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李開復:中國科技公司市值將超美國

  • 發佈時間:2015-05-15 08:01:33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外媒週三刊登了對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的專訪。李開復在訪談中表示,中國科技公司的市值將超過美國,科技行業從業者對成功的渴望比美國同行更強烈。

  以下位文章主要內容:

  中國科技得力於較強的職業道德及對成功的強大渴望,他們正在努力縮小與美國間的差距。

  以上是李開復,台灣人,前微軟研究院及谷歌大中華區總裁的觀察。

  鮮有人像李開復一樣深度了解中國及美國矽谷的科技環境。1973年-1998年期間,他在美國研讀軟體工程專業並從事相關工作;後回到北京,並於2009年創辦了創新工場,一家管理著5億美金基金的專注于移動網際網路的早期投資機構。創新工場目前在中國已投資了160多家創業企業,創新工場美國(Idea Bulb Ventures)在美國本土也已投資22個創業團隊。

  在中國,他較大的一個投資案例是美圖,現在市值為20億美金,一款類Instagram的應用。李先生還投資了針對中國本土市場的安卓應用商店豌豆莢,由前谷歌中國的工程師創辦,這家公司當前市值在10億美金左右。他在美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智慧硬體,線上教育以及開發者工具這三個領域,這幾個領域中的外國公司在中國市場更容易有成功的機會。

  在今年二月份之前的一年半時間裏,他在與淋巴癌做抗爭。他説現在自己的癌症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緩解,感覺身體好多了。

  在此次前往美國矽谷與東海岸的融資之旅中,53歲的李先生曾談起中國資訊科技的後起之秀,及美國與中國的高科技産業的關鍵差異等。

  這位谷歌中國的前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説,中國的科技公司市值將超過美國。

  以下為問答摘要:

  提問:我們來聊聊當前中國的投資水準和估值吧,您認為新的投資者來自哪?

  李開復:一些投後期的投資機構開始嘗試進行早期投資,同時有一大批的天使投資人出現,成千上萬的年輕人。

  提問:上萬人?

  李開復:是的。這些人並不都是全職的天使投資人。很多人從所在的高新技術企業離職,自己開始做天使投資,還有一些成為了優秀創業者。五年前,我們還沒有遇到過連續創業者,但是現在有很多,我們的投資數額中一大部分都投資給了連續創業者並進行跟投。

  公司的估值方面,我認為早期投資的成長或者通脹與偏後期投資不太一樣。早期投資有更多好的投資機會。

  提問:與美國真的非常不同嗎?

  李開復:資訊流通是不一樣的。幾年前,我們所有的投資都集中在安卓系統上,如今我們發現數字娛樂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投資領域。舉自主創意寫作的例子,作者與讀者間通過一個軟體平臺被很好地連接在一起,中間大大減少了編輯的干預。優秀的作者脫穎而出而且有議價能力,這種脫離傳統媒體平臺輸出內容的現象在中國發生的速度遠遠超過美國。

  同樣還有可轉讓的智慧財産權:我的短篇故事可以成為一部動畫片,電影,手機遊戲。我們投資的一家工作室有一部非常受歡迎的漫畫系列叫《十萬個冷笑話》。兩年時間內,這部非常受歡迎的漫畫被做成了手遊和一部完整長度的電影,票房收入高達2千萬美金,成為票房排名第三名的動漫大電影。

  提問: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有一些在嘗試國際化,有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小米,您認為哪一家最具潛力,哪一家被低估了?

  李開復:這四家都非常強大。我認為騰訊具備很強的國內用戶粘性和軟體産品文化,但是他們的國際化也並不會很容易,他們需要將微信推廣到適合的市場。他們投資過很好的項目,但對於海外投資相對保守。相比而言,他們在中國本土的優勢比Facebook在美國本土的優勢更大。

  百度正在押寶技術領域,如邀請Andrew Ng加入百度矽谷,他們的未來取決於是否能將這次技術突破與市場很好的連接。小米具備最成功的國際化嘗試。誰會有最好的中期成長?一定是小米。

  提問:誰會成為下一個加入這四家中國科技巨頭的公司?

  李開復:有一些候選對象,但是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美團可以算一個,它屬於共用經濟領域的公司,是一群拷貝Groupon模式中的主要倖存者,目前有70億美金估值。這家公司有很狼性的企業文化同時很低調。

  在O2O共用經濟領域,中國比美國領先。中國有眾多的城市人口,大量的低收入藍領工人通過共用經濟的多領域滲透,能夠根據真是用戶需求更加靈活地安排自己的勞作時間,並獲得更高的勞動報酬。中國在逐步構建自己的專業領域。將這種模式拓展到海外只是時間問題。

  提問:會有更多的用戶級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如:Apus,久邦數位和獵豹移動,做到全球化分佈嗎?在面對本土公司涌現的市場中,他們能否做好海外産品本地化?

  李開復:中國企業的碎片化擴張做的比較好,例如讓用戶喜愛並消費附加産品。免費增值模式源於中國,建立強依賴消費習慣非常重要。有兩種方法可以成功與用戶産生情感聯繫-如蘋果的做法,小米也在做;同時建立一個讓你無法從你的電腦或手機上移除産品的依賴感。

  很多移動網際網路的未來取決於你的執行能力是否足夠迅速,這點甚至比你的創意是否與眾不同更為重要。中國人在這方面很擅長。

  提問:您剛才談到了努力工作,執行力與速度,堅持和聚焦,是中國科技公司與世界其他地區公司與眾不同的地方。您真的認為中國和矽谷公司在這些方面有那麼大的差異嗎?

  李開復:是的,對利潤的激情是相似的,關注的焦點,像Peter Thiel《從0 到 1》或《精益創業》的模式是相似的,但差異也是巨大的。在中國,對於成功的渴望更加強烈,它驅動著驚人的奉獻精神和非凡的職業道德。當我們邀請了10到15位中國的創業者到美國參觀時,他們都震驚于美國每天的工作時間只有幾個小時。我不是説人們沒有足夠的工作量,只是在中國,人們投入工作力度更大,比如騰訊公司附近的計程車站點在淩晨兩點還正常營業。

  提問:中國會取代矽谷成為網際網路的創新中心嗎?

  李開復:美國佔整個TMT行業的2/3,(科技、媒體、電信),中國只有2/9,中間有3倍的差距。但我認為中國會逐步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提問:中國政府對於中國成為全球軟體産業新銳有積極還是負面的影響?

  李開復:有非常正面和成功有效的影響。最近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兩大創新點:“網際網路+”,包括成立了管理65億美金的國有基金,以及我們可以理解成的“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創業者”。這些對於行業發展都有非常正向的影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