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科技 > 風險投資 > 正文

字號:  

菜鳥網路首輪融資 引資本巨頭爭搶

  • 發佈時間:2016-03-09 08:36:29  來源:光明網  作者:關健  責任編輯:王磊

  阿里巴巴旗下大數據物流平臺公司菜鳥網路正在受到機構投資者的追捧。

  3月8日晚間,《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位消息人士處了解到可靠資訊,菜鳥網路新一輪融資目前已經接近尾聲,受到了國際著名投資機構的追捧。很多投資者在到處找渠道試圖分一杯羹,但一票難求。這是菜鳥網路繼2013年成立後進行的首次融資,其中多為戰略投資者。

  根據上述消息,包括淡馬錫、摩根士丹利、阿布扎比投資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Khazanah等投資機構都曾想投資菜鳥,但最後入圍的僅有少數幾家,其中包括數家主權財富投資基金。上述消息人士稱,一些機構曾在小範圍表示後悔決策不及時,最終錯失機會。

  菜鳥網路成立於2013年,與淘寶電商係和螞蟻金服並稱為阿里巴巴生態圈最重要的三大戰略佈局。當時,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三通一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組建菜鳥,註冊資本金50億元,由馬雲任董事長,並計劃第一期投資1000億元,第二期投資2000億元。

  至於本輪融資的資金規模,目前尚無準確數字流出,但據接近這輪融資的市場人士稱,融資額“要比註冊資本金大得多,菜鳥的估值現在已經超出了想像”。上述消息人士説,“成立兩年多,菜鳥已經成了全球最大的大數據物流平臺公司,未來想像空間極大,這也是投資者最看重的。”

  菜鳥何以值這麼多錢,又因何受到機構投資者熱捧?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業務板塊是數據和物流網路。具體來説,數據是菜鳥最核心的價值,也是當初馬雲構想的中國智慧骨幹網得以“智慧”運轉的根基。近兩年“雙11”之後包裹遞送效率比幾年前明顯提升,背後就是靠菜鳥通過大數據對快遞公司進行實時調配的結果。

  而在快遞網路佈局上,從物流結構上看,菜鳥已經形成了快遞、倉配、末端(落地配)等多張物流網路;從覆蓋範圍上説,菜鳥的兩翼正分別向農村與海外伸展,在跨境物流和農村物流上形成了重要戰略佈局。

  以跨境為例,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外貿商業模式的創新,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援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産品“海外倉”。對此,菜鳥網路跨境出口業務負責人薛孝國最近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稱,菜鳥通過海外的地産開發商、政府機構等,目前已租用了40多個海外倉,服務於阿裏進口業務天貓國際,以及出口業務速賣通。菜鳥正在對這些海外倉做數據輸出和資訊化升級,實現流程可視化,沉澱物流數據。

  就在3月2日,針對目前國內進口物流成本上升的現狀,菜鳥網路宣佈將對跨境進口電商投入1億元補貼,並開展新倉庫與新口岸的基礎物流能力建設,計劃在年內實現保稅進口重點城市3日必達,集貨進口重點國家7日必達,且實現國內保稅倉全國全覆蓋,倉庫面積將擴充至目前的2倍,以滿足跨境進口電商多地分倉的需求,提升跨境進口商品的配送時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