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耐克手環誇大宣傳被罰 賠償未涉及中國消費者

  • 發佈時間:2015-07-29 07:15:00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矯月  責任編輯:王磊

  據報道,耐克和蘋果日前結束了一項為期兩年的集體訴訟。這起集體訴訟的原告方指控耐克誇大宣傳FuelBand手環,要求耐克和分銷該手環的蘋果公司進行賠償。現在原告和被告達成和解協議。

  報道稱,根據今年6月份達成的和解協議,耐克將向2012年1月19日至2015年6月17日之間購買FuelBand手環的消費者賠償總計最多240萬美元。耐克和蘋果于2013年遭到了這一指控。儘管也被列為被告,但蘋果沒有責任和義務承擔律師費和訴訟成本。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有中國消費者提出質疑稱,購買FuelBand手環的中國消費者是否也給賠償呢?對此,記者專門查詢了相關報道顯示,耐克的賠償僅限于美國和波多黎各客戶。

  對於上述報道,《證券日報》記者致電耐克方面以求證實,但截至發稿前,公司方面尚未回復記者。

  耐克手環被訴不能準確跟蹤步伐

  據報道,原告方指控稱,耐克FuelBand無法像廣告中所説,準確記錄熱量消耗、行走步數,以及由“NikeFuel”指標代表了整體運動水準。訴訟稱,耐克和蘋果知道這樣的問題,但仍然在銷售中進行了不適當的宣傳。

  原告方代理律師表示,耐克和蘋果通過店內、電視和線上等渠道的FuelBand廣告誤導了消費者。在今年3月份停止銷售之前,蘋果在店內銷售了多款FuelBand産品。而由於FuelBand無法實現廣告中的追蹤功能,耐克也違反了質保協議。

  根據外媒Engadget報道顯示,儘管蘋果和耐克兩家公司堅稱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但耐克耐克將提供高達240萬美元給在2012年1月19日至2015年6月17日之間購買了FuelBand産品的消費者,以和解原告在2013年提起的針對耐克和蘋果的群體訴訟案。消費者可以獲得15美元賠款或價值25美元的可在耐克實體店或者網上商店消費的禮品卡。

  雖然蘋果被列入集體訴訟的被告,但蘋果公司對賠償不承擔責任,也不需支付訴訟費用,一切費用由耐克公司支付,耐克總共需要向消費者賠償240萬美元。

  不過,耐克的賠償僅限于美國和波多黎各客戶。客戶索賠金額取決於他們收益購買FuelBands數量,索賠提交截止日期為2016年1月4日。而此次和解協議的公平聽證會將於10月4日舉行,屆時將討論和解條款、律師費用和對集體訴訟代表的報酬。

  消費者稱束之高閣

  據了解,FuelBand運動功能手環是耐克數字運動部門研發的産品,于2012年2月份首次推出。去年有消息稱,FuelBand硬體開發團隊超過七成員工將被裁掉,之後耐克澄清為“少量裁員”。

  有公開資料顯示,耐克數字運動部門成立於2010年,負責FuelBand健身手環、Nike+智慧手錶和其他連接類設備。在鞋服等傳統主營業務銷售降低之時,耐克希望通過新技術讓消費者更多地參與到運動當中,只有消費者養成了運動習慣,鞋子和衣服才會有市場需求。

  不過,有耐克手環的消費者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其在2011年買的耐克手環早已落灰。“當時的耐克手環只能在穿相應的幾款耐克鞋的時候才能起到記步的作用,穿其他的鞋都不好使。而且,那時候他們賣的幾款鞋的價格較高。”

  上述消費者表示,由於無法時時穿著那款耐克鞋去計步,所以耐克手環早已束之高閣,等著落灰。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得買專門的跑鞋,有這錢還不如去買個小米手環,這麼多年,這個耐克手環也沒有升級,還不能換電池”。

  從上述可見,雖然耐克試圖以銷售耐克手環的方式讓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産品,並試圖加強消費者的運動習慣,但從耐克被消費者索要賠償和手環被束之高閣落灰來看,耐克與蘋果聯合要通過手環觸網的行動遭遇了一次小挫折。

  可穿戴市場百花齊放

  可穿戴設備是物聯網技術逐漸落地後的産物,可穿戴設備可實現一切互聯、無縫互通的景象,因而成為繼智慧手機之後未來智慧設備領域的創新亮點之一。

  有業內人士分析,作為新興事物,可穿戴設備具備體積小、重量輕、形態各異、個性化等優勢之外,還不可避免地將長期存在發展劣勢,如計算能力低、應用場景不清晰、殺手級軟體缺乏以及外觀缺乏吸引力等方面。

  “上述耐克手環正是受限于精準計算能力的缺乏,因而被消費者投訴,而近期Apple Watch在火熱過一陣子後,其外觀難以取悅用戶,功能雞肋,缺乏殺手級別應用軟體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些都亟待廠商不斷完善提高。”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説。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提供的報告顯示,全球可穿戴設備銷售額有望從2012年的97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336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2.9%。

  有業內人士分析,“2015年可穿戴設備産品出貨量有望大增,市面上的可穿戴設備將面臨洗牌的局面,非蘋果陣營的廠商們也會紛紛改進現有産品,以推出更好的産品。2015年將是品牌、白牌以及山寨設備正式百花齊放的一年。”

  不過,相對於Jawbone、耐克、Fitbit 和三星等國外品牌的手環,國內消費者更傾向於國産貨。

  “我用國産79元的小米手環,一次充電可以用30天,戴在手上幾乎沒重量,該有的功能一個不少,幹嘛要買這些高價的外國貨品牌?”有消費者如是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