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聚焦電商 > 正文

字號:  

B2B老兵的新玩法 如何面對BAT競爭

  • 發佈時間:2016-03-28 09:06:57  來源:光明網  作者:王珍  責任編輯:王磊

  [中國電子商務起步于B2B,卻盛放于B2C,如今B2B又以新的姿態回歸電子商務的熱點。鄭敏感嘆説,電子商務不是孤立的,它以産業發展狀況為基礎]

  [據郭江“劇透”,今年前三個月,上海鋼聯的B2B電商,每天交易量在10萬噸、交易額在2億元以上,今年預計能做500億元。]

  [目前買化塑每個月已有10億~15億元的交易額,著力做塗料、家電用塑膠等細分市場。]

  [為了培育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B2B新模式,慧聰家電城暫時不向進駐的客戶收房租,客戶只需交物業管理、水電的費用。關鍵要把規模做大,到2020年,慧聰家電城規劃將實現1000億元的線上交易額。]

  B2B老兵正在嘗試新玩法。

  在“2016産業生態網際網路大會”上,慧聰網CEO郭江、上海鋼聯董事長朱軍紅齊齊現身順德,講述B2B電子商務“老兵”的“新玩法”——從資訊服務向交易、交付服務轉型,並搭建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模式,進入B2B的2.0階段。

  郭江認為,未來五年是B2B最好的機會。因為産能過剩,行業面臨困局,而流通環節效率過低,他希望通過電子商務,讓工廠直接對接終端零售商或用戶。慧聰正在積極佈局大宗原材料、3C、服裝等垂直領域的B2B,當天開業的慧聰家電城便是一個例子。

  億邦動力的CEO鄭敏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5年電子商務新一輪週期開啟,新的機會包括B2B,但是以B2B交易的方式重新回歸。

  演變:B2B捲土重來

  中國電子商務起步于B2B,卻盛放于B2C,如今B2B又以新的姿態回歸電子商務的熱點。鄭敏感嘆説,電子商務不是孤立的,它以産業發展狀況為基礎,在國內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演變。

  第一階段,從1995年到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以B2B為主,涌現了阿里巴巴、慧聰、環球資源、中國化工網、中國製造商等一批B2B企業。鄭敏回憶説,2006年京東的交易額才8000多萬元,2015年超過4000億元;2008年,淘寶(含天貓的前身淘寶商城)的交易額不到1000億元,2015年則超過2萬億元。可見,2008年之前國內B2C是比較弱的,沒有B2B那麼興盛。

  為什麼中國電子商務發軔于B2B?在鄭敏看來,這段時期中國外貿進出口發展迅速,中國工業經濟高速成長。而工廠、貿易商和零售企業之間的資訊渠道太狹窄,單純依靠一年兩屆的“廣交會”又效率太低,所以阿里巴巴等B2B供求資訊平臺火了起來。

  到了2008年,美國出現金融危機,更重要的是我國外貿進出口的結構性紅利逐漸耗盡,中國製造業高速發展期結束。在市場總量增加不多、資訊服務的競爭者又很多的情況下,資本開始套現。一些代表性的B2B企業上市,像中國化工網、阿里巴巴、中國製造網、我的鋼鐵網等在2007年前後上市或啟動上市籌備。

  第二階段,從2008年到2014年,服裝、IT數位、家電等行業的內貿B2C蓬勃發展,直至2014年阿里巴巴、京東分別在海外上市。鄭敏指出,2014年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與2007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業務結構完全不同,2007年的阿里巴巴以B2B為主,上市主體是B2B公司,而2014年的阿里巴巴集團85%的業務來自網路零售業務。隨著2014年阿裏、京東赴海外上市,服裝、IT數位、家電為主導的中國內貿B2C的週期結束,競爭格局基本穩定,第二輪電子商務創新週期再一次以本輪代表性企業上市而結束。

  第三階段,2015年,電子商務新一輪週期開始。新的機會在於:一是生鮮農産品、家居家裝、生活服務業等巨型品類重新攪動內貿網路零售格局。二是跨境電商,跨境零售或準零售模式的“世界商店”。三是網路社交場景誘發的新增網路消費;四是B2B重新以交易的方式回歸。

  談及B2B重新回歸的原因,鄭敏認為,一方面是網上下單的用戶習慣已經養成,不少用戶本身也在商用領域工作;另一方面原有産業結構中,存在大量貿易中間商,且效率不高,壓力之下利潤漸薄,這給電子商務提供了“可乘之機”,B2B讓上游工廠直接對接終端用戶,中間貿易環節逐步被高效的B2B電子商務平臺替代。

  事實上,B2B企業也急需在變革中“重生”。郭江直言,“我們做B2B十多年,去年上海鋼聯開始虧損”。其實,慧聰的日子也不好過,2015年預計業績大幅下滑,因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付費會員減少而導致收入下滑,以及對交易、網際網路金融等B2B2.0投入增加。

  窮則變。上海鋼聯開始發力B2B電商,去年完成200億元的線上交易額。據郭江“劇透”,今年前三個月,上海鋼聯的B2B電商,每天交易量在10萬噸、交易額在2億元以上,今年預計能做500億元。朱軍紅也透露,上海鋼聯的B2B正走向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

  慧聰去年以15億元收購中關村線上,推動這一IT資訊垂直網站,向B2B電商交易平臺轉型。坐落在中國家電之都順德的慧聰家電城也是O2O模式,通過線上資訊交流,與線下實地看板結合,推動家電流通的B2B電子商務發展。“未來五年是B2B最好的機會。”郭江説。

  新模式:靠生態賺錢

  新一輪的B2B,與十年前的B2B相比,模式完全不同。從資訊服務,轉變到交易、交付服務;從廣告服務收入,到以供應鏈金融、倉儲和物流服務來賺錢。

  在鄭敏看來,新型的B2B網站,經營的模式也不盡相同。如上海鋼聯旗下的“鋼銀電商”,是寄售模式;慧聰孵化的“買化塑”,是“供應鏈服務+撮合平臺”模式;“快塑網”則是“SAAS協作平臺+電子商務”的B2B社交電子商務模式,讓大家先在平臺上協同工作,形成社交關係,然後引導交易。

  上海鋼銀電商的CEO白睿介紹説,國內鋼鐵現貨交易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但是卻面臨著産能嚴重過剩、效率低下、成本過高的困境。8億噸的年産能,4億噸的年交易量,以15萬家鋼貿企業、百萬從業人員算,平均每年每人交易量不足5000噸。而上海鋼銀電商,平均每人一年的交易量是20萬噸,這是傳統貿易企業做不到的。而且傳統鋼貿模式還要面對人工、房租、資金、運輸、倉庫等過高的成本,毛利除去運輸費只有1%,甚至是負數。

  鋼銀提供“平臺+服務”。電商平臺交易,降低買賣雙方多項成本,還解決了交易雙方資訊不對稱的痛點。服務體系涵蓋支付、金融、倉儲、加工、物流、數據多個環節,並不斷迭代。白睿透露,“2016年,我們正在給買家和鋼廠做一些大數據産品。”

  白睿説,鋼鐵的生産端集中度會越來越高,他們實行的是“創新融資+寄售”模式。鋼廠與鋼銀簽訂融資寄售合同,鋼銀按合同比例預付款;然後,鋼廠發貨到雲庫存,鋼銀在現貨交易平臺上進行鋼鐵掛牌;之後,平臺用戶下訂單並付款,並憑鋼銀的提貨單提貨。

  目前,鋼銀的交易用戶數已超過5.2萬家,單日寄售交易量14.6萬噸,一年交易量2500萬噸。白睿説:“我們不盲目追求規模,更關注線下的服務能力如何進一步提升。”

  買化塑的CEO郭喜鴻説,國內化工塑膠貿易也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同樣面臨困難:上下游企業分散,多級流通;價格波動大,資訊不透明;供大於求,産能過剩,目前生産設備開工率只有50%~80%;剛需高頻採購,資金密集。所以,未來三五年化工塑膠電商有機會。

  2015年10月,在慧聰做了10多年化工塑膠行業資訊服務的郭喜鴻,和管理團隊一起做了MBO(管理層持股),開拓化工塑膠電商的新藍海。當年12月,實現交易2000萬元。買化塑提供“行業+平臺”服務,包括線上上線下撮合交易,並提供金融、物流、倉儲服務。

  郭喜鴻説,買化塑是多頭盈利模式,撮合交易、供應鏈金融、物流、倉儲等都可以帶來收益。但倉儲、物流並不是自建,而是整合社會資源。與地頭服務商合作,雙方都有利潤。目前買化塑每個月已有10億~15億元的交易額,著力做塗料、家電用塑膠等細分市場。

  “産業網際網路的核心價值,如果不圍繞尋源、降本、增效這三點做,都是泡沫。”郭喜鴻深有體會地説。

  影響:貿易中間商受衝擊

  B2B2.0的興起,必然會重構産業鏈的利益分配,貿易中間商受到的衝擊最大。

  3月18日在順德落成的慧聰家電城就是一個例子。郭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它的模式是這樣的:第一步,工廠與終端零售商先在網上洽談、看資訊;第二步,由於批量退貨成本太高,所以還是需要零售商到慧聰家電城看樣板,現場訂貨,線上支付,用慧聰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慧付寶”完成支付。

  “以前,産品從生産工廠出貨,先到省級代理商,再到市級代理商,然後才到終端零售商,我希望終端零售商直接從我這裡採購。”郭江説,像上海鋼聯做鋼貿B2B,就是把“省代”、“市代”給“乾沒了”,讓鋼鐵從鋼廠直接到零售商,減少許多無效的物流。今後,家電流通也一樣。

  為了培育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B2B新模式,慧聰家電城暫時不向進駐的客戶收房租,客戶只需交物業管理、水電的費用。郭江也坦言,臨街商鋪、附近酒店的物業銷售,成本也基本收回,加上順德當地政府也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關鍵要把規模做大,到2020年,慧聰家電城規劃將實現1000億元的線上交易額。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理事長彭寶泉很認同這種新興模式,認為這是“加快家電流通行業供給側改革”。他3月19日在“第二屆中國家電六方論壇暨全國(家電)渠道千人大會”上演講時説,2015年我國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産品産量分別為逾1.44億台、逾1.42億台、7992.8萬台、7274.5萬台,同比分別增長2.5%、下降1.8%、下降9.1%、增長0.7%,整體處於增速大幅放緩甚至連續下降的態勢。

  從市場銷售方面,中華商業資訊中心權威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50家和100家重點零售企業家電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同比下降3.9%和3.8%,連續4年呈現增速放緩和下降態勢。

  從今年春節黃金周和2月份最近一段時間的市場表現看,據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對全國億元以上規模會員單位摸底調查,春節黃金週期間家電零售額同比下滑18%左右,2月份全月下滑25%左右,1~2月份下滑15%左右。開局極不理想,壓力急劇加大。

  彭寶泉認為,傳統經銷商雖然曾主導市場,當然也需要大資金去拿貨。而如今已經被慢慢淘汰。必須通過橫向聯合、縱向滲透等共用方式,聯合做大做強。慧聰家電城通過O2O模式,打通上下游,掌握用戶端,搭建未來家電新的交易系統平臺,給三四級家電賣場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中國家電行業將進入一個‘新計劃經濟’時代,即:所有的生産都會按照消費需求進行,未來的每一件産品,在生産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費者是誰,並且知道這件産品的標準是怎麼樣的。而生産商之間比拼的不再是價格,而是誰能最先對接到消費者的需求,並且完成消費者需求的精準程度。此時,不會有庫存,也不會有惡性競爭,行業更進一步細分化,新的供應關係正在形成。”彭寶泉展望未來説。

  挑戰:BAT的介入

  慧聰家電城,是慧聰發展線上線下融合B2B的第一個試點,一旦成功,可以在其他行業複製。郭江坦言,他看好大宗原材料(鋼鐵、塑膠)、服裝(從棉花、紗線、布料、成衣、批發到零售)、3C、汽車配件、建材和工程裝修等垂直領域的B2B電商機會,慧聰正在積極佈局,進行相關投資來“堵賽道”。

  郭江認為,B2B2.0不是對B2B1.0的完全拋棄。因為B2B有幾個環節,第一個環節仍然是資訊服務,首先讓人找到東西,了解規格、好評、差評。目前,慧聰、鋼聯的資訊服務,還在收廣告費;第二個環節是交易服務,因為商家要買貨,工廠要生産,所以會出現借錢,由交易引來金融服務,目前慧聰及其大股東已經有三張金融牌照;第三個環節是交付服務,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提供倉儲、物流等環節的服務。

  “下一步,基於這三個環節的大數據服務,也可以提供增值服務。因為你有資訊、貿易、物流、倉儲的數據,所以可以根據數據,進行客戶畫像,提供金融産品發放。”郭江説。

  不只是慧聰看到其中的巨大機會,阿里巴巴、騰訊等BAT網際網路巨頭也在介入。

  快塑網聯合創始人郭堅暉已經感受到。他説,B2B電商平臺的核心,未來是企業級服務。“早期的B2B網站像B2C網頁,隨著B2B展,突現的是這個網站能做什麼功能。其實,B2B是在做開放的ERP,使金融、物流資源結合進來,協作的效率提高。大量交易産生,最終沉澱大數據,提供企業級服務。”

  所以,溝通、交易的資訊數據,可以放到B2B的雲上。郭堅暉説,為了搶佔B2B的機會,阿里巴巴推出了“釘釘”,可能會把“1688”(阿裏旗下的B2B業務)包涵進去;騰訊的微信,也説要推出企業服務號,從C(消費者)端擴展到B(商家)端。

  快塑網將來可能會基於阿裏“釘釘”或者微信企業服務號,切入企業級服務。郭堅暉説:“B2B做到最後是虛擬生態系統,核心是企業級服務,包括金融、物流、資訊、大數據等線下服務。可能B2B網站都差不多,但大家走到最後,最終沉澱開放內核的SAAS企業級服務平臺。”

  如何面對BAT的潛在競爭?

  朱軍紅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B2B的洗牌期才剛剛開始”。因為沒看到一家做得很大,而且賺很多錢。“B2B很難一統天下”。阿里巴巴最早做B2B,但是一個平臺要想通吃所有品種很難,因為B2B是垂直領域,可能每個産業都有機會。

  事實上,上海鋼聯2012年、2013年前後上市,2012年感到增長乏力,因為移動智慧手機普及,一有資訊,全世界都知道,傳統資訊公司出現停滯、倒退。所以,2014年上海鋼聯把精力移到交易端,2015年開始加大投入,來搶佔鋼鐵B2B電商交易的市場。今年春節前,上海鋼聯旗下的“鋼銀電商”在新三板掛牌,融資了6.5億元。“我們在這個行業混得太熟了。做B2B,要有人脈,還要有錢。”朱軍紅自信地説。

  目前,國內做鋼鐵B2B的有一兩百家企業,但模式還在摸索之中。朱軍紅相信,B2B就看未來五年,這兩年風投擲的錢很多,錢會把模式擲出來的。只要一家殺出重圍,就會有示範效應。而未來,B2B會帶來行業效率提升,推進以銷定産、柔性生産。

  為了推動B2B2.0業務的迅速成長,慧聰在內部多個細分領域推進MBO改革,如化塑、家電行業。像買化塑、慧聰家電電商控股集團,都是由各自的管理團隊持股40%、慧聰控股60%,一旦這些細分行業的B2B業務成熟,將可以分拆上市。郭江透露,慧聰家電電商業務在為獨立上市做準備,但至少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培育。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