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未受邀自澆冰水 中國式“冰桶挑戰”被指炒作

  • 發佈時間:2014-08-19 07:16:35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廖豐 古曉宇  責任編輯:王磊

周鴻祎

雷軍

古永鏘

  近日在外國因創意接力火得一塌糊塗的“冰桶挑戰”公益募捐傳到了中國,小米的董事長雷軍成為首個受邀參與活動的中國科技大佬,不料一加科技CEO劉作虎卻搶先自澆冰水。網友直呼,原為慈善而發起的“冰桶挑戰”在中國似乎變了味。

  從7月底開始,一項名叫“冰桶挑戰”的募捐活動風靡美國。“冰桶挑戰”的規則是:參與者在頭上澆一桶冰水,其後點名邀請3個人接力挑戰,並將此過程拍成視頻上傳至社交媒體,被點名者需要在24小時內完成挑戰,如果沒有完成挑戰,需要向ALS(又稱漸凍人病)協會捐款100美元。

  昨天下午,一身紅衣的雷軍在公司門口接受冰水灌頭。雷軍是接到了DST老闆尤裏米爾納的點名而參加“冰桶挑戰”的,尤裏米爾納正是小米股東之一。雷軍挑戰成功後還點了三個接力者,分別是劉德華、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和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

  點名接力熱鬧的同時,“山寨版”的中國冰桶也贏得眼球無數。8月17日晚間,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搶先雷軍,率先完成冰桶挑戰,並自稱中國第一位完成此挑戰的人,他隨後點名奇虎360CEO周鴻祎等參與挑戰。周鴻祎接受挑戰。8月17日晚間,優酷董事長兼CEO古永鏘也自發在馬鈴薯映像節上完成了“冰桶挑戰”。

  >>觀點

  慈善易成企業炒作籌碼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分析師認為,從傳播的角度看,冰桶挑戰傳播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可以説已成一個現象級的網路傳播事件,形成因素主要有:公益、社交網路及名人效應。對於企業來説,借熱門網路事件做做品牌行銷,原也無可厚非,但如一加、小米及360等公司的表現,卻有嚴重夾帶私貨、過度表演炒作之嫌,過猶不及。

  該分析師表示,比如雷軍提前宣佈參與挑戰進行預熱,並開盤口徵集接下來挑戰者的名單,這一慈善活動從剛開始,就帶有濃濃的行銷意味。

  一部分網友認為,一些大佬在沒有邀約的情況下發起的這個接力,屬於自娛自樂。還有網友認為,現在大佬的做法炒作的意義大於公益,應當發起捐助國內失學兒童等方面的項目,“ALS冰桶挑戰”目的是為了提高人們對ALS的意識,同時也號召人們為ALS聯合會捐款,“中國人玩與不玩意義不大,大咖實際點還不如直接做慈善”。

  艾媒諮詢CEO張毅説,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一個活動要成為新聞就要抓眼球,“名人+惡搞+接力”無疑具有吸睛元素。但在浮躁的社會背景之下,慈善很容易變成企業自我炒作的籌碼,在慈善活動中該關注的還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慈善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事,安心做就好,沒必要進行炒作”。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