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快遞哥“月入過萬”? “神話”變“傳説”

  • 發佈時間:2015-01-16 07:21:0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劉文彬  責任編輯:湯婧

  年關將至,東莞暫未感覺快遞人手不足,競爭激烈收入下降倒是頻被一線快遞員吐槽

  日前有媒體稱,年關將至,不少快遞公司的快遞員都開始陸續返鄉,以至於個別快遞公司由於人手不夠而出現送貨延誤的問題。

  記者走訪東莞多家快遞網點,發現這樣的問題在東莞暫時還未出現。不過不少一線快遞員都表示,現在行業競爭激烈,快遞員的工作很辛苦,起早貪黑每月也不過掙個三四千元,“月入過萬”的“神話”已然成了遙遠的傳説。

  春節期間壓力並不大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年關將至,不少快遞公司的快遞員都開始陸續返鄉,以至於個別快遞公司由於人手不夠而出現送貨延誤的問題。記者走訪東莞多家快遞網點發現,在東莞暫時沒有發現這樣的問題。

  東城的一家韻達快遞網點的快遞員告訴記者,按照往年的經驗,年底的送貨壓力並不大,“雙十一是最忙的時候,其次是雙十二,春節前的工作量反而不是特別大。”

  “可能是東莞外地人比較多的原因。”東城一家郵政速遞網點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好多外地人回家了,一般春節期間的送貨量並不大,按照目前的人手來看,完全沒有問題。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便是春節期間,公司也會有員工值班,所以一般不會存在貨物積壓的情況。“東莞的物流相對來説還算發達,春節前貨物積壓倒沒那麼明顯。”

  月入過萬“太扯淡了”

  快遞員“月入過萬”的傳言在網路上流傳廣泛,但記者走訪多家網點發現,一線的快遞員大都表示“月入過萬”只是“傳説”。

  “那太扯淡了。”一聽到記者提起“快遞員月入過萬”,快遞員王師傅嘴裏立馬蹦出了這幾個字,“即便有,那也是極少數人才能掙到。”目前王師傅跟自己的堂哥經營著一個中通快遞的網點,地點在東城的一個社區。“之前沒做過,堂哥認識一些做這個的,就拉我一起來做了。”

  一邊整理快遞單,王師傅一邊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這個網點就他和堂哥兩個員工,一天送100多件,送一件能拿到1元,一天下來也不過100多元,這樣一個月下來,送貨的這部分錢也只是4000元左右。即便加上發貨的收入,總共收入也不過6000元。而這還不包括網點的房租和水電費。“你看這樣一算,一個人能有多少錢?”

  一家韻達網點的快遞人員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現在這個行業競爭那麼激烈,以前能月入過萬我還信,現在幾乎不可能。”該快遞員告訴記者,“現在一個小區裏都有好幾家快遞網點,‘蛋糕’分下來,每個人還能吃到多少?”

  早7時跑到晚9時

  “這行太辛苦了,每天早上7時多就起來去拿貨,至少要跑到晚上9時,比我以前在工廠裏辛苦多了。”王師傅向記者吐槽。

  由於所在的小區很多住宅沒有電梯,王師傅送貨時只能爬樓梯。“每天就這麼爬,有時候收貨人説讓放保安室,但保安室又不讓放,這樣爬六樓、八樓很正常,也就為了那1元而已。”王師傅表示,因為小區存在這種特殊情況,想讓公司給他們提供配送費,“但很難申請下來”。

  王師傅還説,雖然他們名義上是加盟網點,但公司並未給他們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每天用來拿貨、送貨的三輪車也時不時地會被交警查。“可是如果三輪車不讓跑,快遞怎麼做呢?”王師傅無奈地説。

  ■記者觀察

  快遞業高利潤期已過

  工作辛苦,掙不到錢,一線快遞員生存壓力變大,這讓不少快遞加盟網點紛紛轉讓。中通快遞快遞員王師傅告訴記者,他這個點就是從別人那裏接手的,才幾個月而已。“(之前的人)應該是覺得賺不到錢,就回家了,我們接手的時候對這一行還沒這麼了解,現在才知道這麼難做。”

  利潤不高,相應的是人力成本變成了最大的負擔。一家快遞網點的老闆告訴記者,由於利潤下降,已經不敢再招新人。“現在的年輕人看到這個狀況,但凡有點其他出路的,就不太願意來,你又不可能説提供給他太高的工資。”

  一位快遞業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月入過萬”出現的時候是快遞業高利潤的時候,時間大概在2007年前後,現在從業者收入下降,背後是白熱化競爭的快遞行業生態。據了解,在早年快遞業剛興起的時候,送一份15元的快遞,可掙10元左右,而現在利潤只有一兩元。“現在進場者越來越多,利潤相應地越來越低。”該資深人士表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