有企業去踏實地研究、創新”。比如説專利,在他看來,國內針對機器人的很多專利都是“雞肋”,實在沒什麼實際用途,很多是為了評級、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稱號才去做的。另一方面,企業沒有足夠動力靜下心來搞研究,“因為結構上的專利産品很容易被其他企業回避,研發的專利可能還沒掙錢就被抄襲或者仿製”,得不償失。
中國的機器人製造並非一開始就落後於人。欒楠分析,世界範圍內的機器人起步于工業機器人,在這一領域,中國的起步也很早。可惜的是,發展沒幾年,從政策上到産業上,大家都對其失去了關注與興趣。然而同一時期,國外同行業卻發展得熱火朝天。如今,即使國內大力度推進機器人創新,看上去似乎也只是給國外同行們提供了廣闊市場。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歐勇盛在接受《經濟》記者採訪時表示,低端進入市場的做法本身沒有錯誤,問題出在品質上。
“我們很多行業,多年前都起步于低端市場。一方面,不熟悉的領域難以直接從高端進入,另一方面,從低端到高端,也是最普遍的發展模式。不是低端就不好,低端也可以從品質上取勝,可是我們自己的企業做不到這點”。
按照歐勇盛的分析,最近幾年,國內機器人行業也不是沒有技術突破,關鍵零部件上,中國産品已經可以佔到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比如減震機。可是拿到國際上,品質上的缺陷就又凸顯了。也正是這個原因,連中國人自己都更偏愛進口産品,從氣勢上再次打擊了國內相關生産商。
由於機器人省去了人工成本環節,因此其使用壽命就成為評斷品質的重要標準。科技部“十二五”服務機器人重點項目專家組組長、北京航空航太大學iTR服務機器人重點實驗室主任王田苗曾公開表示,國産機器人的可靠性較國外品牌存在很大差距,國産産品壽命只有8000小時,相比之下,國外一些品牌可以達到5萬—10萬小時,原因就在於國産機器人存在傳動結構零件精確度上的缺陷。
前路安在?
儘管如此,機器人的智慧之路,中國必走不可。
前瞻産業研究院發佈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産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工業機器人使用成本僅為人工成本的23%。該報告以焊工為例,指出工業機器人産品按十年使用壽命折舊,加入維護支出,每年成本約5萬元,而3個成熟焊工的每年成本大概21.6萬元。因此,機器人替代人工勞動力將大大降低企業的製造成本,為企業盈利提供廣闊空間,也為其帶來價格競爭優勢。這意味著企業投資工業機器人2—3年即可收回成本。而在製造業面臨升級壓力和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情況下,這種對比所凸顯的優勢甚至讓江浙沿海一帶的諸多企業提出了“機器人換人”的想法。
“不只是成本的問題,作為企業,最頭疼的就是人員管理,從員工入職到離開,一切事情小到感冒發燒大到婚喪嫁娶,都直接影響生産。就算不開工,也需要最低保障收入和日常福利。可是機器人,只要不啟動,幾乎沒有任何費用支出,也不必擔心管理出現問題”,欒楠分析。
此外,“用工荒”更讓機器人的發展無可避免。欒楠指出,基於生活壓力的考慮,不少外出打工人員逐漸趨向在自己家鄉就業、創業。春節一過,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不會回到原來的城市、企業就業,企業自然遭遇“招工難”。
因此,能作為自動化産業支柱的,舍機器人其誰?!況且,欒楠認為,國家佈局機器人産業並非只是因為該行業自身的特性,而是它所能帶動的産能,“為了整個國家工業的發展,需要高度重視這一個特定的環節”。
只是,這條必走之路該怎樣走呢?
歐勇盛説:“目前看,機器人産業的投資來自兩個部分,風投和政府,後者佔主導位置。這種引導態度以及前行方向,都不存在問題。但是,大筆的錢都過多地投資到傳統機器人産業,效果寥寥。因為中國在傳統機器人領域與國外的差距已經拉開了,這不是燒錢可以解決的。用大筆的錢,換來一點點進步,不會導致市場份額的改變。相反,我們應該在機器人的新興領域,比如醫療、無人機、智慧家居等,和國外齊頭並進,把資金投入到上述産業,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照歐勇盛的分析,傳統機器人産業,國內既不缺工程師,也不缺錢,我們缺的是時間上的積累,這個最佳積累時期已經錯過了,不必懊悔。值得關注的是,服務機器人正在世界範圍內興起,中國應該抓住當下契機,“將投向傳統機器人領域的資金分一部分過來”,不要再次錯過。
服務機器人待發掘
經濟史學家麥迪森研究指出,工業化後期的英國和美國,對其經濟增長促進最大的主導産業並不是重工業,而是服務業,尤其是生産性服務業。而截至2014年,中國服務業的增加值僅佔GDP的近45%,就業比重僅佔36%,不僅低於發達國家,也低於同類發展中國家。李克強總理表示,增加服務業有效供給,可釋放巨大內需潛力,形成穩定增長的有力支撐。
而今年8月21日,送餐機器人走進中南海,似乎預示著服務業與機器人的“天作之合”。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數據,2003至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複合增速為9.5%,而期間服務機器人銷售複合增速為23.6%。相比于工業機器人相對固定的國際市場格局來説,包括家用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剛剛開始起步,還沒有擁有明顯優勢的生産商。
“很看好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北京科技大學一位長期專注機器人情感研究的教授對《經濟》記者表示,“恰恰因為沒有哪一個國家或者企業在該領域內有絕對優勢,才為我們自己的發展以至將來佔據引導地位提供可能”。
深圳比特原子科技創始人付慶波也表示,“如果以2012年兩億城鎮家庭為基礎,以每台2000元及20%的家庭購買率來測算,我國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將達到4000萬台,市場規模則將達到800億元。”按照他的分析,通過家庭服務機器人為終端覆蓋的用戶數目將達到1.4億,如果考慮到酒店、辦公室、學校等場所,未來的市場空間會更加廣闊。
那麼,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機器人大規模進入我們生活、為人類服務的場景,未來多久才能實現呢?
“回顧歷史,完成産業轉型升級,日本用了從1975年到1985年的10年,而南韓用了從1991年到1999年的8年。借鑒周邊國家的發展歷程,從人工替代起步到完全轉型,即使中國可以站在其他國家的經驗上前進,也仍然需要8年左右的時間,前提是需要國家花大力氣引導産業整合”,王建最後這樣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