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60%網路謠言來自微信 健康、食品成為“謠言重災區”

  • 發佈時間:2016-06-23 11:00:53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潔欣

  你知道中國網民主要在網上做什麼?網上最“火”的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最容易成為謠言“二傳手”?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6月21日在京共同發佈《2016新媒體藍皮書》,這些疑問全都有答案啦。

  網際網路給大眾生活帶來顛覆性影響

  手機網民破6億

  截至2015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人,手機網民達6.2億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佔比提升至90.1%。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4g用戶3.86億個,全年新增2.89億個。

  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萬億

  網站達423萬家,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註冊保有量居全球第一位,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萬億元,網路經濟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發展。

  網際網路平臺大量涌現

  電商、app商店、租房、打車、p2p網貸等各類型網際網路平臺大量涌現,給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顛覆性影響。

  60%網路謠言來自微信

  截至2015年底,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達6.97億。《2016新媒體藍皮書》認為,隨著使用頻率的增加,微信正在成為謠言傳播的主渠道,需要引起警惕。《2016新媒體藍皮書》調查發現,在謠言的傳播渠道中,受訪者遇到的疑似謠言有60.6%在微信上,遠遠高於微網志的15.2%和論壇貼吧的21.6%。

  去年,謠言通過微網志和微信傳播的比例加在一起,一共佔比近六成,而今年僅微信謠言就佔比60.6%,這説明,被人們高頻率使用的微信,正在成為謠言的産地和主要傳播渠道。

  健康、食品、安全是“謠言重災區”

  藍皮書調查發現,最常出現的謠言有:健康養生類、食品安全類和人身安全類。這三類謠言也最具欺騙性。對於十分重要但是真偽難辨的資訊,70.3%的受訪者都表示“寧可信其有”,這正是謠言能發揮作用的土壤。

  調查顯示,“60後”和“70後”傾向於認為自己的平輩朋友愛轉發真偽難辨的資訊,而“80後”和“90後”傾向於認為自己的父母長輩愛轉發此類消息。這説明,在人們的印象中,中老年人更容易被謠言蠱惑。不過在本次問卷的謠言識別能力得分上,並未表現年齡差異。

  朋友圈為謠言傳播提供了便利

  藍皮書報告稱,很多謠言都涉及食品安全、健康養生等實用資訊,人們在自己相信之餘,也分享給親朋好友,希望他們也從中受益。該行為是出於“利他目的”,但實際可能使自己不自覺地成了謠言傳播的幫手。

  調查還顯示,當遇到自己無法判斷的資訊時,人們主要求助於網路(86.2%),搜索搜尋相關資料,尋求親友幫忙佔56.5%。這説明,網路上雖然存在謠言,但也為人們識別謠言弄清真相提供了幫助。

  九成網民通過手機看新聞

  藍皮書的調查顯示,93.5%的人平時通過手機獲取新聞資訊。關於獲取新聞的途徑,68.3%的受訪者通過新聞客戶端獲取新聞資訊,排名第二的是通過瀏覽器訪問網站(57.8%);超過四成的人通過微信朋友圈(48.3%)和微信公眾號(45%)獲取新聞資訊,同列第三梯隊;其後為微網志,35.3%的人選擇了通過微網志獲取資訊;手機報(21.3%)及和朋友借助通話、短信的交流(20%)則列于選擇的末端。

  黨政幹部都裝了新聞客戶端

  調查中,88.6%的受訪者下載過新聞客戶端。手機上新聞客戶端數量少於3個的佔五成以上。近四成受訪者在手機上有3至5個新聞客戶端。從職業分佈來看,新聞客戶端在黨政幹部(100%)、企業經營管理者(94.4%)、工人(92.9%)、自營業主(92.1%)中的普及率尤其高。在商業服務人員(76.7%)中的普及率相對較低,但總體差異不明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