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各界巨頭爭推手機新品 加強技術創新避重蹈覆轍

  • 發佈時間:2015-05-13 11:1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國産手機市場一片車如流水馬如龍。這邊廂小米手機剛一發佈完其CEO雷軍自稱為“安卓機皇”小米NOTE頂配版,那邊廂,360 CEO周鴻祎就請來了業界大佬潘石屹、任志強、王功權一起説群口相聲,發佈手機新品牌——奇酷。緊隨其後的努比亞則發佈了Z9新品,號稱國內首款無邊框手機。

  誠然,這也是近段時間來國內智慧手機行業的一個縮影。 除了傳統的手機廠商“中華酷聯”外,網際網路企業如小米、魅族、OPPO、360、樂視等諸多廠商都在加大投入,緊鑼密鼓的部署新産品。而隨著手機市場的逐漸飽和,競爭的逐漸激烈,大浪淘沙勢必不可避免。聯繫三年前智慧手機的一片浪潮起,今天的“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浪潮”手機是否還會昨日呈現?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縱觀幾年間手機産業的發展,當一個産業進入成熟期,開始血拼價格、硬體時,對資金鏈的依賴就越發嚴重,而資本本身的投資就更像是一場贏面不大的賭博,作為手機行業的新玩家,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

  浩浩蕩蕩,國産手機品牌呈現井噴之勢

  近期聽到一個段子頗覺意味深長。大意是“這個春天,有兩件事人們已不再覺得驚奇了,一是又有人賣房炒股去了,二是又有人要做手機了”。而這也正是當下國産手機的最真實寫照。多個手機新品發佈會涌現,大有搶先一步就能成為業界贏家的感覺。誠如HTC、華為、樂視、TCL、小米、360等多家企業接二連三的手機發佈會,像是IT圈的“歌舞”演出般。值得一提的是,小米、360、中興努比亞近日竟然還選在同一天發佈。

  談及小米的每一次發佈會,那個被稱為“雷布斯”的雷軍先生無疑談到了最擅長硬體産品和性價比功能。而這一次,雷軍一掃往日“言談”,開始拿“機皇”當令箭。雷軍稱,此NOTE頂配版是“安卓機皇”級別,並且搭載了史上最強的高通驍龍810八核64位處理器 ,採用4GB LPDDR4記憶體,擁有夏普/JDI 深度定制的最強螢幕,5.7英寸2K陽光屏,PPI高達515。

  而360和酷派公司聯合發佈全新手機品牌“奇酷”也引起千層波瀾。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不僅在現場公佈了奇酷手機的全新品牌理念—好奇心改變世界,並宣佈成立“好奇者聯盟”。此外,周鴻祎還宣佈成立新手機公司奇酷科技。

  同日,中興努比發佈全球首款無邊框手機nubia Z9。而努比亞表示,這款手機的最大賣點在於採用無邊框設計,突破了LCD工藝的行業極限,將液晶顯示面板中不可避免的封邊進行視覺隱藏,用戶得以真正擺脫傳統手機上的黑邊視覺束縛。努比亞總經理表示,目前手機行業“千機一面”,而努比亞希望做出極致産品,與眾不同,努比亞未來會推出更多無邊框手機新品。

  實際上,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多家企業都開始打著智慧手機的主意了。比如,此前主打主打“物聯網”概念的格力手機就讓不少網友直呼“沒有一點防備”。當然,做手機的家電企業遠不止格力一家。海爾、海信、長虹等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分“亮劍”。再加上此前的羅永浩、崔健、韓庚……等等名人,可以説,智慧手機市場早已是挨肩並足。

  彷彷惶惶,國産手機的三年之癢

  遙想三年前網際網路企業做手機“塵土飛揚”的場面,不免浮想聯翩。三年前網際網路企業大興土木,阿裏、騰訊等信誓旦旦要把手機做好。可是所遇到的困難不是市場對這些手機品牌難以認可,就是大量的預裝需求帶來的體驗折損;加上網際網路輕資産企業涉足手機産業時面臨的供應鏈管理等問題,不免令那些打前頭陣的“大佬們”含恨而亡。

  而三年後的今天,多家廠商再次涌入手機市場所出現的問題是否還存在?是否有愈演愈烈之勢?比如,市場放緩,比如專利隱憂。據市場研究機構IDC公佈2015年第一季度《IDC全球手機季度跟蹤報告》。最新的報告顯示,第一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出現了6年以來的首次下降。第一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接近9900萬部,同比下滑4.3%。雖然智慧手機出貨量還在增加,但是增速已經明顯放緩。業內專家洪波認為,中國智慧手機滲透率已經達到90%,這個市場已經飽和。

  顯然,在這個國産手機競爭日益白熱化,扎堆推新品的今天,手機廠商要想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還需要做的還很多。就拿這次被許多網友指出樂視手機是“ 雜交手機之父”,或許前期噱頭做得很足可以吸引一大批用戶關注,但細節之外的如用戶體驗或者把拼湊硬體和改變界面作為創新手段,不免令人喟然長嘆。

  循循漸進,加強技術創新是根本

  國産手機新品扎堆發佈,本應奉獻上一場豐盛的科技盛宴,然而實際上卻並沒有想像中那般美好。縱然傳統企業或者新興網際網路企業等多張新舊面龐對視,但核心優勢,缺乏創造性、價格戰等問題恐令這一泥潭中的池水越攪越黑。

  當前,千元機仍是眾多國産手機品牌拼殺的主戰場。可是,對於早已陷入“價格戰“深淵的國産手機來説,接連以降價來博取關注;並且,那些因為過度透支品牌和利潤而強化市場的國産手機廠商“新裝換舊瓶”式的舉動,一次次讓用戶的心石沉大海,這些真得合適?

  要經營一個好的品牌,搭建仍是長久的功課。特別是要超越了洋品牌,就必須在産品創新、技術研發等方面多下功夫。對此,易觀國際建議,國內手機廠商應該把重點放在用戶體驗提升上,通過專注的産品打磨能力和綜合的服務能力。中國手機品牌必須在堅持移動互聯思維的開放式創新過程中主動求變,樹立自己的差異化優勢,才能避免陷入手機同質化和價格戰的怪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