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變味眾籌:熟人圈的“非法集資”?

  • 發佈時間:2016-01-22 08:28:35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變味眾籌:熟人圈的“非法集資”?

  山東聊城一家大學生眾籌餐廳生意紅火。

  中式眾籌入圈子積資源 有人想趁風口賺快錢 缺乏風險管控很多眾籌都“樹倒猢猻散”

  餐廳、電子産品、公益、股權……你能想到的,幾乎都可以眾籌,玩法也不盡相同。高端人士玩的是圈子,眾籌投入的資金是入場券,他們想要的是圈子中潛在的合作夥伴和人脈資源。眾籌對象可以是一款還未面世的電子産品,或是幾個小夥伴眾籌創業做一個項目或生意。一些以交易促進為驅動的電商平臺借助巨大的流量,打造眾籌平臺,不經意間把眾籌玩成了預售和團購。在這個眾籌生態圈中,有人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人把眾籌玩成了“眾愁”。

  北大1898咖啡是具有本土原創性的新眾籌模式的典範,發起人楊勇將有別於國外的眾籌模式取名為“中國式眾籌”。

  中式眾籌

  籌的是圈子面子

  “我們咖啡館沒有方案,規則非常簡單,兩百個人(眾籌),你出五十萬元,我給你返還五十萬元的咖啡券,你是兩百分之一的股東,我承諾五年咖啡館不倒閉,就三條規則。”他説,“咖啡館最壞的情況是五年後關門了。你五十萬(咖啡券)也花完了,那誰也不欠誰了。”然而,股東想要的不僅是50萬元咖啡券。如何保證咖啡館五年不倒閉呢?楊勇直言,“沒別的,就靠錢多,每年最多虧200萬元,一個億足夠我們虧五年。”

  憑什麼讓大家願意花五十萬元來虧一個咖啡館?楊勇打的是主題牌——每個咖啡館其實都有一個主題。主題就是圈子。比如金融客咖啡的主題是金融。“你進了這個咖啡館後,你要找金融圈的任何一個人都能找到。”

  楊勇深諳中國熟人社會的文化,熟人圈也很好地解決了商業欺騙問題:中國人很在乎在熟人圈內的口碑。説白了,你再騙人,熟人圈裏也不敢騙人。

  進入圈子之後呢?實惠、回報在哪?楊勇給眾籌者帶來了附加值,“這種咖啡館基本上開業不到三四個月,百分之三四十人的錢已經賺回去了。”掙的錢從何而來:合作。“兩百人都是花了很多心思去挑的,我們做眾籌就是挑人,所以這兩百人挑的就是一個生態鏈。你進來之後,你很容易找到你的合作夥伴,大家知道能出五十萬元的人到(咖啡館)裏面,只要(敲定)一個合作,那掙的錢就是大錢。”

  楊勇説,“眾籌,總結起來就是做三件事:實惠、圈子和面子。”

  眾籌變“眾愁”

  5000元半年就打水漂

  但並不是每個參與股權眾籌者的投入與産出都成正比。王雪芬是一名90後,2013年畢業于北京某高校。去年初,在一次同學會活動中,在座的70多名校友發起倡議,通過眾籌開一家小餐館,一方面可以通過開一家餐館來賺錢,另一方面,這個餐館也可以成為校友們平時聚會的場所。

  最終,有十多名校友共同起草的眾籌《章程》在校友微信群通過了。200多名校友眾籌,一共“融資”120萬元,其中,出資1萬元以上的校友有14名。在東風中路盤下了一處面積約20平方米的小店,專賣比薩餅和飲料。王雪芬當初興致挺高,她出資5000元,覺得這只是小錢,還能成為一家餐廳的股東,心想肯定穩賺不賠。好友劉明也出資1萬元。

  但餐廳才經營了3個月,王雪芬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多數眾籌參加的人都是玩票性質,人人都有出資,但這種校友眾籌機構,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沒有董事會,管理非常鬆散。在大家意見不統一時,“股權平均制”很容易造成“群龍無首”。“一開始大家會比較興奮,等時間久了參與度就下降了。”王雪芬説,這個餐廳前期投入至少30萬元,加上後期運營每月支出至少要5萬元,店面經營3個月,眾籌來的資金快被花出去一半。

  “小額的股東一般都是‘玩票’的心理,大家也不關心餐廳的運營,”王雪芬懊惱地説,儘管大家強調眾籌餐廳不是為了盈利,搭建的臺子就是“人脈圈子”。可在實踐中,眾籌的股東最後散夥,往往就是因為不賺錢。

  王雪芬偶爾還去餐廳轉轉,她在餐廳吃飯免單。但很快,她就發現餐廳在管理上存在問題,即便週末,餐廳也稀稀拉拉,沒幾個人,前來吃飯的校友反而多過普通顧客。“管理太混亂了,沒有專業的運營團隊,就是找了幾個中專生在這裡當服務員,面點師也是技校學生,請不起專業的,專業面點師一個月工資就要1萬多元。”

  最終,這個眾籌餐廳在撐了11個月之後,因為120萬元眾籌資金全部“燒”完,經過股東大會同意,宣佈這個眾籌項目以失敗告終,王雪芬出資的5000元也打了水漂。通過這件事,她覺得,眾籌就是小圈子內的忽悠,有點像非法集資。

  “如果我們不是校友,這120萬元眾籌早就鬧出糾紛了,説白了就是非法集資。”學經濟學的王雪芬説,以後,她再也不會參與眾籌了。

  眾籌變味

  成了預售和團購

  熟人圈眾籌是以個人信用“背書”,而平臺玩眾籌則是以品牌背書。近來,一些以交易促進為驅動的電商平臺借助巨大的流量也一頭扎進了眾籌圈。

  眾籌窩創始人王子健理解的眾籌本質是為了(幫助)大家實現夢想。

  但他發現,在中國眾籌逐漸演變成了預售和團購。眾籌平臺也成了各企業産品宣傳的一個平臺,“眾籌在中國變了樣,大家肯定也看出了。”他舉例説,某品牌手機登入某眾籌平臺,25分鐘10000部手機全部籌罄,創下了當時的眾籌紀錄,“這是賣手機還是眾籌?”

  産品眾籌參與者分散,風險一旦出現,維權的成本很高。某動漫公司曾在某平臺眾籌拍一部電影,網友花了200多元參與眾籌,結果很多人直到電影下映也沒能兌現回報,連電影票都沒收到,王子健説,平臺為眾籌項目“背書”,當參與者沒有收到回報,平臺就應該承擔責任。

  在不少人的理解當中,眾籌就是非法集資、産品的預售和團購,“這些平臺是有一定責任的。”

  幾個月前,王子健曾發出公告,願意幫人免費搭建眾籌平臺。其間陸續有近百人聯繫他,很大一部分人沒有商業規劃、沒有資源,也沒有行銷策略,就想單純做一個平臺,“他們都想跟風,分一塊蛋糕、賺點快錢。”他估計,眾籌平臺將會以指數形式增加,但最後也只會留下那幾家大的平臺,沒有資源沒有流量的眾籌平臺會死掉。

  眾籌有風險 入場需謹慎

  王子健認為,眾籌平臺應該帶動大家對眾籌從知道到認識再到信任,“先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例如可先降低門檻,先從熟人圈子發展起來。”他説可以分兩步走:粉絲眾籌和社交眾籌。

  就在眾籌大行其道時,也不要忽略了眾籌的風險。天使投資人徐小平説,眾籌有兩個問題,一是項目的風險;二是風險承擔者的能力,“第二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我可以告訴大家,拿出5%的資産來玩玩就可以了。”他提醒,不要把眾籌投資作為資産配置,或者作為發財致富的手段。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説,2015年是股權眾籌發展的元年,同時他也看到偽股權眾籌氾濫。他認為,區別偽眾籌、偽網際網路金融的真正的股權眾籌最根本的特徵是有第三方平臺。“真正的眾籌是金融,是需要風險管控的,而不是湊份子來做項目。”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