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兩端補貼減少 專車用戶與司機還能好好玩耍嗎

  • 發佈時間:2015-07-01 09:10:30  來源:新民網  作者:蔡輝  責任編輯:王磊

  一端是滴滴快車漲價,補貼力度減小,另一端則是刷單受罰司機圍堵滴滴杭州總部,平臺兩端“佔便宜”的好日子似乎到頭了。另一方面,專車市場雖然輿論熱度依然未減,神州租車beatU行銷及隨後的致歉閱讀轉發量均超百萬,且滴滴快的的融資好事又將近,據內部人士透露,這次融資金額可能達到20億美金,估值150億美金。不過,與此前多次融資反覆強調大部分融資金額投入在宣傳行銷(主要是補貼)上不同,這次融資金額據稱更多是投入産品技術與新業務拓展上。

  在市場進入平穩期後,以前靠紅包補貼養出來的用戶與司機還能好好玩耍嗎?

  廣州計程車日訂單量200萬,而專車僅佔其3%.再加上可能馬上出臺的限外政策,車輛拮據窘境更明顯。

  “現在基本沒有補貼,而且只有接單量排前20%才可以獲得80%訂單提成,每週沒有達到一定訂單額還會處以罰款。”

  “每個月做滿2萬元,扣除30%提成,3000元平臺租賃費,5000元油費,每個月收入不足5000元,還不如以前做計程車。”

  用戶端:補貼刺激力度已不明顯

  幾乎所有專車平臺都承認,這一個月來市場補貼力度越來越小。前段時間,滴滴快車一週兩次悄然漲價,6月16日,滴滴快車從0 .99元/公里、0 .35元/小時計費標準上調到1.2元/公里、0 .4元/分鐘,一週後,這兩個數字又變為1.4及0 .45,最低消費從5元上浮到8元。對此,滴滴快的公關總監葉耘表示,此前的價格是活動推廣價格,不同地區的價格也有浮動,比如説最近成都快車的價格就開始下調。“未來快車價格不同城市會做調整,就像電商網站購物價格也是不固定的。”

  除了漲價以外,補貼力度也在降低。以滴滴快的為例,滴滴專車5月份還有“免起步費”、“45元加班券”等活動,而這個月的專車券只有傳統的“滿減”,至於快車券金額則基本在1-3元,還比不上起步價。“補貼還是會持續。比起返券,未來更多以活動形式體現。”但葉耘則透露,滴滴快的訂單量並沒有受到影響,目前整個平臺訂單量600萬,50%來自專車與快車。“而且這個市場也不純粹拼價格。比如説我們會解決技術問題,利用大數據更好地匹配司機乘客。”

  “打車市場逐漸進入平穩階段,尤其是專車,大城市的汽車租賃公司車輛本就不多,增長性已然不明顯。”深職院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雪如是認為。

  而其他打車平臺也認為,補貼的刺激力度已經不明顯了。我有車CE O秦淑妍認為,目前的補貼刺激進入邊際遞減效應,今年底補貼大戰就將結束。而A A租車王利峰則表示,其補貼力度不能與滴滴快的比,但會更加精準。“我們只有20%的補貼面向新用戶,而80%的打車券將回饋資深用戶。”此外,他還告訴記者,A A租車計劃對用戶的積極性進行分級。“比如最高級用戶獲得免費升艙概率更大,除了傳統的搶單與派單模式,還可以選擇指定車輛。”

  司機端:補貼銳減令刷單更甚?

  上周,滴滴杭州對數千名“刷單”司機開出罰單,最高罰款達1380元。葉耘向南都記者解釋了鑒別刷單的方式。首先,大量距離過近的訂單産生、同時接一個人的訂單過多,系統就會懷疑;然後勘察其真實ID與真實駕駛行為,如果兩者判定不屬實就認為其是非法刷單。“平臺對其非法所得,即代金券+補貼獎勵進行沒收,再處以非法所得3倍的罰款。如果司機不同意可以選擇解約,沒收非法所得,但不處以罰款。”

  刷單是專車平臺一直難以根除的頑疾,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較低的行駛收入與較高的補貼收入,而這段時間司機補貼銳減則讓這種行為更甚。曾有業內人士透露,某種程度上,刷單是一些專車公司默許的,因為更大的收入期許可以拉攏更多的司機加盟。葉耘則表示,亟須流量的平臺可能會採取這種做法,但滴滴更多是擔心司機不去接單,不會這樣“養”司機。

  葉耘還表示,其實司機補貼更多是引導市場。“主要是衝單獎與高峰補貼兩種形式,在現階段我們會向高峰補貼傾斜,鼓勵司機在高峰期更多出行。”無獨有偶,U ber廣州的高峰補貼是1.8倍,衝單獎最高3000元,前者比以前高,後者比以前低很多。同樣,U ber一旦發現刷單也是取消當周所有補貼。“如果沒有補貼,每公里1塊多不夠油費。”

  廣州一位滴滴快車司機告訴南都記者:“以前快車普通時間段補貼1:1,現在只有1:0 .2,開長途的話連油費都划不來,這也不能怪司機刷單。”而另一位北京的滴滴專車司機則表示,專車的司機補貼早就減少了,而且為了提高司機接單量推出懲罰措施。“現在基本沒有補貼,而且只有接單量排前20%才可以獲得80%訂單提成,每週沒有達到一定訂單額還會處以罰款。按照平均水準,每個月做滿2萬元,扣除30%提成,3000元平臺租賃費,5000元油費,每個月收入不足5000元,還不如以前做計程車。”這位司機説,他現在只接機場訂單,市內路況不好,有一單堵在路上就很難完成當天的訂單要求。

  專車空間天花板怎麼破

  專車運力不足已經是行業共識。汽車租賃公司老大神州租車車輛保有量也才5.5萬台,而廣州有租賃資質的車輛總共數萬台,且還被十多家租賃公司分攤,遠遠難以滿足實際出行需求。“目前廣州市計程車每天運載200萬人次,而實際上專車搶佔的市場只有3%.”秦淑妍如是表示。再加開工上出臺的廣州限外政策,車輛拮據窘境更明顯。

  王利峰表示,專車滿足高端出行,但並不能有效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只是滿足一小撮有品質需求的用戶。A A租車去年底開始向商務端延伸。“給企業開通公共賬戶,企業再給用戶授予許可權,主要是滿足批量用車以及統一結算的功能。而企業可以給每個員工設定每月預算許可權。”但其亦坦言,目前專車只能開諮詢類發票,而不是交通發票,很多企業無法報銷,這是目前商務市場的主要掣肘。

  無獨有偶,滴滴快的也在今年初推出商務版,近期則宣佈進一步延伸到政務版。“政務用車主要是兩種途徑,公務員日常出行與公務出行。前者的出發時間、始發地、目的地及金額透明公開,符合節約成本和廉政公開的原則;後者可以選擇預約用車,統一車輛規格與時間地點。”葉耘説,目前政務版方案還在探討,“考慮到新能源的政策鼓勵,在車輛選擇上可能優先選擇新能源車。”

  葉耘也認可從社會角度説,專車不是解決擁堵的好辦法。“今年下半年滴滴還會推出通勤大巴,提高車輛效率。”通勤車又是一個新藍海嗎?

  如果沒有補貼,專車應該怎麼玩?

  從2013年春節滴滴快的的“打車紅包大戰”,到最近神州“beatU”的輿論熱炒,打車已經不知不覺火了一年多了。在注意力即經濟的網際網路時代,這已經是行業的勝利了。

  説起打車,最強新聞點無疑是補貼。就像是神州的行銷方案,要不是後續的“30元致歉券”,能否真正提升訂單量尚屬未知數。比起以前的百團大戰,後來的外賣大戰、9.9元電影票、1元門票,打車燒錢力度之大,持續時間之長令人驚詫,而且産業鏈上下游都有“小便宜”空間。但進入了行業平穩期,消費者“免費坐車”、司機“月入數萬”的非正常狀態都會慢慢褪去,那麼回歸理性後,打車還能怎麼玩?

  突破口1:“司機身份”的行業頑疾怎麼破

  就像神州的“白專車”宣言,“安全”是專車日日炒、日日新的話題。歸根結底,行業確實無法根本性解決問題,而記者認為,其中最根源的無疑是司機身份問題。

  各地交委對專車政策不同,但原則性兩點基本類似:私家車不能參與運營,汽車租賃公司不能配備司機。絕大部分專車平臺在人車身份上都類似:第三方挂靠司機+租賃公司車輛,這就導致了司機的來源身份曖昧不清。平臺們的“司機培訓”、“身份證備案”、“第三方人才市場審核”幾乎都是標配,有的還會在公安局聯網備案,有的還會請第三方安保公司調查。但在記者看來,首先這些軟性規定本身難以讓消費者感知,更重要的是,這些標配管理只能證明其是合法公民,而不能證明是優秀司機,上崗前1個月的突擊培訓能否實現從“會開車的人”到“職業司機”的轉變?從多個平臺打車經驗來看,司機不識路,一堵車就發蒙,過分依賴導航導致常走錯路等細節問題均屬常有。

  南都記者認為這是一個自上而下改造的工程,按中國特色來説,“牌照”或者“負面清單”或許會是合適的“官方標準”,但在政策環境不明朗的時候,各個企業能否自身制定硬性可感知的標準就是突破口之一。從目前看,用戶評價體系或許是有效的方式。但由於目前接單模式是平臺派單或司機搶單,用戶並沒有選擇權,從這個角度説,用戶評價亦難以被用戶所感知。

  與此同時,理賠難也是大部分觀望消費者的主要困惑,其根本原因還是人車分離。責任主體是車輛所有者租賃公司、平臺方還是開車的司機?要保障司機抑或乘客的相對利益,這都是需要制定標準的問題。現在平臺方採用“先行賠付”機制,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突破口2:“交通擁堵”的痛點怎麼解決

  一個産品解決一個痛點。溯源專車誕生的原因,平臺方一直強調“打車難”、“打車貴”,對標計程車行業。但其實,專車合法租賃車輛保有量是遠遠比不上計程車行業的。去年在廣州計程車日訂單量200萬,而專車僅佔其3%.那麼專車真能替代計程車嗎?

  所以專車出現了很多變種:以私家車為主體的“順風車”,以企業客戶為主體的“商務車”,以通勤上下班為主體的“通勤大巴”,這些都是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同時由於各地交委政策不同,交通環境不同,區域化市場也是突破口,比如深圳、珠海的“雙牌車”;杭州的觀光花車等。

  出行弊病依然很多,交通擁堵無疑首當其衝。但無論大巴、專車、順風車都強調,這是個大環境問題。而很多消費者亦反映,更多的專車和快車反而加大了交通擁堵壓力。拋開政策不明朗問題,大巴好像可以解放很多私家車,但是塞滿人的公交都無法緩解運力,一人一座、單程兩站的定制大巴就可以嗎?順風車可以提高小車效率,但是完美的路線匹配無疑是理想化的,現在的拼車慢慢也向專車靠攏,四處拉活,這無疑是增加“類計程車”數量,所謂緩解交通運力有待考證。

  有平臺説大數據匹配可以更好規劃路線,也有平臺加大預約比例,提前部署調度,這也是個解決之道。網際網路行業除了靈活的資本優勢,更關鍵的是技術能力。當補貼減少了,這些才是真正産生品牌感受度的競爭力,畢竟沒有錢是萬萬不能,但錢也不是萬能的。蔡輝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