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旗下4個手機品牌陷“內戰” 聯想高層換帥求變

  • 發佈時間:2015-06-03 06:56:19  來源:大河網  作者:張斯  責任編輯:書海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6月2日淩晨,聯想集團宣佈執行副總裁、移動業務集團總裁及摩托羅拉管理委員會主席劉軍離職,原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陳旭東將接任。這距聯想為提振手機業務而收購摩托羅拉還不到一年時間。

  在聯想任職20多年的劉軍為何突然離職?聯想方面並沒有説明原因。

  在資深IT評論人士孫永傑看來,高層戰略性失誤或是這次人事變動的主要原因之一:收購摩托羅拉之後,聯想的手機業務並沒有明顯改善,去年更是被後來居上的小米擠到了國內手機市場的第三位。目前聯想智慧手機業務線有4個品牌同時運營——摩托羅拉、聯想、神奇工場及聯想Vibe系列之間的“互掐”,難免讓聯想手機處於尷尬位置。

  Moto品牌定位搖擺

  在聯想集團的發展歷程中,諸多新業務的拓展都有劉軍的身影。聯想的移動業務,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和智慧電視,可以説是劉軍領導下發展起來的,尤其是剛剛完成的並購摩托羅拉。

  在劉軍的帶領下,聯想移動業務在集團整體營業額的佔比從12%上升至25%,今年一季度,聯想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出貨量做到了全球前三名的位置。

  在此背景下,2014年1月30日,聯想宣佈以29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同年11月,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公開表示,要在4到6個季度裏,讓摩托羅拉手機業務盈利。公佈這個目標,無疑是為劉軍帶領下的聯想移動業務集團立下了軍令狀。

  然而,在最新的季度財報中,原本已經實現盈利的聯想移動業務再次出現虧損,原因正是摩托羅拉拖了後腿:包括手機業務在內的移動業務集團去年除稅前虧損3.7億美元。

  孫永傑認為,聯想從谷歌手中並購摩托羅拉時表示,收購目的在於獲取專利及開拓海外市場。按照當時的市場情況,聯想的戰略很明確,即Moto品牌主打海外市場,自身品牌競爭國內市場。

  不過,令聯想沒有想到的是,在等待並購摩托羅拉獲批的接近一年時間內,市場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2013年,聯想在國內市場還是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智慧手機廠商,但在去年,聯想已經排在了小米和三星之後,位列第三。原來制定的Moto主打海外市場的計劃也有變——Moto回歸國內並瞄準高端市場。

  3個品牌定位高端市場

  不過聯想的手機業務並沒有改善。去年10月,聯想成立了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的子公司神奇工場,由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陳旭東出任CEO。神奇工場於今年4月1日正式運營,被認為是網際網路時代聯想轉型的重要一步。

  楊元慶的公開信顯示,劉軍離開現在崗位後,將在一段時間內擔任移動業務的特別顧問。陳旭東將出任移動業務集團領導人及摩托羅拉管理委員會主席,同時其還將與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雲服務業務集團總裁賀志強一起擔任聯席董事長,神奇工場副總裁常程將出任CEO。

  而值得注意的是,楊元慶談到,“聯想到了要更進一步拓展業務,並且更充分地實現聯想和摩托羅拉業務協同效應的時候。”眾所週知,聯想正在同時運營4個手機品牌,如何保證4個品牌都可獲得成功?楊元慶曾就此問題回應媒體,“説實話,同時運營4個品牌,有一兩個品牌最後成功了,對於聯想集團來説就成功了。”

  這無疑是説,聯想現有的4個品牌或上演自由競爭,優勝劣汰。而根據官方披露,神奇工場計劃將在今年秋天推出自有品牌的智慧手機,瞄向中高端市場,這顯然與Moto以及Vibe系列品牌發生了重疊。“聯想移動策略搖擺,導致了內部品牌內戰,陳旭東與劉軍顯然既是盟友又是對手,尤其最近楊元慶在多處場合談到網際網路及神奇工場,難免內部會有資源傾斜。”孫永傑他指出,聯想PC起家靠收購擴大市場份額,從骨子裏並不具備獨創某種新的商業思維和商業模式開拓市場的基因,這遠非是單獨成立一家神奇工場和招募一些所謂網際網路思維人員就可以輕易改變的。

  孫永傑認為,聯想29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現在各品牌為了各自的目標,“內戰”遲早會發生的。在中國手機市場進入競爭最慘烈的洗牌期時,聯想的手機業務卻仍然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