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繞不開智慧財産權

  • 發佈時間:2015-04-21 11:29: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王子堯 潘旭濤  責任編輯:湯婧

  “1人原創,99人抄襲。”近日,有媒體這樣評價微信公眾號。隨著“網際網路+”的持續推動,網際網路生態下的智慧財産權保護也成為了熱門話題。4月20日,由國家智慧財産權局、中央宣傳部等多部門聯合主辦的2015全國智慧財産權宣傳周活動在人民網啟動,網路智慧財産權問題再次受到社會關注。

  1涉網案件增多

  近日,北京高院公佈了2014年智慧財産權審判工作、十大典型案例和創新性案例。QQ商標爭議行政案、蘋果APP著作權侵權案、獵豹瀏覽器不正當競爭案等涉及網際網路的案件在列。智慧財産權問題成為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繞不開的坎兒。

  “初始階段網際網路的資訊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現,因此版權保護與網際網路産生緊密聯繫。”中國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向本報表示,“這些年來,電子商務發展很快,網際網路上的有形産品交易更加頻繁,這就會涉及到商標、專利等許多新的問題。”

  北京市海澱區法院統計顯示,近年來網路著作權案件在智慧財産權案件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且呈現明顯增長的態勢。專家表示,“網際網路+”概念提出後,會産生很多新的商業形態,專利也會更多地進入網際網路中,由此産生的商業模式、商業方法的保護也應受到重視。

  2網路智慧財産權監管難

  “網路的虛擬性使保護過程更為複雜。”上海大學智慧財産權學院院長陶鑫良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傳統行業走上網路後,其智慧財産權問題也會隨之帶到網上。大量的網路行為都是跨地域、跨國界的,這就給産權監管、搜尋,産生糾紛後的舉證帶來許多不便。

  同時,民眾對智慧財産權法的理解有限,急需加強普法力度。“智慧財産權法在法律裏顯得頗為專業,普及時面臨的任務也較多。”李順德表示,除加強立法外,網路要同現實社會實現結合,現實中的法律法規在網路上也應適用。“從技術手段上,利用網路改善監管措施,也有利於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智慧財産權除了保護之外,更重要的是應用。解決問題要‘兩手抓’,一手抓反侵權,一手要抓反不當競爭和反暴力。立法和監管都要在傳統行業的基礎上,結合網際網路的特點。”陶鑫良説。

  3網路維權國際合作

  其實,許多國家都面臨網路維權的難題。前幾年,美國頒布了兩個智慧財産權法案,曾鬧得沸沸颺颺,甚至引發了不同利益群體的激烈爭論與分裂。陶鑫良表示,“各國在網路的治理、立法方面應該及時溝通。外國有可學習的經驗,中國也有很多獨到之處值得他們借鑒。”

  中國對網路智慧財産權的保護正在逐步推進。在立法方面,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會長楊梧表示,對於電子商務、網路維權的改進措施是此次專利法修改的一大亮點,出現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同時,各部門也都在積極行動。商務部近日表示,2014年中國針對網際網路等領域組織開展了10余項專項整治行動,查處了數以萬計的侵權假冒案件,這一行動將會延伸至今年底。據悉,在智慧財産權宣傳周開始後,國家版權局也將發佈2014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及中國的軟體正版化工作進程》白皮書。此外,最高法、海關總署等部門的專項措施也將相繼實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