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李開復:網際網路創業三領域存泡沫 看好智慧硬體

  • 發佈時間:2015-12-21 08:02:5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朱麗娜  責任編輯:書海

  

  導讀

  我們對新內容、娛樂業的轉型特別看好,相比服務或硬體行業,內容領域相對成本較低、回報更大,比如動漫、網劇等,我們注意到更多的電視臺以及一些電視領域的名人或旗幟性人物快速轉向網路。看電視的眼球很大一部分轉移至網路,相應的廣告投放轉移將非常快速兇猛,從而産生網創內容的良性迴圈。

  特約記者 朱麗娜 台北報道

  網際網路創業者們正在遭遇新一輪洗牌。

  “我覺得現在整個投資界突然進入冬天,趨於謹慎。這對創業者是個好消息,對他們而言是個警鐘。那些創造泡沫而非創造價值的創業者會縮減或離開,而一些領域也即將面臨考驗。”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專訪時坦言。

  自2009年9月創立以來,“創新工場”在6年內已培育200家新創企業,其管理資産規模達12億美元。從職業經理人到天使投資人,李開復實現了華麗轉身,他所投資的美圖、知乎和豌豆莢均被業界奉為成功典範。

  創新工場于11月初正式衝刺“新三板”。根據股轉系統披露公開轉讓説明顯示,在創新工場的平臺上,超過一半的創業企業已獲得下一輪融資或被並購。其中,超過20家創業公司目前的市場估值超過1億美元,累計吸引風險投資近50億元。

  “網際網路+”的泡沫何在

  《21世紀》:你對目前國內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怎麼理解?

  李開復:大眾創業應分為兩種,一種是普及性,比如服務業、淘寶店、擺地攤、Uber、滴滴,這些行為符合世界潮流。以前那些擁有幾十萬員工的大公司會慢慢碎片化,越來越多小公司甚至個體戶涌現,我相信五年以後的全球經濟會有更多的小公司。因此,從一個大公司打工者文化走向個體戶和創業者文化是必然的道路,而且95%以上的創業都是這種類型。

  另一種是能夠創造巨大經濟價值的創業,通常被稱為精英創業。這些創業者具有宏觀格局感,産生巨大經濟價值,産品的崛起並非按照人數或者小時計算,而是以相對少數人産生指數成長的公司。

  這兩種創業的模式和目的完全不同,前者主要扮演大眾教育的角色,是共用經濟趨勢帶來的變革,而其中5%能帶來巨大經濟價值的公司能産生下一個百度、騰訊。後者必須對其更有力的提供針對性幫助,作為創新工場,我們本身就是扮演孵化“獨角獸”公司(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的角色,主要針對精英創業。

  《21世紀》:你如何看待網際網路創業熱潮的泡沫問題?

  李開復:這可以從幾方面來看,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網際網路+戰略是否具有可持續經濟價值,是否存在泡沫?我覺得是沒有泡沫的。從過去六年,我們可以看到不到100萬的智慧手機用戶目前已增至6億,還在繼續成長。手機已經實現支付,微信、地圖、O2O已經改變我們工作生活習慣,顛覆傳統習慣進入隨時互聯互接的時代。這其中仍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未被挖掘,機會是巨大的。

  至於一些公司的估值是否存在泡沫,肯定是有的。我覺得比較大的幾個泡沫,首先,大部分在國內上市的所謂網際網路概念股,存在相當的泡沫可能性。因為大部分最優質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朝著海外上市的路線目標,從第一輪融資開始直至最終上市,都是基於境外架構VIE,主要目標是美國市場。目前網際網路+的概念很熱,但國內的股民買不到這類公司,導致過分過激炒高國內網際網路概念股。這是一個危險性較大的投資。雖然有人認為一定程度這些泡沫已經完全破滅了,但我認為並未完全體現。

  同時,很多傳統企業嘗試一些網際網路+轉型,從而做出一些收購、投資後,股價漲了兩三倍。這也是讓人非常擔心的,這些傳統企業試圖網際網路轉型會困難重重。比如,美國、日本的例子錶明,新經濟崛起的通常是一些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公司。整體來説,一個成功的傳統公司有其自身的基因文化,這是很難改變的,而且過去的成功可能會成為一種包袱。這就是創新者的窘境。傳統企業的轉型並非不可能成功,但必須有破釜沉舟、壯士斷腕的決心,才能將其主營業務轉向網際網路。而且一些傳統公司試圖網際網路+轉型的動機可能在於將股價炒高,並非産生協同效應,帶來用戶價值。

  此外,一些未上市的公司,泡沫較大的是一些持續燒錢而未能産生可持續的用戶價值,而是主要依靠補貼的方式來獲取用戶,而這些用戶未必能沉澱成為公司忠實的長期用戶。這些公司的服務是否具有真實的競爭優勢,産品是否足夠優質,從而讓用戶産生忠誠度。若兩者都無,這就是一個可替代的産品,純粹是價格優勢,燒錢可以燒出巨大的量,一旦停止燒錢,量就不見了,這些是目前倒閉最快,有明顯泡沫的。

  看好四大領域前景

  《21世紀》:作為投資人,目前你認為哪些具體領域的潛在價值巨大?

  李開復:我覺得現在整個投資界突然進入冬天,趨於謹慎,這對創業者是個好消息,對他們而言是個警鐘。那些創造泡沫而非創造價值的創業者會收縮或離開,而一些領域也即將面臨考驗。

  我比較看好的是共用經濟,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和方向,我們更喜歡那些真的有可持續價值,很難被抄襲的公司,比如我們投資的多彩世家、新客多,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充分利用閒置資源,産生一定的行業壁壘。未來的共用經濟或者O2O,創始團隊對線下的行業是否有深度的參與和了解,別人很難抄襲,是否能産生真實的用戶價值。

  第二個領域就是智慧硬體及未來物聯網的發展,毫無疑問中國是世界硬體的生産工廠,從軟體時代步入硬體時代,全世界都是尋找各種模式,主要在於創業者能否將軟體時代的優勢部分遷移至硬體時代,比如通過硬體後臺了解用戶,並以電子商務、廣告、訂閱等方式産生盈利。對於那些燒錢、不留存用戶的公司我們抱著相當懷疑的態度,相比之下,我們更喜歡那些本身就能給用戶帶來價值,讓客戶喜歡的産品。中國利用製造、成本以及市場的優勢,智慧硬體走向國際的可能性非常大。

  機器人、大數據也有很多機會,這些領域目前矽谷仍處於領先地位,因此創新工場作為國內唯一的VC在矽谷設立分隊,以便更早的理解當地最領先早期創業者的想法思路,打造中美橋梁,提高國內創業者的水準。

  此外,我們對新內容、娛樂業的轉型特別看好,相比服務或者硬體行業,內容領域是一個相對成本較低、回報更大,比如動漫、網劇等,我們注意到更多的電視臺以及一些電視領域的名人或者旗幟性人物快速轉向網路。看電視的眼球很大一部分轉移至網路,相應的廣告投放轉移將非常快速兇猛,從而産生網創內容的良性迴圈。

  《21世紀》:你是如何篩選所投公司的創業團隊?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李開復:創業團隊必須有個領頭人物,這個人必須有魅力來凝聚整個團隊,創業是很辛苦的事情,面臨各種挑戰,他要讓團隊願意繼續跟隨他,而且他必須具備很強的抗壓能力、學習能力。另外,創業者能夠真正深入參與整個執行的過程,並非只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自己做過事情,操盤過,而並非覺得自己是老大,雇一幫人來做事,自己是指揮。我們認為執行能力、參與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參與,他才能對行業真實了解。我們希望他對創業的領域懂的比我們更多,而那些希望某個VC的合夥人來指導如何創業,這一類往往還不夠強大。

  除執行能力外,創業者須具備很強的專注能力,因為很多聰明人點子很多,但創業階段資源有限,必須專注。

  《21世紀》:創新工場“投資+孵化”的模式具體如何執行?

  李開復:我們提供給創業者各種服務,彌補他們的短板,比如市場、公關、財務、法務等,當然不是幫他做事情,而是快速教會他做事情。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如何獲得下一輪融資,這包括産品針對什麼市場,如何推廣,如何得到用戶,什麼時間適合獲得盈利。這其中每個時間點我們都是和創業者一步一個腳印一起走過的。

  比如,我們9個月前判斷市場的融資環境非常好,所以無論團隊是否急需錢,都應儘快去融資下一輪。並讓這些産業上下游的企業互相交流,讓那些很會做流量的學會如何營收。

  目前,創新工場有20人的投資團隊負責尋找項目,並有約30人的投後團隊來幫助這些團隊。

  《21世紀》:目前創新工場共投資了200多個項目,已經退出的有十幾個,由於國內前期暫停IPO,是否會影響這些項目的退出?

  李開復:我覺得沒什麼太大影響,有一些公司朝著國外市場的還是繼續走,有一些想要撤回來還會繼續撤,撤回來和上市還有一段距離。很多希望在國內掛牌的,往往是先走新三板,然後尋求轉板的機會。只有一家企業真正在這個時間窗口被阻攔。

  投資週期平均七年

  《21世紀》:你提到在9個月前就判斷資本市場即將進入寒冬,是如何做出這種判斷的?

  李開復:當你看到一個泡沫的時候,你知道它會破滅。但很難預測何時破滅,往往會有一個事件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去年秋天開始,股市過熱的一年左右的時間窗口,我們很好地把握了。在9個月左右時間,我們幫投資的這些公司融到了接近7億美元的資金。

  《21世紀》:你們基金的投資週期大約多久?目前融資端的市場情況如何?

  李開復:我們的平均退出週期在7年左右,做早期投資一定要有耐心,一旦有退出壓力,可能會要求創業者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創業者需要空間,比如小米、美團都對外宣佈他們不著急上市,如果作為一個基金要求四年退出,那就給所投的公司添亂帶來麻煩。我們的基金都是相對長期持有的,甚至公開説我們不在乎短期的商業利益。我們的理想是把創業者放在第一位,相信以這樣的態度來做事,長期的回報會最高。

  現在所有的資本市場環節,都被寒冬所波及。我們自己的融資狀態一直非常好,手上有大筆的美元,目前管理的資金大約為12億美元。

  目前早期投資有幾個不錯的機會。一些我們過去認為不錯的項目以前太貴,現在有機會可以進入,而且這些早期公司的期望值有所下降,新創項目的要價更加合理,這樣有更多篩選的空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