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暴風科技月漲30倍 魔鏡難再撐畸形股價

  • 發佈時間:2015-05-18 09:06:26  來源:光明網  作者:隋坤  責任編輯:王磊

  【業績平庸的暴風科技卻創下了暴富神話,這令很多投資者不解。事實上,公司一直力推的虛擬現實業務以及該業務所依託的暴風魔鏡,目前卻成了公司的“拖油瓶”,公司一季度虧損320萬元,其何時能為公司帶來主要業績支撐,還需等待市場檢驗。】

  暴風科技去年5月發佈招股説明書時,市場還在詬病其營收遠不及迅雷。而現在,暴風科技約270億元的總市值已是迅雷市值的6倍。這世界變化實在太快。

  自今年3月24日登陸創業板以來,暴風科技上演了連續漲停的神話。其上市首日開盤價僅9.43元,但短短一月有餘,其股價一路飆升,最高達278元,期間漲幅接近30倍,令無數投資者瞠目結舌。不過在5月14日,暴風科技漲停神話終結,連跌兩日。

  在暴風科技上市前,《投資者報》記者曾採訪過公司副總經理王剛,他當時對以暴風魔鏡為代表的虛擬現實業務非常有信心。而從現實情況看來,虛擬現實雖然助推了股價飆漲,但也嚴重拖累了公司業績。

  201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2%,但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為-320.85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6.72%。公司解釋稱,虛擬現實業務處於早期大規模投入階段,所以導致公司一季度整體虧損。那麼,虛擬現實業務的投入期有多久?此項業務預計何時為公司帶來盈利?另外,公司如何看待現在的高股價?近期公司高管頻繁辭職的原因又是什麼?

  就以上問題,《投資者報》記者于5月13日致電並致函暴風科技,但截至發稿時,公司尚未回應。

  解碼虛擬現實業務

  聽起來“高大上”的虛擬現實業務,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説,就是把暴風魔鏡戴在眼前,把手機放進去,然後觀看手機播放的視頻影片,感受3D甚至是IMAX效果。雖然叫虛擬現實眼鏡,不過稱之為“3D頭戴眼鏡”或者“手機頭盔”,似乎更貼切。

  《投資者報》記者曾使用過暴風魔鏡二代,其影片播放畫面還達不到宣傳中的IMAX的效果。從視覺效果上看,就像在看一個3D螢幕,稍微有一些弧形、四週可以看到黑框而不是充滿視野。雖然能感受到3D效果,但是離影院級體驗還有一段距離。

  作為初次使用者,記者還是比較期待這種設備帶來的全新體驗的。但正如暴風魔鏡的宣傳詞:“好奇者的新玩具”,現在的虛擬現實眼鏡不過是一種嘗試,讓感興趣的人去體驗,明白這個新奇玩具的功能效果。但暴風魔鏡若想完成從玩具到工具的進化,不能僅靠 99 元的平民價格,更重要的是給用戶一個戴上它並持續使用的理由。

  《投資者報》記者採訪了實測過國內若干款虛擬現實眼鏡的品玩網高級主筆李晨,他認為:“現在國內一兩百元的虛擬現實眼鏡都不具有廣泛使用的可能。幾乎市面上的同類産品使用的都是相同的解決方案,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工藝技術不太可能有新的改進。而且內容和用戶需求也都是問題。總而言之,虛擬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既然如此,公司為什麼要力推暴風魔鏡呢?

  首先,是為了追趕趨勢。Oculus的大型頭戴虛擬現實設備將於2016年發售,同類廠商如暴風科技為了追趕趨勢提前推出産品,讓用戶先體驗,之後再靠産品迭代來推動技術的成熟,最終再進入虛擬現實的市場。

  其次,暴風魔鏡只是硬體載體,背後的增值服務才是利潤來源。單純靠硬體盈利並非最佳選擇,暴風魔鏡只是一個入口和平臺,背後則是一個生態圈。暴風魔鏡一開始就通過99元的低門檻,讓用戶參與其中,並通過開放平臺和合作夥伴共建的模式,進而托起一個增值服務和內容的平臺。一旦形成規模,其收入遠比賣硬體來得多。

  暴風魔鏡短期難現高額收入

  但是,暴風魔鏡設備本身的技術實力和用戶體驗將成為其能否成功的決定因素。

  正如《投資者報》記者在上一次對暴風科技的報道中所言,暴風魔鏡能否承載公司的未來,使其轉型為從事虛擬現實業務的視頻平臺,還需市場檢驗。

  不過,暴風科技和資本市場均看好魔鏡這款智慧硬體。2015年1月,公司成立子公司獨立運營暴風魔鏡。4月中旬,暴風科技宣佈對旗下“暴風魔鏡”進行增資並引來多家公司追捧,增資方包括華誼兄弟、天音通訊、瑞成匯達以及光啟松禾等公司。

  被資本市場熱捧的智慧硬體領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駐足。目前與暴風魔鏡同類型的虛擬現實眼鏡已有蟻視科技的機饕,七鑫易維的PlayGlass ,大相科技的Virglass。在視頻內容版權上佔據優勢的樂視,近日也對外稱將發佈虛擬頭盔。暴風魔鏡雖然是國內虛擬現實眼鏡的第一批開拓者,但將面臨愈發激烈的競爭。

  總之,暴風科技目前主營業務不突出,智慧硬體新業務尚處於萌芽階段,難以為公司業績帶來較大支撐。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未來三個季度,暴風科技的財務數據也不太可能有上佳表現。

  多方主力助推股價瘋漲

  “網際網路+”、“中概股回歸”、“虛擬現實”,如此多的概念題材,暴風科技借勢風波。

  除了市場已經熟悉的“網際網路+”概念,暴風科技又貼上了“中概股”回歸標簽,成為“第一個解除VIE架構並成功在A股上市案”。由於缺乏參照,有資本市場的差異化效應。同時,股價飆漲更離不開“瘋牛市”,特別是“神創板”的推動。

  根據公司一季報,截至3月31日,暴風科技前十大流通股東機構雲集,有華泰證券、工商銀行企業年金計劃、華夏優勢增長股票型基金、鴻陽證券投資基金等,持股數量均在2萬股以上,其中大部分機構是通過首發網下配售獲得的股票。

  不過從4月以來的盤後龍虎榜數據看,機構已開始陸續撤退。4月1日~5月14日,機構累計賣出了約1.5億元。5月13日機構更是拋售了1.37億元。

  除了機構,遊資也經常現身買賣席位。5月份以來,暴風科技多次登上龍虎榜,活躍的營業部包括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國信證券紅嶺中路營業部、華泰證券上海共和新路營業部等知名遊資席位。

  5月6日,暴風科技開板交易,並出現多空雙方激戰行情,盤中振幅達15.04%,換手率則高達58%。而在5月14日暴風科技獲得第一根陰線時,盤中振幅達17%,換手率為31%。高換手率一方面反映了各路資金之間隨著股價的持續拉抬分歧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也是維繫人氣的必要之舉。

  一般而言,每只“神股”飆漲的背後,推動的主力資金都很可能不是單一的,拉抬主力的更疊會造成成交量與換手率的升高。而且,像暴風科技這樣的熱門強勢股更容易引起短線遊資的關注。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提醒投資者,“由於新股發行市盈率較低,均遭到爆炒,從介入的資金來看都是遊資。一些遊資通過不斷推高股價,然後在高位套現,部分新股漲了幾倍後估值明顯偏高,未來幾年都很難創新高,投資者對此還是應保持謹慎。”

  雖然暴風科技接下來的走勢難以確定,但漢王科技的例子有一定參考性。2010年3月漢王科技上市,業績平平但憑藉相關概念,股價連續瘋漲,最高時以175元的價格成為創業板股王。不過,不到一年後該公司股價就開始跳水,一度跌去八成。

  高管辭職為套現做準備

  股價一路高歌,暴風科技的高管們卻接連辭職。

  4月下旬,暴風科技原董事張震、原董事會秘書王剛均提出辭呈。其中,張震辭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而王剛則將繼續擔任暴風科技副總經理、總編輯職務。

  5月初,公司原副總經理曲靜淵則辭去公司所有職務,成為暴風科技上市以來第二位離開的高管。

  公開數據顯示,曲靜淵直接持有暴風科技123.78萬股。此外,曲靜淵還通過融輝似錦間接持有暴風科技部分股權。招股書顯示,其在融輝似錦中的持股份額為5.6%,而融輝似錦又直接持有暴風科技257.29萬股股份。

  以其持有的股份計算,目前曲靜淵的身價已經達到3.4億元。

  儘管有投資者質疑股價暴漲時高管辭職有套現嫌疑,但曲靜淵在招股書中承諾“在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之日起六個月內申報離職的,自申報離職之日起十八個月內不轉讓直接持有的發行人”。

  不管高管辭職還是在職,從表面看,高股價讓他們身價暴漲。但現在股價漲再多也是“紙上富貴”,高管們面臨起碼一年的禁售期,到時候他們身價幾何還要看後續暴風科技股價後續走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