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姚勁波化解58危機感:多處投資 成立“58到家”

  • 發佈時間:2015-02-09 13:15:41  來源:中國網科技  作者:湯婧  責任編輯:湯婧

  中國網科技2月9日訊 成立於2005年的58同城,是一家提供分類資訊服務的平臺網站,在獲得多輪風險投資之後,終於在2013年于紐交所上市。如今將近兩年過去,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大潮來臨之下,身為58同城的CEO姚勁波深深地感覺到一種危機感。近日,他在新浪科技2014風雲榜年度頒獎典禮上表示,“網際網路和所有行業正在融合,它們正在顛覆很多傳統的優勢企業,58同城作為一個過去主要服務傳統家政的企業,是有危機感的。現在無論哪個行業,沒有人有安全感。”

  有危機感,所以多處投資平臺

  按照今天移動網際網路的滲透率來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的很多特點和生活服務結合起來,正在改變很多東西。其中之一便是生活服務領域。

  姚勁波表示,生活服務領域90%的公司都有仲介性質,仲介性質佔的比重越大,可能在這一波浪潮裏面的危險系數越高。

  比如58同城最近投了一家企業叫“E代駕”,一家企業管理五六萬個司機,在中國每天有10萬筆代駕訂單在上面發生。過去北京、上海、深圳各城市都有大量傳統代駕企業,當“E代駕”平臺崛起以後,所有城市、所有傳統企業全部倒塌全部沒有需求,而一個網際網路平臺的全新品牌就能代表這個行業。

  追其原因,APP的效率遠遠比過去線下大量公司的市場效率要高;推廣成本也小于線下的獨立企業;傳播效率更高,在朋友圈就可相傳;不需要房租,所以它完全顛覆過去成本結構。

  過去消費者買服務,可能過去要付100塊錢,仲介公司拿走60塊。但是在O2O時代消費者只需要付五六十塊錢,平臺只需要拿10塊錢就可以。而資金支援下的平臺可能完全不拿,甚至倒過來補貼消費者,也補貼勞動者,所以勞動者拿到的錢反而更多。在這種生態下面,用戶、平臺、勞動者幾乎是三贏。

  在此情況下,姚勁波認為,58同城作為一個資訊平臺,作為一個過去主要服務傳統家政,傳統本地服務企業的公司,是有危機感的。介於此,58同城過去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做了“58到家”,做保潔 、到府美甲 、搬家速運服務,落地到20各城市,四五十天的時間,做到一天超過一萬單。其次是投資很多類似“E代駕”的平臺,“我們最近還在談幾個企業,所以58同城肯定去擁抱這樣的潮流,因為你沒有辦法對抗這種潮流,只能適應這種潮流。”

  未來十年創業是主旋律

  姚勁波預測,再過十年,今天生活裏的很多知名品牌將不再是知名品牌,消費者對品牌認知不再是有多少年曆史、多少店,而是手機裏面的APP,一個LOGO。“我覺得這是給這個時代提供最大的一次機會,我覺得如果能抓住未來十年創業的話,這一定是一個主旋律。”

  他認為,移動網際網路給予一個平臺的機會,在中國發生的時機和在美國發生的時機幾乎是一樣的,也許中國做的事情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還沒有人做。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炸。中國人應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滲透率、密集度、熟練程度甚至是超過美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網速、穩定度也超過美國,所以在移動網際網路方面,中國基本和美國是在一個發展的水準線上。

  二是中國的很多線下服務不標準化的程度遠遠比美國嚴重,美國很多線下服務經營50年,早就連鎖化、標準化,已經達到七八十分。所以,美國在生活領域沒有中國這樣的投資密度和中國這樣的接受程度。在中國這樣的産業普遍是三四十分的水準。所以,一個網際網路的人進去是容易把這個水準一下拉到七八十分。

  他舉例説,比如做家政,把最好菲傭培訓的老師給請到北京來,讓他用英文來提供完全像香港明星服務級別的這種培訓,所以你顯著能把水準拉到一個層次上去。因為58同城是網際網路公司,並不考慮短時間的利益、最近一年掙不掙錢,而是真的是想把這個服務變成一個長久的服務。

  新浪科技“2014年度風雲榜”頒獎典禮于昨日在北京舉行。在年度的科技風雲榜評選中,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與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獲得“年度風雲人物”獎項;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獲得“年度新銳科技領袖”獎項;阿里巴巴與華為獲得“年度傑出企業”獎項;同時,一些創業公司、三大運營商、國産手機終端廠商等均在此次評選中有所斬獲。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