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電是紙老虎還是將推動資費下降?
- 發佈時間:2016-05-05 19:20:00 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書海
4月底,工信部曾在其官方微網志表示,3月7日收到了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國網”)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材料。今日工信部發文稱,已經批准廣電國網在全國範圍內經營網際網路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頒發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雖然在廣電國網之前,中國交通通信資訊中心也獲得了工信部頒發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但是廣電係和三網融合的大背景,讓業內更願意把廣電國網稱為移動、電信和聯通之外的“第四大電信運營商”。
對於電信運營商領域出現的新玩家,大眾市場的期待是能夠促使電信資費和寬頻資費進一步下調,打破三大運營商的壟斷。不過電信業內人士對於新玩家能否起到“鯰魚效應”卻普遍不太看好。
遲到的廣電國網
雖然現在廣電國網拿到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被外界稱之為“第四大電信運營商”,風頭正勁,但是廣電國網的成立可是費了不少波折。
2010年1月21日,國務院頒布了《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中國將在三網融合試點階段(2010-2012年)內組建一個國家級實體,作為有線電視網路參與三網融合的市場主體,並採取包括國家投入資金在內的多種扶持政策。
在最初的方案中,籌備組曾提出由國家財政出資近1000億元作為廣電國網的啟動和整合資金,但被否決。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修改方案-方案被否-傳聞掛牌-掛牌推遲的境地中度過。
直到2014年5月28日,廣電國網才正式在廣電總局大院中掛牌成立,成為了一家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國有獨資文化企業。但是這個時候較比規劃時間已經晚了近兩年,地點和出資額統統都有了大變化。
在成立的時候,廣電國網被定位為將整合全國有線電視網路為統一的市場主體,並賦予其寬頻網路運營等業務資質,成為繼移動、電信、聯通後的“第四運營商”,同時也是廣電係“三網融合”的推進主體。
但是等到廣電國網真正拿到《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又過去了兩年。而這個時候,整個電信運營商市場已經變成紅海,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利潤連年下降,在網際網路企業的衝擊下,已經有“管道化”的趨勢。遲到了近4年的廣電國網所要面臨的是一個更加殘酷和下滑的市場,不僅僅要和舊霸主競爭,也要面臨新形勢的挑戰。
缺人缺錢缺網
雖然錯過了幾年的發展黃金時期,但是無論是國家級廣播電視公司的成立,還是電信牌照的獲批,都是廣電國網整合和進入電信網路的實質性進展。
此外廣電係所擁有的無線信號傳輸的黃金頻段—700兆頻段,也被劃給了廣電國網,以及現在視頻行業發展對於網路和寬頻需求的提升等等,這些都是廣電國網所具有的優勢。
不過弱點也很明顯。多位專家對新浪科技表示,之所以不看好廣電國網,最重要的是廣電國網現在面臨的是缺人缺錢和缺網的狀態,這幾點比起步網更加致命。
缺人不難理解,較比深耕電信多年的三大運營商,廣電係的通信和寬頻的人才儲備自然是處於落後的情況,而且現在通信網路與相關設施都在全面升級,對人才的要求會更高。
就廣電網路而言,廣電國網雖然是整個廣電係的旗艦公司,但是整個廣電網路並不是統一而是分割的狀態。雖然之前已經進行了省網整合,但是依舊有部分省份未完成整合任務,並且省網整合後,基本都成立了獨立公司,甚至歌華有線、江蘇有線等還實現了獨立上市,估值超過百億。
和他們相比,廣電國網的啟動資金,由盛傳的1000億,縮水到了45億的註冊資金,還比不上“地方諸侯”的估值,並且各地有線資産存有大量社會資本,想要快速地整合或者用行政手段快刀斬亂麻都很難。
2015年5月,廣電國網在成立一週年座談會上,表示要以五年為期限,基本完成全國有線電視網路整合,真正實現全國一網。2015年完成6-8家省級網路整合;2016-2017年,全面推開,組建全國股份制網路公司;2018-2019年,深化、細化整合工作。
要實現目標,資金會是一個重要議題。按照電信分析師付亮的觀點,國網現在還不具備競爭力,內部整合成全網還早,市場化運作還是口號,外部電信運營商規模難撼動,慘烈競爭低毛利難帶來高收益。
資費能下降嗎?
至於市場所期盼的電信資費和寬頻資費下降一事,就需要回過頭來看看,廣電國網所拿的是什麼牌照。
在《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之前,廣電國網其實已經拿到了七個電信許可牌照,分別是因特網數據中心業務、因特網接入服務業務、網路託管業務、國內多方通信服務業務、國內因特網虛擬專網業務、呼叫中心業務、資訊服務業務跨地區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主要是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僅有一個“網路託管業務”。
能夠拿到網際網路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這兩個重要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牌照,和廣電國網拿到了中國有線電視網路有限公司的控股權有著重要關係,保證了網路基礎設施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文件中提到要允許廣電國網授權其控股子公司中國有線電視網路有限公司在全國範圍內經營兩項基礎電信業務。
即便如此,廣電國網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擁有全一類基礎電信業務牌照相比還是有巨大差異。值得一提的是,廣電國網並沒有得到無線通信業務運營資質。
項立剛告訴新浪科技,網際網路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其實是寬頻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是提供建設服務。但是沒有無線通信業務運營資質,也就意味著只能建設不能推出無線通信業務。而且恐怕也不可能推出相關業務。
“對於廣電國網,要建設一個全國性的網路,至少需要5000億資金。廣電國網45億的註冊資本完全杯水車薪。”項立剛説。
既然不會有通信業務,促進通信資費下降自然就是無稽之談了。那麼廣電國網未來可能主打的寬頻業務呢?
馬繼華的觀點是,不會對現有市場的價格産生太大影響。“在國內,現在三家電信運營商的寬頻幾乎是賠本賺吆喝,個別地方甚至在免費贈送,其投入十幾年或者二十年也收不回來,早已經大大低於廣電網路的寬頻價格,廣電國網既比不過三家電信運營商的低價,也已經沒有更多的降價空間。”
並且去年開始,中國的寬頻接入市場就開始向民資開放,並且在16個城市進行了為期3年的試點,以此來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信領域。但是開放並沒有帶來消費者期待的價格戰並沒有打起來,而廣電國網此前也有寬頻業務。
野村證券分析師黃樂平表示,從短期來看,中國廣電將會控制業務範圍,如果僅只涉及WiFi熱點服務。未來幾年,中國廣電很難成為中國主要電信公司有意義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