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為什麼説網際網路+是整個社會的作業系統

  • 發佈時間:2015-12-25 08:25:43  來源:大河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早在3年前,“網際網路+”還只是一個流行于圈內的新概念,但直到今日,“網際網路+”已被提高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各傳統行業無不將“網際網路+”作為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網際網路+”攜不可阻擋之勢席捲了整個社會,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將成為這場浪潮的實踐者與見證者。

  就像所有的社會浪潮一樣,儘管是同在“網際網路+”這面大旗之下,但由於實踐者的理解不同,呈現出的形態也各有不同。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那些清醒地認識到網際網路不僅是人類傳播能力提升的技術手段,更是解構傳統社會的力量和重構新社會的法則,並且勇於付諸實踐者才可能在這場浪潮裏最終存活下來,發展上去。

  網際網路可以改變資訊傳播系統的表面,改變不了本質

  網際網路的誕生源於美蘇間的冷戰,美國防部為防止軍事指揮中心被攻擊而處於癱瘓狀態,要求設計一種分散式的指揮系統,其由一個個單獨的指揮點組成,並通過某種形式的通訊網路相連,這就是網際網路的雛形。

  儘管網際網路早已出現,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都主要用於軍事與研究領域。1991年,美國的CERFnet、PSInet以及Alternet三家公司宣佈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戶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這時,網際網路才逐漸開始進入普通人的生活當中,並迸發出不可思議的力量。

  網際網路的誕生與發展對於人類最大的影響就在於其對舊有資訊傳播系統的改變。無論是農業時代還是工業時代,專業的“傳媒機構”是資訊傳播的基本單位這一狀況都沒有發生變化。

  在“傳媒機構”佔主導的時代,個人在資訊傳播當中的作用很小,一方面是由於“傳媒機構”在獲得資訊的能力和傳播資訊的範圍與廣度方面要遠超個人;另一方面,就一般而言,“傳媒機構”的信用度也要高於個人,其發出的資訊的權威性也要更強。在過去的時間裏,“傳媒機構”始終擁有話語的壟斷權,而個人的話語權因此而受到壓制,尤其是對於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來説,想讓他人聽到自己的聲音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網際網路的出現正在改變著這一切。今天,你可以在論壇、微網志、部落格等多種平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所有人都可以轉發和評論你的資訊,一夜之間你的聲音就可能傳遍全世界。這就打破了“傳媒機構”長久以來形成的話語壟斷,網際網路建構了以“個人”為基本單位的資訊傳播系統,每個人都可以是記者、編輯,只要你生産的內容足夠有價值、足夠吸引人同樣可以聚集大量的追隨者,形成與傳媒機構相同的影響力,這是一個人人是傳播者的時代。

  每個媒體都並非是價值中立者,其背後不是體現了政府的意願,就是財團的訴求,至少也是反映了媒體創建者和管理者的價值觀。這種資訊傳播系統有利於思想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但也壓制了個人思想、觀點的表達,新思想很難在這樣的社會中産生影響。網際網路的出現與普及大大增強了個體表達自己觀點和思想的能力,傳播內容更加豐富而富有個性,改變人類的創新或許就孕育其中,長期來看這不會帶來不穩定,利遠大於弊。

  在網際網路被廣泛運用於人們的生活之前,資訊的傳播呈現出單向的特點,即媒體是資訊的傳播者,而社會上的個人只能是這些資訊的接受者,個人間雖然也能就資訊內容在一定的範圍內展開互動交流,但因為所能涉及的範圍太小很難對社會的主流觀點産生影響。網際網路則使得資訊的傳播呈現出新的形態,因為每個人都能在網際網路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並能在大範圍內傳播,同時還能進行社交互動,在交流的過程中産生新的觀點,這些觀點或將對傳統媒體所發出的聲音産生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被大多數人所接受。過去體系或大財團可以通過控制媒體以進行有效的資訊管制,但這種能力現在正在被削弱,資訊的傳播越來越呈現出“失控”的狀態。因此,基於個人的全球化、互聯化、社交化、失控化是網際網路時代資訊傳播所呈現出的新特點,個人的影響力被史無前例地增強了。

  網際網路帶給資訊傳播方面的變化不僅體現在個人重要性的提升和傳播範圍的增大,還在於傳播速度的大幅提升。一個消息可能在數分鐘內就傳遍全球,這種效率在網際網路出現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消息一旦上網很快就能盡人皆知,這種變化無論對於個人、組織甚至政府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只要是資訊源,就會接受市場的檢驗,其存活或影響力的變化仍決於資訊源自己,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會被拋棄。網際網路可以改變資訊傳播系統的表面,改變不了本質。因為,什麼都改變不了本質。因此,您什麼都不用擔心,該幹什麼幹什麼,該咋幹咋幹。

  只不過,你有更多知識,工具箱裏的工具更多,你會更多快好省,更爽。

  卡斯特爾將這種新型的社會結構命名為“網路社會”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無一例外的,大多數人都集中生活在城鎮當中,一些大型城市更成為一個區域的中心。社會中的組織也呈現出大致相同的結構,那些著名企業大多擁有成千上萬的員工,在組織結構上儘管會有直線制、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的不同,但都屬於人數層層向上越來越少,權力卻越來越大的“金字塔”式結構。

  集中、自上而下的管理是現代社會與組織所共同擁有的結構,那麼,為何會如此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認為:人們間的交易是需要成本的,而企業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用這個觀點也可以解釋現代社會為何偏愛集中與自上而下的管理,因為這可以有效增加生産效率,同時,降低人們的生活成本。凱文·凱利説:“我們在過去採用的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但是在那個時代是很有必要,因為如果資訊不流通,自上而下進行溝通是最好的辦法。”

  “網路技術導致溝通出現徹底的轉變,組織結構出現改變,每個人可以與誰溝通也有所變化。因此,溝通的轉變和對網路的需求共同創造了一種新的社會結構。”卡斯特爾將這種新型的社會結構命名為“網路社會”。

  馬克思在分析社會本質時提出: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産物。也就是説有什麼樣的交互作用形態就會形成什麼樣的社會。網際網路的特性建構了以個人為基本單位的資訊傳播結構,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相互交互傳播資訊的特點令,令“網路社會”呈現出分散、互聯、開放、瞬息萬變的特點。

  所謂分散體現在時間與空間兩個方面,在沒有網際網路之前,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在確定的時間、確定的地點去做,但網際網路卻賦予了人們超越時間與空間局限的能力。以購物為例,有了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讓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地購買來自全世界的商品,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

  人類因網際網路而實現充分、即時的彼此溝通、相互影響。即使身處世界各地,只要有必要,人們依然可以通過網路聚集起來。在過去的社會中,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網際網路能讓個人通過相互聯繫、大規模協作形成一個全新的有機體,這種有機體具有個人所完全不具有的功能與力量,能夠根據任務、興趣等方面的需要隨時拆分與組合。“天涯若比鄰”不再是一種形容,在網際網路時代這變成為了現實狀態。除了人人的互聯,人與物的互聯也成為可能,使得人與物與資訊之間通過相聯成為一個大系統,這個系統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的需要,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

  由於個人價值的凸顯,令社會變得更加開放、寬容,即使是絕對的少數也能在網上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其實不僅是體現人類文明、民主的需要,更是為推進社會的前進發展。歷史經驗證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只有一個開放的社會才是活躍而充滿創新與生命力的。

  網際網路使資訊傳播的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方便人們獲取資訊的同時,也造就了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為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金字塔式的組織架構也要發生相應的轉變,扁平化結構將為越來越多的組織所採用,通過網際網路的嵌入減少管理層次,提升資訊的傳遞效率,以快速應對周圍環境的變化。

  “網路社會”是伴隨著資訊技術與網際網路發展而形成的新的社會結構,但其本身並沒有定型,目前仍處在發展過程當中。“網路社會”表現出了過去的社會結構所不具有的特點,隨著網際網路與相關技術的日新月異,未來“網路社會”或將表現出更多的新特點。

  什麼才是真正的變革

  在“網際網路+”的概念流行之前,網際網路精神與網際網路思維是被提及最多的。網際網路思維比較通俗的表達就是,應對網際網路時代遊戲規則的方式、方法,只有遵守這個遊戲規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甚至可以遠超預期。網際網路精神則是網際網路思維背後所蘊含的理念,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核心所在。

  網際網路帶給人類的改變不僅體現在工具、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人類社會現有的結構與形態,不過最為關鍵的還在於思維與理念的更新。正像牛津大學教授弗洛裏迪所説“因特網的真正轉型,主要不在於交流,而在於它對人類信仰的表達,這才是真正的變革。”思維與理念最重要但也是最難改變的。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之所以提出網際網路思維與網際網路精神,並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其原因就在於,人類在大工業時代所形成的思維方式與理念、價值觀正在顯得不合時宜。網際網路技術的使用與普及大大提升了資訊的傳播效率,進而形成了新的資訊傳播系統與新的社會結構。作為建立於此基礎上的思維與理念自然也要隨之改變。

  網際網路思維與網際網路精神的具體內容究竟是什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觀點,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也不需要統一的答案,或者説本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這也是網際網路的精神所在--一切皆有可能。

  每個人所處環境不同對網際網路精神和網際網路思維的理解也就不同。當然,思維與理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對規律的認識與把握基礎上的,也就是説,只要把握住網際網路對傳統資訊傳播系統和社會結構所帶來的變化就可以大致把握住網際網路精神與網際網路思維的精髓所在了。

  結語

  “網際網路+”早已超越了工具與技術層面的含義,就其本質而言,“網際網路+”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大致包括了三個層面的內容,最週邊是工具與技術層面。這個層面是最容易理解,也是人們討論最多的,大數據、雲計算都包含在這個層面當中。中間則是制度層面,上至國家政策法律,下到組織規定、章程都包含其中。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的存在就是要使所有成員遵守相同的行動準則,以提升效率,維護秩序。最後一個層面,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思維與理念層面,看似無形卻指導著人們的一切行為。

  物理意義上為什麼説“網際網路+”是作業系統,因為再強大的軟體,如果不按照網際網路時代的規則行事,也是無法運作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