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網友詐捐超四百名網友受騙當事人道歉並將自首
- 發佈時間:2016-01-20 08:48: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湯婧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一名網友通過知名網路問答社區知乎發佈長文,稱自己是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女大學生,家境平平,父母為其湊足手術費用並進行了手術,但遭遇手術失敗,不願繼續靠藥物維持生命。此後,一名為“童瑤”的知乎網友推薦了這篇帖子,並稱自己親自去看望了那名網友,在知乎網上呼籲網友為其募捐。
很快,有知乎網友發文指出這兩人為同一人,並呼籲知乎官方介入調查涉嫌詐騙一事。據知乎官方賬號最新披露的消息稱,已收到超過四百位用戶反饋的捐款資訊,總金額已超過 7 萬元,目前涉案金額還在進一步統計中。
“永山野田妹”是較早關注這起事件的知乎網友,她告訴記者,童某在知乎上發起募捐後,有的網友捐款數額較大。最多的恐怕有五六千,也有三四千的,少一點幾十塊的也有,基本上一百來塊的可能比較多。
此後,有大量網友質疑其在受捐後仍長期匿名,對該賬號進行了人肉搜索,並指出兩個知乎賬號其實為同一人所有,該男子姓童,籍貫為江蘇省蘇州市,現年25歲。1月15號,有知乎網友在知乎網上發表長文,貼出相關資訊,指責童某詐捐。一名舉報網友説,通過比對童某的相關資訊,發現他在知乎網上公開的資料是假的。
更令這位網友生疑的是,童某發出募捐後,在知乎網上發表的言論,多處前後矛盾。尤其是他沒有在網上曬出更多患病女大學生的資訊。然而,病歷、身份證、醫院CT圖等都沒有。
幾位舉報網友的指責文章,迅速匯集了更多網友對童某聲討。知乎網友“永山野田妹”很快也加入了舉報隊伍,要求知乎官方介入調查。大概在事情曝光幾個小時之後,知乎的官方賬號“知乎小管家”就開始統計受害人的資訊,回答問題。
網友集體舉報後,疑似當事人童某又發佈帖文,就自己的行為致歉,並稱自己正準備和父母一起去公安局自首。並表示,對於詐騙的錢財,會原封不動地退還給大家。但記者昨天進入名為童某的知乎賬號,發現裏面已經被清空,截至發稿時,這個知乎賬號尚未回復記者發去的資訊。
針對網友的舉報,知乎官方賬號“知乎小管家”三次發佈公告,向網友通報最新進展。公告披露,“小管家”共收到了超過四百位用戶反饋的捐款資訊,總金額已超過7萬元。並表示,已經陸續和各個涉案地區的警方取得聯繫,知乎方面的工作人員介紹説:“涉及到的受害人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包括知乎本身伺服器所在地的海澱區公安局,還有其他各地的公安局都有直接的聯繫,昨天晚上應該正式進入立案流程了。”
在多位知乎網友及相關方的推動下,這起案件目前已進入警方的初查階段,知乎官方也正在和涉案相關地的警方密切聯繫,配合調查。同時,也有更多網友開始反思,這起詐捐案件透露的深層次問題。
不少網友認為,知乎平臺連接的是各行各業的精英。用戶分享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為網際網路提供的是高品質資訊。那麼,這些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怎麼會輕易上童某詐捐的當呢?知情網友透露,童某之前知乎網的言論,曾贏得大家認可:“她當時回答的一系列問題,都是非常溫暖、正能量的,所以沒有什麼人抱著壞心去猜測她。”
這名網友還指出,童某有著近6萬的粉絲量,在知乎網上有一定影響力。尤其是知乎有著精英匯集地的名聲,一時讓不少人掉以輕心。知乎上有一種效應,就是如果有大V點讚或者關注的問題,大家都會一窩蜂涌上去,基本上不會質疑真實性。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各種名義的網上募捐活動在網路社區風生水起,求助帖、微網志微信勸募、淘寶義賣等活動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但網路詐捐事件卻頻頻發生。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網路身份的虛擬性給網路詐捐提供了可乘之機。
我國2015年有了‘賬號十條’,所有的自媒體賬號都應該是實名的,但現在大量的非實名賬號還是活躍于網路,沒有落實實名制,網路的虛擬性就成了騙子的幌子,一旦追究責任的時候,發現就是一個小號。
針對知乎網友詐捐事件,有知乎網友質疑,在此事件中,作為網路服務提供商的知乎官方,也存在一定責任。對此,朱巍表示,提供空間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商,事先對侵權資訊的存在不知情,一般不承擔侵權責任,但特殊情況除外。只有網民或者其他人通知網路服務提供商,它如果沒有採取必要措施,這時候才承擔責任。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包括對網友上傳的詐騙帖子,加精、置頂、首頁推薦,後者對相關資訊修改更改標題,或者是其他的網站在未經審核的情況下網路轉載,這些情況可以不經通知直接要求承擔責任。還有一個極特殊的情況,‘賬號十條’出來後,要求整個網際網路實名制,如果這事情出了問題之後,知乎拿不出當時註冊人真實資訊的話,這可能就違反了行政法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