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西門子醫療的中國危局:行賄事件被指“烏龍”

  • 發佈時間:2015-05-13 09:53:0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趙妍  責任編輯:書海

  儘管“行賄門”最終被演變為烏龍事件,但外資工業巨頭西門子的在華業務似乎仍陰雲重重。

  5月初,有消息援引知情人士披露,中國國家工商總局去年開始對西門子旗下醫療部門涉嫌賄賂醫院使用其高價醫療設備産品一事展開調查,涉及醫院可能多達1000家。

  不過,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隨即澄清稱,“國家工商總局沒有展開對西門子公司商業賄賂的調查,也沒有接受相關媒體的採訪”。

  5月11日,西門子方面也向時代週報記者發來“澄清聲明”稱,“對於所問詢的新聞報道中有關西門子中國醫療業務的情形並不知曉”。

  西門子方面同時在聲明中指出,“事實情況是: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一個分支機構正在對西門子醫療實驗室診斷業務的市場與業務模式進行了解,該模式在全球行業內被普遍採用。與最近媒體報道的情況相反,這一工作並未涉及任何腐敗問題,也與任何個人利益無關。西門子已經在積極配合工商部門開展工作,以期儘快消除有關部門的疑慮,完成這一工作”。

  儘管這一引起軒然大波的消息被證實為“烏龍事件”,但資深醫藥行業分析師邊晨光向時代週報記者指出,從該事件的發生,以及目前國家相關部門開始扶持國産醫療設備産業的大環境來看,以西門子為代表的醫療巨頭在華處境將發生變化。

  行賄事件被指“烏龍”

  上述“烏龍事件”中,西門子被指控的具體賄賂方式為通過捐獻醫療設備的方式,換取院方在此器材上獨家使用公司開發的化學試劑。這一行為被指違反了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

  該條款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上述消息同時還具體指出,此次被曝光的賄賂事件涉及包括驗血設備在內的多种醫療器材,涉案醫院多達1000家。該調查此前從未被外界知曉,或將掀起一輪針對更多醫療設備製造商的廣泛調查。

  與這一消息幾乎同一時間傳出,彭博新聞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的一則報道,則將“被調查”的範圍,擴展至包括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Co.)、飛利浦(RoyalPhilips N.V.)和西門子(Siemens AG)三家外資醫療設備製造商,三家企業的英文首字母組合為GPS,被查內容同樣指向“其在華業務是否存在商業賄賂和價格壟斷”。

  不過,國家工商總局針對“西門子”的澄清讓上述兩則消息同時淪為“烏龍”。

  時代週報記者試圖向西門子中國方面詢問上述“烏龍”事件中所指出“用指定試劑送設備”的做法在西門子醫療設備銷售中的真實性和普遍性。不過,截至記者發稿,並未獲得西門子中國方面對上述問題的回復。

  然而,一名在浙江地區從事醫療設備銷售的資深人士張名(化名)向時代週報記者指出,“用指定試劑送設備”的做法在醫療器械檢驗領域其實很普遍。

  “這種模式在醫療設備銷售中其實普遍存在,尤其是血液透析設備和測序設備銷售,則更是慣常的做法。而且採取這樣做法的往往是經銷商。”張名稱,“所以如果僅僅根據這種模式就説是商業賄賂、有問題,那有關部門早就查處了,而且也不會僅僅是西門子一家”。

  不過他同時向時代週報記者指出,儘管上述模式屬於普遍現象,但並不代表這一模式下不會生成“商業賄賂”。醫院在購買大型醫療器械時,三個環節比較容易出現賄賂行為。一是採購,因為大型器械尤其是進口器械,直接是返以數百萬的金額;二是耗材方面,醫院採購後,相關負責人可以獲得返點;三是耗材維護方面,很多器械能使用多年,但需要維護,這其中也可能産生賄賂”。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高端醫療設備市場,但市場份額一直被跨國企業壟斷。來自前瞻産業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也指出,在我國醫用器械領域,約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市場、85%的檢驗儀器市場、90%的磁共振設備、90%的心電圖機市場、80%的中高檔監視儀市場、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市場均被外資企業壟斷。在部分領域,進口設備的覆蓋率甚至可達100%。

  引爆醜聞連鎖效應

  儘管西門子方面以及國家工商總局已經雙雙出面澄清,但西門子醫療部門醜聞卻並未因“澄清”而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今年年初,一封名為《致西門子醫療經銷商的公開信》引爆的西門子“醜聞”被再次提起,同時被再次詬病的是西門子醫療在中國的銷售管理問題:簽假合同製造虛假業績,同時被指“這幾年西門子一直面臨著很大的庫存壓力”。

  上述“公開信”由多名經銷商發起,稱西門子醫療強迫代理經銷商簽訂虛假合同,做假訂單。該公開信號召其他西門子醫療經銷商討回被公司沒收的10%合同定金。

  根據媒體的公開報道,上述事件的起因實際與2010年西門子醫療中國區CEO吳文輝上任後引發的銷售管理問題有關。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吳文輝當時力挫其他幾位競爭者履任的主要原因,就是提出了中國區年增長30%的超速發展計劃。而與之對比的是,當時另外兩大器械巨頭GE、飛利浦的年增長率仍然定在了15%左右。

  這一超速發展計劃為後來西門子醫療在中國的事業埋下了禍根。根據經銷商向媒體披露的資訊顯示,在高發展的壓力下,西門子醫療紛紛出現了壓貨的行為。“西門子醫療器械的銷售經理沒完成任務時,會找個別經銷商幫忙下假訂單。這是因為,若是經銷商不幫西門子的銷售經理做假訂單,後者無法完成業績,就得離開西門子。”

  但同時在西門子醫療的銷售規則中還規定,與經銷商的合同有效期是一年,一年後可以延長3個月,如果100萬的訂單還無法發貨,10萬下單時的保證金將被西門子醫療總部沒收。如此一來,經銷商之前壓貨的保證金就沒有辦法拿回來。

  2014年10月份,西門子德國總部新任CFO發現了大量未兌現的訂單—這些訂單中有的已經被壓了3年之久。因此,西門子總部對華經銷商出臺了一項銷售新政,規定“新合同一定要有書面通知書和醫院的合同、現場的審核等才能發貨,以前的老訂單則全部沒收”。

  因此才出現了上述西門子經銷商大規模地要求退款的現象,僅影像設備的退款金額就高達20億元。

  不過,就在近期行賄“烏龍”事件之後,已經有經銷商向媒體證實“和西門子的糾紛已經基本解決”,部分經銷商開始拿到西門子醫療返回的保證金,但仍有部分與西門子醫療合同未到期的保證金款項暫未退回。

  另據《經濟觀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稱,“一季度財報顯示,西門子醫療中國區訂單量下滑超過50%。另有西門子醫療經銷商向媒體透露,今年第二、第三季度,西門子醫療在中國的訂單或許下滑更嚴重”。

  時代週報記者並未在西門子2015財年一季度、二季度財報中找到上述西門子醫療中國區訂單量下滑資訊。不過根據上述兩季財報,西門子中國區整體訂單量卻有下滑,同比分別為-17%、-16%。而西門子醫療部門2015財年一季度、二季度利潤則分別下滑13%和2%。

  在華處境或生變

  分析人士認為,上述“烏龍”事件劍指GPS三家外資醫療設備製造商,或為外資醫療巨頭在華處境生變的信號。其中,中國醫療設備市場整體政策環境轉變也成為上述轉變一個重要因素。

  2014年起,國家相關部門開始扶持國産醫療設備産業。2014年5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啟動首批優秀國産醫療設備公開遴選工作,計劃形成優秀産品目錄,提高醫療機構對國産醫療設備的採購比例。

  2014年8月,國家衛計委和工信部聯合召開推進國産醫療設備發展應用會議。兩部委表示,為推動國産醫療設備産業發展,將重點推動三甲醫院應用國産醫療設備,將建立主動使用國産醫療設備激勵機制。

  渤海證券在上述烏龍事件發生後發表研報稱,“我們認為此次西門子被查烏龍事件的背景是以GPS為代表的跨國巨頭多年來主導著我國醫療器械的高端價值鏈,也是導致我國看病貴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事件將會引起各方對高端醫療器械國産化的迫切性更為關注,有望繼續推動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國産化的步伐加快”。

  資深醫藥行業分析師邊晨光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也指出:“無論是醫療設備還是制藥企業,這些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市場環境將越來越難。尤其是高端設備的銷售肯定會受到影響。需要注意的是,跨國巨頭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高端,但他們其實有完整的産品線,醫院終究還是要採購設備,所以我預測未來跨國企業的銷售重點可能會轉向中端。但是可能會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

  而在通用電氣工作多年、現為國産醫療設備生産商飛依諾董事長的奚水則指出,國際大型醫療設備廠商在中國市場已經開始遭遇國內企業的反擊。

  “國産的生産商邁瑞、飛依諾以及深圳的生産商雖然數量不多,但已經蠶食了中低端市場。在CT、MR這些大型設備上,雖然國際品牌依然佔有絕對優勢,但是像政府大力支援的國産製造商上海聯影已經開始向這一市場發起挑戰。”奚水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稱。

  西門子中國方面並未對時代週報記者提出的國內政策環境轉變等問題作出置評。不過,在其2014財年年報的表述中,因業績增長放緩,西門子方面已經明顯感受到了上述壓力。

  “中國財政補貼的減少正在影響醫院的財務狀況,也因此影響了醫院的投資意願。相比較上一財年,2014年度的增長已經放緩。中國市場的需求也已經發生變化,從重點投資大型醫院開始轉向持續投資中小型、地區性醫院轉變。隨著這種變化,來自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醫療設備製造商的競爭壓力,以及因此導致的價格壓力將持續增加。”上述年報分析。

  同時,西門子方面還在其2014財年年報“風險”中進一步指出,中國市場中的本土的競爭對手或將給西門子帶來嚴峻威脅,造成其市場份額損失、利潤率下降等風險。而其在中國的業績增長計劃也將因中國政府扶持國産製造商而存在受阻風險。

  需要指出的是,在CT、MR這些大型設備領域,上述國産醫療設備生産商飛依諾董事長奚水所指出的“政府大力支援的國産製造商上海聯影”,其主要挑戰對象確為西門子,且其成長與西門子有匪淺的關係。

  據悉,2011年前後,西門子醫療器械團隊經歷一番變故,眾多技術人員跳槽,這其中上海聯影“功不可沒”,其創始階段大部分核心管理層、技術團隊均跳槽自西門子。此外,聯影股東中的“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繫上海國資背景。

  聯影官方網站顯示,公司自2010年10月籌建以來,進入了多個高端市場,包括X射線電腦斷層掃描器(CT)、分子影像(MI)、磁共振(MR)、X射線(X-ray)、高端放療(RT)設備等。聯影所進入的領域目前為國際巨頭壟斷。

  另據報道顯示,聯影醫療産品與國際品牌相比,平均價格下降三成左右,個別産品價格降幅超過一半。目前聯影産品已經走進北京、上海多家三甲醫院。

  2013年,西門子將上海聯影告上法庭已顯示雙方“矛盾”,其上述理由是“不正當競爭”,但一審敗訴,二審敗訴,西門子全部訴訟請求均被駁回。後於2015年初,西門子再度一紙訴狀將上海聯影送上被告席,此次的事由是醫療專利申請權屬糾紛、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

  時代週報記者查閱最高人民法院網發現,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5年3月31日發佈的判決書顯示,西門子又一次敗訴。(趙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