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網信辦回應“5毛錢買賣信用卡資訊”

  • 發佈時間:2015-02-02 07:24:5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近日有媒體報道“個人信用卡資訊,花5毛錢就可以在網上買到”,引發關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回應,針對個人信用卡等資訊網路洩露問題,我國將加快研究制定個人資訊保護相關法律,加大對非法收集、洩露、出售個人資訊行為的打擊力度。監管部門還向社會公佈了居民資訊洩露舉報渠道:公民可通過“12377”舉報電話等多種方式維權,網際網路公司有責任遏制非法個人資訊交易。

  加快實施網路安全審查制度

  據媒體報道,銀行信用卡客戶數據洩露現象頗為嚴重,通過QQ群、微信等網路工具,僅花費5毛錢,就能買到包括姓名、電話、地址、工作單位、開戶行等完整個人資訊的一條信用卡開戶數據。部分舊個人數據的報價,甚至低至“2000元10萬條”。這些被洩露的個人資訊成為欺詐陷阱、騷擾電話的重要源頭。

  “當前,網路個人資訊洩露現象十分嚴重。”國家網信辦網路安全局副局長楊春燕指出,特別是銀行卡敏感資訊洩露現象屢次發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從事違法犯罪行為,損害用戶利益。“對此,國家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據介紹,我國政府正從立法、立規及建標準、建技術保護手段等多方面,促進網路個人資訊保護。楊春燕表示,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等有關部門將加快個人資訊保護相關法律的研究制定,加快實施網路安全審查制度。“重點將加強對網路服務提供者的監管,加大對非法收集、洩露、出售個人資訊行為的打擊力度。”

  居民有權從三渠道維權

  此外,據報道,通過銀行“內鬼”倒賣資訊、轉手給“合作公司”等方式,商業銀行成為資訊洩露的源頭之一。但種種例外條款、免責規定,往往讓消費者問責無門。對此,國家網信辦提示,個人資訊遭洩露後,公民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維權: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遭遇資訊洩露的個人有權立即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刪除有關資訊或者採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個人還可向公安部門、網際網路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國家網信辦所屬的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將專職接受和處置社會公眾對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的舉報。”楊春燕説。據了解,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的舉報熱線為“12377”,網址為www.12377.cn。

  ——消費者還可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進一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 追問

  還有哪些資訊被倒賣?

  記者調查發現,在現實中,堪稱“海量”的個人資訊在網上販賣,資訊洩露倒賣的渠道繁多,甚至公民的醫院就診、網購記錄、開房資訊也曾以“幾毛錢一條在出售”:

  ——患者就診記錄被公開販賣。記者加入了一個名為“健康資源-病人數據”的QQ群。部分賣家表示,可提供包括新生兒及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腫瘤患者數據,患者的姓名、年齡、病史等私密資訊均包含在內。

  ——網購物流資訊被隨意買賣。我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已達3.32億人。網購消費者提供的個人姓名、收貨地址、聯繫電話、購物品類等資訊,都進入公開販賣的“黑市”。一家自稱淘寶數據商家的QQ平臺賣家表示,網購者的物流資訊、所購商品資訊等數據需求量很大,可全天發貨,最便宜的一份“花2000元就能買到3萬條個人資訊”。

  ——大量會員卡及會員服務要求“有身份證才能使用”,但是管理不善導致資訊外泄。2012年12月,上海白領王金龍先後在廣州、深圳入住漢庭酒店。2013年,一份“2000萬開房資訊”的數據在網上洩露後,王金龍下載網路流傳文件包,發現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和開房時間等資訊均在其中,遂向上海市浦東新區法院起訴酒店。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