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扎堆進入保險業 或借網際網路金融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8-18 08:02: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俊玲  責任編輯:書海

  近年來持續快速增長的保險業,正成為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餑餑!

  8月14日,泛海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擬通過間接全資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新華聯不動産、億利資源集團、巨人投資、重慶三峽果業集團等共同投資設立亞太再保險公司。其中泛海控股擬出資20億,佔註冊資本的20%。

  事實上,泛海控股僅是近期宣佈進軍保險業的眾多上市公司中的一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僅6月以來,就至少有6家上市公司宣佈涉足保險業。

  “錢多的直接買(或設立)保險公司,錢少的可以投保險仲介。”保險業內人士表示,受益於改革及險資投資新政,當前保險業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而上市公司投資保險業或是為了借助網際網路金融轉型,因只要把保險仲介機構註冊資本提升至5000萬元便可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公司可直接做網際網路業務)。

  業內表達兩點擔憂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近10家上市公司宣佈進軍保險業。比如今年2月,愛仕達、七匹狼、騰邦國際與前海金控、中國郵政、遠致投資等共同發起設立前海再保險公司;6月,銀之傑出資1.5億元參股易安財險獲得保監會批准,同方股份成功接手海康人壽股權,並將其更名為同方全球人壽。

  事實上,除了保險公司,保險仲介機構也正獲得上市公司青睞。比如,安信信託今年7月表示,將出資3億元以上收購大童保險銷售公司部分股權;此後,8月初斯米克發佈公告稱,公司與鑫山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該公司將出資4500萬元獲得鑫山保險代理公司20%的股權。

  某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張先生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表示,不少上市公司購買保險機構股權可能是為了網際網路金融概念,更具體點説是網際網路保險概念。因為保險公司可直接開展網際網路業務,而在收購保險仲介機構之後,只需將其註冊資本提高到5000萬元,就可以按照保監會的規定進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備案,開展相關業務了。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也表現出了一定的擔憂:第一,保險業自有其運作特點,長期以來壽險業就有7年盈利週期的説法,加上行業競爭激烈,一家經營穩健的保險公司必然需要股東的持續投入,如果資本只是想賺快錢,建議還需三思而行;第二,當前行業正處於最好時期,資本此時出手需要承受高溢價。

  此外,記者此前統計發現,在2014年以前,不少非上市險企都長年處於虧損狀態,能長年盈利者屈指可數,保險仲介也有類似的情況。而個別民營資本進入保險業,雖然打著轉型“實業+金融”的旗號,但實質卻是借保險機構融資。

  資本更青睞控股保險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輪資本涌入熱潮的背後,與保險業發展的大環境不無關係。

  一,受保險行業自身改革驅動,如費率市場化改革、保險投資渠道放開等,當前行業正處於最好時期。來自保監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保險行業總資産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保費收入首次突破2萬億元。2014年全年保險公司利潤2046.6億元,同比增長106%,是史上最好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受資本市場走牛影響,國內保險業利潤增幅突破200%,迎來“史上盈利最好的一年”。

  不僅如此,如果把時間拉長到30年前,保險業發展前景更是可觀。

  統計顯示,1980年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僅為4.6億元。而截至2014年底,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已突破2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三。從每人平均保費等指標看,2014年世界每人平均保費的平均水準為662美元,而我國僅為235美元;同期全球保險業保費收入佔GDP的平均比重為6.2%,而我國僅為3%。

  二,從外部環境來看,實體經濟多在轉型,而保險業相對景氣。

  三,目前很多公司想佈局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保險業進入成本相對較低。某險企的陳先生指出,現在市場上沒有資産的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估值也就大約1000萬的樣子。當然如果有一些資産、或者有一定量銷售隊伍,有一定規模的保費業務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相對於收購保險仲介機構,不少上市公司更願意通過控股的方式來收購保險公司。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中,不少上市公司高管均表示,更希望收購保險公司的股權,特別是控股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