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分期平臺:披著華麗外衣的狼外婆?

  • 發佈時間:2016-02-14 09:31:11  來源:大河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深受中國大學生喜愛的分期購物商城“這是某家分期網站打出的廣告標語。

  在華麗的廣告詞之下,分期平臺對大學生真的如此貼心嗎?當穿上皇帝的新衣之後,分期平臺究竟是成為了大學生消費購物新模式的助推劑,為大學生活添光加彩,還是成了引導大學生盲目消費的唯利者,為自身賺取商業利益?

  在大學生信用卡政策收緊的背景下,分期平臺應運而生。以分期樂,趣分期為代表的分期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在2014年相繼開花。短短兩年,就吸引超過62%的大學生參與分期購物消費,而在這其中有超過77%的學生僅剛使用半年。

  “首期融資2億元,B輪融資3億元”,在如此耀眼的商業數字背後;在“不斷受到中國大學生喜愛”過程中,分期平臺為用戶帶來的卻不僅是享受方便購物的愉悅,華麗的外表之下,終究隱藏著一些“是是非非”的問題。

  降低分期支付門檻 高收費成消費者關注點

  “為添個大件,啃半個月壓縮餅乾的日子終於不再了”這或許是在有了分期平臺之後,部分同學的心聲了。信用卡的門檻,固定的生活費都成了有消費需求同學面前的一座大山,而在這種囧境之下,分期平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這些人心中的“愚公”。

  “分期平臺對大學生20%利率被指放高利貸”,類似于這樣的資訊在網路上比比皆,那麼分期平臺的“額外費用”真的就像網上所流傳的那樣高嗎?我們以不同平臺採用分期方式購買16G存儲空間的iPhone 6s為例進行對比:

  

  蘋果官網:單品售價5288元,在有信用卡的前提下,可使用12期免息購買(最高僅支援12期),每期支付441元,共計12 x 441=5292元,與一次性全額購買價格基本相符。但支援信用卡分期購買的合作銀行僅有,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三家。

  

  根據上圖,想要在官網分期的同學們可以説再見了。

  分期平臺(以分期樂平臺舉例):單品售價5288元,支援24期內免息,0服務費。以購買12期為例,同樣是每期支付441元,與官網相同。春節期間的促銷活動單品售價降至4588元,12期分期每期支付418元(其中包含服務費35元),共計12 x 418=5016元。在促銷降價,增加服務費的情況下,價格低於官網。

  

  分期支付(以京東白條為例):單品售價4888元(京東自營),支援3,6,12,24期分期支付,費率為0.5%。同樣以分12期支付為例,每期需支付431.77元,共計431.77 x 12=5181.24元。低於官網價格,高於活動期間分期平臺價格。

  

  由此,分期平臺並沒有像網路上資訊顯示的那樣,存在高額的“額外費用”。相較之下,活動期間還低於官網與京東白條的分期費用。然而,在主營業務方面拿下一城的分期平臺,卻沒有將這種優勢帶到其他業務方面。

  學生個人資訊“被註冊” 背後利益鏈條顯端倪

  2015年11月 四川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

  “一大二學生,身份資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趣分期網站註冊,並産生790元的“欠款”。同時,其同學中有20逾人“被註冊”,還有7位同學“被欠款”,涉及金額3000余元。”

  此類事件並不是個例,江蘇,福建也曾多次曝出“被註冊”消息。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近期公佈的投訴資訊中顯示,有多名用戶投訴趣分期存在“被註冊”現象。

  在發現“被註冊”的學生群體中,絕大多數都是通過“首次”註冊與還款短信的提示才知道自己的個人資訊泄漏,在此之前卻從未收到過相關的註冊通知。事發之後,個人資訊如何泄漏及被註冊,對“已消費”錢款如何處理,也就成了當事人亟須處理的問題。

  學生資訊從何而來?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網路上存在大量收購學生證,一卡通的人員,其中涉及的資訊包括:學生照片,姓名,學號,即註冊時所必填選項。而在學生證件的提供者中,竟然還有學生會的身影。

  對於已經“被註冊”的用戶,趣分期表示可以按照網站上面的要求,提供特定個人資訊進行解綁,相關消費費用將敦促“購買人”進行償還,但沒有明確細節。

  雖然販賣資訊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遠遠不能淡然處之。在這個一張身份證走天下的時代,資訊的價值則被更加地放大化,老百姓對資訊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升。正是這樣的大背景,催生了販賣資訊的黑色産業。“如何提高網站安全性,用戶認證的嚴謹性,切斷市場利益交易”就應該成為分期平臺在當下環境所應該做的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用戶數量,得到數據報告上華而不實的數字。但分期平臺所存在的問題還遠不止於此,供應商選擇與審核機制不完善所造成的影響,同樣困擾著平臺自身與用戶。

  平臺遭惡意利用 業務合作商審核機制存疑

  2016年1月 河南 據《大河報》報道:

  “分期樂業務合作商(鄭州磐泰商貿有限公司),為衝擊銷量,開展一項活動:大學生可以申請分期付款,購買蘋果手機,該公司負責每月還款。作為答謝,每名學生可以收到50元的佣金。”

  在學生與鄭州磐泰簽訂相關協議之後,該公司卻多次逾期還款,未還款,直至徹底失聯。而最終因分期購物所産生的費用也或將由學生償還。在此次“虛購門”事件中,共吸引超60名大學生參與,涉案金額高達數十萬元。

  對於鄭州磐泰的“虛購”詐騙行為,分期樂方面表示:“鄭州磐泰有銷售通信産品的資質,與大學生及分期樂之間簽訂的協議屬於正常;沒想到,大學生會為了50塊錢做這種事。”並同時稱“如果學生逾期還款或者拒還,將會影響其信用記錄。”而在其業務合作公司或涉及詐騙方面卻沒有做過多説明。

  拓展供應商,豐富平台資源本就無可厚非,但平臺在監管上的“失誤”卻對自己本身與用戶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對用戶的欺詐行為,最直接的體現就在於平臺,相應地,對其品牌也會造成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監管不力,未明確此類事件發生後,平臺,供應商,學生三者之間如何對問題進行處理的方式,業務合作商審核機制不嚴謹等問題,都為此犯罪行為製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大學生的消費購買力還在不斷地走高的大環境下,市場的空間也在無限地增大。如何經營好這一片沃土,發揮優勢,彌補不足才是擺在分期平臺面前最大的問題,莫讓自身成為披著“大學生消費新模式”華麗外衣下的“狼外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