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生鮮電商叫苦:超九成虧損 市場滲透率不足10%

  • 發佈時間:2016-05-24 08:1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賣一斤水果損耗20%~30% 行內稱生鮮電商最大的痛點是行業標準化不夠

  相關數據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農産品電商接近4000家,其中僅有1%盈利,7%鉅額虧損,88%略虧,4%持平,總體上95%都在賠。

  據統計,我國生鮮品類的損耗約為20%~30%,大部分是在産品流通過程中發生的,而在國外這一數字約為3%~5%。

  廣州日報訊 (記者薛松)生鮮電商近兩年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國內農産品電商已接近4000家。但現實的尷尬是,數千家生鮮電商中,絕大多數還處於虧損狀態。

  市場雖火

  滲透率還沒超10%

  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説,生鮮電商這兩年火得一塌糊塗,卻一直是電商行業沒有攻破的一個品類,整個生鮮農産品幾萬億元的市場規模,電商滲透率卻還沒有超過10%,儘管被視為電商行業最後一塊藍海市場,但是敢碰生鮮電商的人卻越來越少。

  究其原因,最大的原因是損耗過大導致成本太高,有用戶感嘆,在電商網站上隨便買幾斤水果,都花了一百多元。還有用戶説,網購的水果收貨時發現已經爛了、肉製品也解凍了,看到快遞員辛苦的表情,也不知道説什麼好了。

  有專家説,生鮮的消費者規模小且零散化,配送成本高,消費者又希望産品送達時是新鮮的,能夠保持好的口感。用戶在生鮮電商平台下單,收貨後發現産品與圖片描述有比較大的差異,有爛果、次果,或海鮮産品已變軟甚至解凍滲水,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永輝超市一位人士説,目前生鮮電商最大的痛點是整個生鮮行業的標準化不夠,增大了倉儲運輸的難度和成本。該公司透露,永輝正在與一家南韓企業接洽合作,今年下半年可能在北京建設一個生鮮工廠,把生鮮産品從非標品變成標品。

  日前,京東宣佈,將花100億元打造生鮮的冷藏冷凍倉配一體化網路,降低生鮮電商最頭痛的損耗成本。對於冷鏈配送,京東一位人士説,現在市場上通用冷鏈物流的方法是“泡沫箱+乾冰”的方式進行配送,僅泡沫箱和乾冰的成本就不止10元。其次,市場上冷鏈物流所通用的泡沫箱大部分是一次性,難回收,不環保。京東冷鏈的做法是“自營配送員+可迴圈使用的專用冷鏈配送箱”,可以將生鮮産品送達後,進行回收。這樣的配送方式額外增加的成本並不會太多,卻極大降低了生鮮的物流成本。

  僅有1%盈利

  95%都在賠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農産品電商接近4000家,其中僅有1%盈利,7%鉅額虧損,88%略虧,4%持平,總體上95%的都在賠。據統計,我國生鮮品類的損耗約為20%~30%,大部分是在産品流通過程中發生的,而在國外這一數字約為3%~5%。當消費者投訴退貨則意味著産品完全報廢,往返運輸翻倍增加了商品的損耗,進而拉高了成本。

  三大損耗

  令農産品電商成本高企

  其一是原産地的損耗。行內人士透露,除了少數自營企業,比如北京的沱沱工社有自己自營的農場和牧場,可以在自營産地進行標準化管理和損控,以及像本來生活網這樣和海外的農場以及食品加工企業直接建立聯繫,或是我買網的品牌定制化加工自營模式,其他很多生鮮電商企業幾乎都忽略了原産地的損耗,沒有把起點定在從原産地拿到生鮮産品的這一環節,這樣的企業挂掉的不在少數。

  其二是倉儲運輸的損耗。目前生鮮電商倉儲保鮮主要有兩個方式,一是建設冷鏈倉儲,目前規模較大的生鮮電商企業基本都在建設,二是對於保鮮期極短的産品直接跳過倉儲,從原産地冷鏈物流送達給用戶。行內説,這兩種方式對於産品損耗控制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建設和運營成本也非常高。

  其三是最後一公里配送的損耗。莊帥説,對於外包第三方冷鏈物流或是普通物流配送的生鮮電商平臺而言,這個環節的損耗是最大的,因為從生鮮産品的採摘收割到包裝配送,其中的這段時間的産品已經開始在損耗了,而第三方的物流並不會對産品負太多的責任,這一點自營物流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相關報道

  原材料漲價壓力不小

  傳統粽子團購生意仍無起色

  廣州日報訊 (記者林曉麗)距端午節還有半個月,線上線下已拉開端午粽的銷售序幕。記者從市場了解到,本應是粽子團購高峰期,但是多家商場的團購生意依然難火。加上今年粽子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産企業業績壓力加大。粽子生産商挖空心思,在品種創新和文化跨界上下足功夫,欲做大粽子市場。

  粽子價格同比約漲一成

  記者昨日走訪華潤萬家、沃爾瑪等多家大超市看到,端午粽已被擺放在賣場最顯眼位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詢問及選購。

  記者看到,商場散裝500克的粽子,價格大部分在10元~30元左右,禮盒裝也多處於50元~150元左右的價位,價格達到200元以上的端午粽禮盒不足一成。

  多家商場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當前員工福利政策逐漸明晰,但是很多單位企業依然觀望,商場的粽子團購依然難有起色,團購量至今未有明顯的增長。

  除了團購難有大起色,記者還了解到,今年原材料上漲也給生産企業帶來不小壓力。

  據了解,雖然今年端午粽主要原材料中的糯米、綠豆、花生油成本與去年持平,但五花肉和糖類成本平均上漲分別超過30%和13%,再加上人工成本上漲,端午粽成本普遍上升超過10%。五芳齋華南區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豬肉的大幅漲價是粽子價格走高的重要推手,今年粽子的價格同比漲了10%左右。

  粽子的提價幅度卻沒跟上原材料的提價幅度。甚至有部分品牌表示,原材料大幅上漲也不敢提價。

  粽子打起文化牌

  多家商場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包括粽子在內的傳統節日食品的團購市場嚴重下滑,至今未能恢復原有水準,商場都寄希望於零售市場。

  為了拉動消費,記者發現,各大粽子品牌都想方設法俘虜年輕人和小孩的心。如五芳齋今年與迪士尼簽約推出了漫威等迪士尼著名人物形象的粽子産品,將消費者年齡層下沉到00後。廣州酒家則推出了冰花粽和冰果粽兩款新口味,給傳統食品賦予了新潮元素。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