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團購網站5年沉浮錄:轉型本地生活服務

  • 發佈時間:2015-01-19 07:59:42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元旦剛剛過去,窩窩商城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IPO文件,擬搶做2015年赴美上市中概第一股。時至今日,許多人對“窩窩”這個名字已很陌生,這不由得讓人感慨中國團購市場5年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僅僅5年,在經歷了千團大戰、野蠻生長、資本泡沫、優勝劣汰等一系列劇烈變化後,中國的團購市場愈發理性。5年沉浮恍如一夢,中國團購網站開始革自己的命,將觸角從團購領域伸至更廣闊本地生活服務消費領域。未來的團購網站或將離其本來的面目越來越遠。 

  京華時報記者廖豐 實習記者蔣雅琛

  盤點

  團購5年沉浮錄

  每一年,中國的團購市場都在發生變化。從2010年初中國第一批團購網站成立到2010年底,“千團大戰”號角吹響。2011年,玩家們紛紛用資本換市場,快速擴張掩蓋的行業問題逐漸暴露。2012年,資本斷糧,崇尚精耕細作的美團網和大眾點評脫穎而出。2013年,商家“開團”已經逐漸常態化,注重服務和抓住移動化趨勢的市場前兩名進一步鞏固了“第一陣營”的地位。2014年,資本的青睞以及網際網路巨頭的投資,使得團購網站從最初的獨立發展逐漸倚靠拼錢拼爹。2015年,團購網站在O2O領域多線作戰已成趨勢。

  2010年成交總額20億元

  千團大戰拉開序幕

  曾為曾為某大型團購網站市場負責人、在團購市場摸爬滾打近5年黎先生,對當年千團大戰的慘烈至今仍歷歷在目。

  團購鼻祖——美國的Groupon模式在大洋彼岸散發出迷人的氣息,中國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們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蜂擁涌進團購市場。2010年1月滿座網上線,3月4日美團成立,3月15日窩窩團成立,3月18日拉手網成立,6月份糯米網成立,而早在2003年4月成立的大眾點評也于當年6月份從點評類媒體轉型進入團購市場。

  黎先生回憶,中國的團購市場初期,實物商品在團單中佔據較大比重,因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需要大量地面推廣人員。剛剛誕生的中國團購網站未擁有龐大的線下隊伍,又受到地域限制,複製門檻並不高,只要拿下一些特價商品、談下一些商戶,一個大學生通過下載一個團購網站模板就能建一個團購網站。

  團購網站因為具有預付費和驗證碼閉環驗證體系,迅速衝擊了發行電子優惠券但沒有形成交易閉環的優惠預訂網站。同年,餐飲折扣網站老大飯統網開始涉足團購業務。

  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2010年底的時候,國內團購網站的數量超過1700家,“千團大戰”拉開序幕。2010年的團購總成交額為20億元。

  2011年成交總額110億元

  瘋狂兼併高薪挖角

  “哪兒哪兒都是團購的廣告。”黎先生説,到了2011年上半年時,團購網站已經超過5000家,獲得融資的團購主要靠投放廣告打知名度,但其實都是賠本賺吆喝。他笑稱:“這一年真正賺錢的是分眾傳媒和團購導航網站。”事實上,和做高毛利生意、抽成可達到40%的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不同,中國式團購每次交易只從商家抽成5%,做的是低毛利的生意,惡性競爭之下,團購網站為開團單不惜貼錢給商戶。

  除了打廣告,瘋狂兼併和高薪挖角造就了團購行業“大躍進”的繁榮景象。以窩窩團為例,在2011年半年時間裏連續收購了瀋陽19團、無錫團蝦、長沙團客、廈門閃團等數十家地方性團購網站。2011年7月,窩窩團CEO徐茂棟甚至高調地在微網志上宣佈,原美團網100多骨幹人員加入窩窩團。“團購網站之間互相挖人,人員跳槽都是翻倍過去,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地推人員工資可以達到七八千,顯然是虛高了。”黎先生透露。

  2011年11月4日,團購鼻祖Groupon登陸納斯達克,成立不到兩年的拉手網也高調提交了IPO文件,計劃于11月在美掛牌。不料橫生變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責令拉手網澄清部分會計問題,拉手網上市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2011年第一季度拉手網的總收入為2261萬元,虧損2.19億元,到6月30日,虧損擴大到3.91億元。這份難看的業績報告掀開了團購行業難堪的一面,不過市場份額超過拉手網成為第一的窩窩團,在此時傲嬌地宣佈開啟IPO。

  2012年成交總額213.9億元

  團購問題集中爆發

  2012年,因為2011年底Groupon股價腰斬、業績不振,被指“龐氏騙局”,整個團購業籠罩著陰影。2012年上半年是團購業問題集中爆發的時期,這一年央視《“3·15”在行動》欄目曝光了拉手網等團購網站存在虛報資質、虛標參團人數、商家自己買自己的團購産品“刷單”等情況。

  黎先生説,在行業發展很快的時候,團購網站人人都可以是個小代理,由於團購網站此前為搶份額大力補貼線下商戶,商家工作人員和項目經理分食補貼的事屢見不鮮。“誇張到什麼程度?一個剛進團購行業的90後地面推廣人員都可以快速積累財富,一年在北京買一套房。”但2012年,整個團購行業完全融不到錢,許多一度衝得很猛的公司不得不收縮戰線、精減人員並進行公司內部反腐,年中,團購網站已經減少到3000家。

  這一年,24券爆出拖欠員工工資和商家結算款的消息,大批地方站被迫關閉或名存實亡;團寶網陷入倒閉傳聞;F團和高朋網宣佈正式合併;6月拉手網IPO宣佈流産,8月拉手網創始人吳波辭去CEO職位;窩窩團IPO擱置,毅然改名“窩窩商城”,佈局本地生活服務電商。

  然而,美團網和大眾點評網則在這一年異軍突起。根據團800當年底的報告,2012年美團交易額率先超過50億元,而大眾點評網以超過30億元的規模位居第二。與此同時,本地生活服務團購在交易額中已經佔比約90%,大大超過商品團購。

  2013年成交總額358.8億元

  格局調整精耕細作

  到了2013年,美團、大眾點評網穩居前兩位,拉手網、窩窩團、糯米網爭搶第三名。2013年初,排名前五的團購網站總體成交額佔整體團購網站的90%。年底,仍正常運營的團購網站僅有213家。

  “2013年團購行業已經變得理性。”黎先生説,這時人們體會到了精耕細作的意義。“後來脫穎而出的美團、大眾點評網,它們獲取用戶主要通過線上轉換和口碑傳播,立足本地研究各個城市的消費習慣,商戶、客單銷售等情況,並通過技術手段改善了運營效率。”黎先生發現,“當平臺對商戶的補貼減少或停止時,自然訂單轉換能力越強,平臺對商戶越有吸引力。”美團內部人士曾向記者透露,早在2011年,美團就花費大量精力研發了一套IT系統,梳理從商家溝通、審核、編輯、上線到後期消費者、商家服務的一整套業務流程,美團運營效率因此提高了近3倍。

  這個時候的團購市場本身已經發生了新的變化,第一個顯著變化是團購常態化及服務的優化。團購已經從原來商家為打廣告的非常態化“秒殺”手段變成了清倉、促銷和找新客的常態做法,本地生活服務“過期退”及“隨時退”也成為常態。另一個變化是移動化。團800數據顯示,年底手機端的團購成交額佔比已超50%,而美團和大眾點評網最先抓住了移動化的先機,用戶看電影、外出用餐無需預約,到店再團的習慣進一步養成。

  這年底,蘇寧斥千萬美元買下滿座網,百度開始收購糯米網,巨頭入場腳步聲響起。與此同時,美團公佈2013年全年銷售收入160億元,實現了盈利。

  2014年成交總額700億元

  拼錢拼爹時代來臨

  2014年,黎先生判斷團購行業已經成為“剩者”的遊戲,而團購網站開啟新一輪的轉型,其過程艱辛且難以預測。再三猶豫過後,他于年底離開了團購業。“拼錢拼爹的時代到了。”黎先生打算重新創業。

  這一年團購行業不缺乏令人矚目的事件。1月24日,在2013年8月實現對糯米網的控股後,百度宣佈收購人人所持的全部糯米網股份。2月19日,大眾點評宣佈引騰訊入股,騰訊入股金額約4億美元,佔股20%,雙方將在産品形態、用戶入口等方面深度合作。3月,整合完成的百度糯米推出“3·7”女生節大促,阻擊阿裏的“3·8”手機淘寶生活節。美團也從3月4日至月底開啟價值4億元的大促活動,儘管美團于2011年曾引阿裏入股,但美團多次強調阿裏佔股比例極低,阿裏的生活節並未動用美團資源。

  3月31日,市場份額曾一度位居第三的嘀嗒團正式關閉團購業務,稱未來將轉向新業務模式。4月份,飯統網倒閉並捲入欠薪風波。10月22日,拉手網發聲明稱,三胞集團將成為拉手網控股股東。業界唏噓,如今格局下,賣身或是拉手網最好出路。

  年底,美團和大眾點評均傳出了獲得新一輪融資的消息,融資額分別高達7億美元和8億美元。昨天,美團CEO王興確認美團已獲得7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超70億美元,並宣佈全年交易額超460億元。大眾點評交出了單月成交額超20億元的成績單。

  轉型

  本地O2O一轉就靈?

  有意思的是,以團購為主營業務的團購網站,竟紛紛開啟“去團購化”轉型。“去團購化”並不是完全拋棄團購業務,而是團購模式逐漸退位為本地生活服務消費模式之一。歷經沉浮的團購網站,在O2O市場攻城略地的過程中,又會上演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

  窩窩率先推商城模式

  2015年元旦後,窩窩商城遞交IPO申請的消息一齣,令黎先生震驚不已。在他看來,窩窩2014年前9月凈營收2064.2萬美元、凈虧損為3244.7萬美元的成績單並不樂觀。

  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分析師説,在幾家團購網站中,窩窩率先再次衝刺IPO,其底氣正是“生活服務領域天貓”的故事,甚至團購鼻祖Groupon在2014年四季度也宣稱要轉型生活服務電商平臺。此前窩窩商城董事長徐茂棟接受採訪時表示,早在2012年初,當團購行業還在“紅海”中以負毛利、預付款搶奪商戶資源時,窩窩推出了商城模式。

  “C端(面向消費者)看起來和團購網站形式可能還沒啥區別,但B端(商戶端)讓商戶實現了自己開店。商家可以自主定價、自主銷售,而團購只是商家促銷手段的一種。”徐茂棟説,窩窩商城的收入模式目前包括三塊——平臺使用費、交易分賬和增值服務(如淘寶的買展位等),團購網站的收入模式主要是交易分賬(佣金)。但窩窩目前平臺使用費已經佔總收入六成,窩窩的技術系統對大眾商戶免費,對小商戶收取5000元/年的費用。

  “理論上説,窩窩確實把握住了方向。團購其實是本地生活服務O2O發展的第一步,通過價格撬開流量入口。”前述分析師認為,單純團購模式的瓶頸是顯而易見的。另外,從長期看,團購只不過是商家日常業務的補充,如果長期低價拉客,經營會出現問題,對商家來説是不可持續的。

  團購網站紛紛轉型

  轉型,勢在必行。2015年,明裏暗裏蠢蠢欲動的中國團購網站開始高調宣告轉型。

  “一年5000元平臺使用費相當於一台蘋果手機的價錢,一個商家如果自己開發一個APP要幾萬塊,此外還要自備伺服器,現在依靠窩窩‘網店通’平臺的服務,商戶可以建立自有的手機APP,還能打通微信、百度直達號等第三方移動平臺。”面對類似社區洗衣店、理髮店這樣的小商家對網店通産品是否買賬的問題,徐茂棟認為價格不是障礙。

  無獨有偶,三胞集團入主拉手網之後,拉手網為商家推出了一款行銷平臺,為商家建立會員等級系統、免費短信行銷、push消息等精準化行銷,拉手網開放平臺行業數據幫助商戶做決策。

  而大眾點評也逐漸明確:作為連接商戶和用戶的O2O生活服務平臺,合理的商業模式也應該與淘寶類似。目前淘寶絕大多數收入來自增值服務(如廣告),而近期,大眾點評也悄然上線了移動端的推廣系統,嘗試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廣告資訊。隨著大眾點評對騰訊旗下的微生活進行整合,“大眾微生活”定位CRM(客戶關係管理)服務平臺,幫助商戶使用微信入口,與會員進行互動。

  美團網CEO王興並不避諱轉型的話題,為推動垂直領域縱深化發展戰略,美團事業部制度改革繼續推進,美團貓眼電影、美團酒店、美團外賣目前已獨立運營。他稱,其實從2011年,美團就一直強調專注于本地生活服務,但他依舊認為,團購是O2O的最佳入口。“商城的模式在現在看來還不夠成熟,你指望商戶花多少精力在上面呢?他可能只花1%的精力在上面,而不像淘寶的賣家是100%的精力花在淘寶上。”

  O2O領域對手眾多

  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孫夢子認為,團購網站的模式對於價格敏感型用戶是有吸引力的,如果要轉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還要兼顧對品質敏感的用戶。

  “生活服務交易平臺如何覆蓋更多消費者,高頻業務帶動低頻業務以及增加場景交易的便利性這兩點是方向。”前述匿名分析師認為,傳統商家網際網路轉型以及到府服務O2O市場巨大,對於團購網站而言,也涌現了許多競爭對手,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可能産生小巨頭。現有團購網站想面面俱到、什麼都做是不現實的,收購入股或是最好的辦法。此外,細分領域新舊玩家跑馬圈地的同時,當年“千團大戰”時的擴張隱患也可能重現,由於本地生活服務多且非標準化,各平臺的線下管理把控能力將遭受考驗。

  以外賣行業為例,2014年餓了麼獲得大眾點評8000萬美元的入股,不到一年時間,餓了麼業務覆蓋城市從20個飆升到200多個,其對外公佈日訂單由接受大眾點評投資時的10萬單直線上升到100多萬單,並開始組建自己的送餐物流隊伍。近期,餓了麼APP已經增加了附近的團購入口。在外賣市場上,目前餓了麼份額已與美團外賣不相上下,淘寶旗下的淘點點也在大力佈局,而生活半徑、到家美食會等一眾玩家在風投的資金支援下迅速擴張。不過,去年下半年,媒體對外賣黑作坊進行了曝光,餓了麼、美團外賣、淘點點紛紛中招,這也為外賣平臺的野蠻發展敲響了警鐘。

  在酒店領域,對於百度糯米而言,由於去哪兒亦為百度控股子公司,二者在酒店、旅遊業務上的協同或許可以期待。在電影票務領域,美團貓眼電影、百度糯米和大眾點評三方廝殺已經使該領域零毛利。與此同時,格瓦拉、大麥網等票務平臺則精耕細作,把票務種類擴張到電影票之外的展覽、演出、話劇、體育、明星周邊等多個領域。

  “本地生活服務O2O的垂直領域足夠多,産業鏈足夠長,沒有人能一口氣吃下整個市場。”孫夢子認為,5年之後,團購網站是不是O2O領域的最大玩家,還要畫個問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