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假行家”們上一堂線上旅遊專業課
- 發佈時間:2014-12-30 14:11:06 來源:中國江蘇網 責任編輯:湯婧
臨近歲末年尾,作為一名旅遊行業的從業者,本人有很多工作總結要寫,還要參加各種業界會議,本來無暇關注行業內的“口水戰”,但最近看到幾位“外行人”寫的幾篇狗屁不通的“奇文”後,我就忍不住想説幾句。看著幾個外行人對自己從事了多年的行業胡説八道,相信任何一個愛崗敬業的人都不能容忍。
本人關注到的幾篇“奇文”的題目是這樣的:某帥的《同程已窮途末路,攜程投資養虎為患》、某雄的《中國線上旅遊正在進入三國時代》、某甲的《某OTA郵輪瘋狂增長的“秘密”》、某甲的《出境遊戰大局已定,同程網敗相已現》以及某雄的《門票難撐大局,焦慮同程迎生死拐點》,這幾篇“奇文”師出同門,幾乎千篇一律地引用了途牛CEO于敦德的客單價理論,就連侮辱貶低的用詞都極其相似,閱畢腦子中只留下一個詞:“5毛”。本人的目的不是為了揭露什麼黑幕,更無關媒體人的“節操”,主要是想以一名線上旅遊從業者的身份給這幾位上一堂專業課,希望你們今後寫線上旅遊不要再鬧笑話、出洋相。本人給某雄、某帥、某甲三位準備的這堂專業課共分為8個小節,分別對應他們文中犯下的幾個低級錯誤,也和其他打算進來“撈金”的網際網路寫手們共勉。廢話到此為止,下面開課了。
第1節線上旅遊的業態
作為一名線上旅遊行業的從業者,看到你們把這個行業的業態説得亂七八糟、張冠李戴,本人實在無法忍受,而你們居然還能厚著臉皮以“大師”的語氣信口開河。
某雄在其“神文”《中國線上旅遊正在進入三國時代》中多次將OTA、線上旅遊、垂直搜索和UGC混為一談,他不但不知道自己錯得很離譜,而且還煞有介事地給國內OTA行業的發展史劃分為可笑的“四階段”,頗有幾分指點江山的得意。圈內人看了此文紛紛在微信上轉給本人閱讀,大家都當一個笑話娛樂一下緊張的工作氛圍,甚至都不屑于去批判其中的謬誤。
既然是上課,本人還是要耐心地給此君普及一下基礎知識。當前,國內線上旅遊行業的業態非常複雜,OTA佔了大頭(知道你們都懂英文,什麼是OTA我就不解釋了),和去哪兒、去啊等商城模式共同構成了線上旅遊預訂這個板塊,這個板塊當中,OTA本來和平臺是共生關係,但隨著平臺的OTA化和OTA的平臺化,二者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然後,就是非預訂類的資訊網站,馬蜂窩等以UGC模式存在著,主要是以內容賺取流量,然後再通過出售流量變現。另外,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一些興起于移動端的平臺也開始向線上旅遊滲透,模式上總少不了出售流量和廣告展示位置。
第2節線上旅遊的行業格局
某雄和某甲都在文中不斷鼓吹途牛是OTA三強之一,某雄甚至還將途牛與攜程、去哪兒並稱為OTA“三大壟斷集團”,論述中並未給出任何權威數據佐證,對線上旅遊行業格局的認識幾乎為零(也許你們是故意的,本人在此善意地理解為你們不懂)。發表這種完全不顧及事實的觀點,虧你們還都自稱網際網路的信徒,不懂的東西難道就不會“百度一下”嗎?廢話不多説,還是讓我來給你們講講什麼是線上旅遊的行業格局。
根據國家旅遊局所屬中國旅遊研究院剛剛發佈的“2014年中國旅遊集團20強”,線上旅遊進入前十名的有攜程(第一名)、去哪兒(第四名),同程(第九名),唯獨你們拼命鼓吹的途牛沒有上榜。另外,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數據,從2012年四季度開始,攜程、藝龍、同程的營收份額一直位居前三名,而你們大肆吹捧的途牛一直被歸入“其他”當中,也就是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些數據均為第三方發佈,既有國家層面的數據,也有你們“信仰”的網際網路數據,再不靠譜,也比你們信口胡謅可信吧。
關於線上旅遊格局這個知識點,某雄跑偏得實在厲害,你居然公然把攜程、去哪兒、途牛説成是線上旅遊的三大壟斷集團,你就不怕他們三家告你誹謗嗎?閒話不多説,還説行業格局問題。根據權威統計,國內線上旅遊預訂在網民中的滲透率在10%上下,非標準化的旅遊度假業務滲透率更是個位數,市場份額的90%以上還控制在實體企業手中,請問途牛的壟斷地位從哪來?你見過窮得叮噹亂響被迫四處找融資的行業壟斷巨頭嗎?
第3節有一種合作叫跨界
某帥儘管對旅遊業基本一無所知,對線上旅遊也是一知半解,但其在文中對同程門票業務的撻伐卻一點也不留情面。他認為,同程的門票業務面臨著美團、大眾點評等潛在進入者的威脅,並稱這些網站才是同程門票業務最大的對手。看到這裡,我忍不住笑了:這還是一個網際網路媒體人寫的東西嗎?你難道不知道網際網路行業流行跨界合作嗎?你發表上述觀點之前,應該自己去調查一下,同程的門票套餐産品早就放在美團上銷售了,二者互利共贏,相安無事,偏偏你們這些媒體人非要跳出來挑撥離間,居心何在?
除了某帥以外,某雄其實也不怎麼了解跨界合作這一現象(也許是故意假裝不知道),他居然天真地認為,同程送出的1億張門票都是自己掏腰包70億。你難道沒看到同程在發佈會上大肆宣傳的跨界合作和“四方共贏”理論嗎?這1億張門票的錢明明是同程和眾多合作商家共同承擔的,為什麼你非要説是同程自己燒了70億呢?
第4節旅遊消費特徵
鋻於幾位都在於敦德“客單價”理論上“中毒”較深,我不得不花點時間給你們講講旅遊消費的特點。
首先,于敦德用於攻擊同程的“客單價”理論在我們業內人看來純粹就是個笑話,你見過有哪個業內人公開支援這套理論嗎?關於“客單價”理論我就不再復述了,相信你們都早已爛熟於心了,我就直接説説旅遊消費的特徵。所有旅遊從業者都知道,除了金錢外,時間是決定旅遊消費行為是否能夠發生的關鍵因素,對於有旅遊需求的人群而言(請注意人群界定),時間的長短才是他們單次旅遊花費的決定因素。簡單地説,高客單價的出境遊消費只會在長假裏産生,假期太短,人們通常只能在周邊玩玩,表現出來的旅遊消費就是低客單價的周邊遊和門票産品。從旅遊消費行為特徵上看,所謂的高客單價和低客單價用戶之間是有很大的重合部分的,不能簡單套用一般消費品行業高端和低端市場的劃分標準。拋開理論不談,你們難道就沒看到週末開著賓士、寶馬的人去城郊農家樂和垂釣中心嗎?這才是真實的休閒旅遊市場。
第5節戰略轉型與業務多元化
你們幾個都異口同聲地將同程的業務多元化説成是“轉型”,還一副杞人憂天的模樣擔心同程會走上絕路。看到這裡我就又忍不住要笑了:你們知不知道有一種戰略叫做“同心多元化”?攜程在整個2014年推出了很多新業務,海外代購、海外美食、比價搜索平臺,而且還購買兩艘郵輪,按你們的理論,攜程一年當轉机型了這麼多次豈不是主動找死?難道攜程的James沒有你們幾個網際網路文人懂經營?拋開線上旅遊不談,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存在産品線長度和寬度的擴張現象,難道他們都是奔著死去的嗎?
第6節OTA的佣金收入和交易流水
這節課我想跟你們聊聊OTA的收入界定問題。某帥在文中為了證明途牛的前途更光明,拿出了途牛的營收增長速度和攜程比較:途牛三季度同比增長了85%,而攜程度假業務只增長了10%左右。外行人乍一看,途牛的確很牛逼,增長速度是行業巨頭攜程的七八倍,但事實呢?我來告訴你。
途牛的營收和攜程等OTA根本不具有可比性,因為大家的統計口徑不同。途牛所謂的營收實際上是交易額,這裡面既有自己該得的佣金收入,也有該支付給供應商的錢,而攜程等OTA的營收則是指的佣金收入,是實實在在賺到手的錢。這個常識太基礎了,我就不多説了。
第7節線上旅遊圈內沒有“順口溜”
某雄在其“神文”《門票難撐大局,焦慮同程迎生死拐點》中有模有樣地講了一句“順口溜”:“攜程一直在收購,同程一直在轉型”。本人從業多年,從未聽説過業內還有什麼“順口溜”的,這顯然是此君自己憋了半天杜撰出來的,可惜還不押韻,建議再斟酌一下用辭。如果作為一個圈內人,平時跟大家交流,拿不出任何“幹貨”來,整天編造這些無聊的所謂“順口溜”,恐怕早就被人給拉黑了吧。
第8節郵輪市場供應商沒空陪你“刷單”
這節課是特意為某甲準備的,此君以“指桑罵槐”的慣用手法暗指途牛的死敵同程在郵輪業績上存在“刷單”現象,之所以沒有指名道姓,肯定是連他自己都不確信這個所謂的“爆料”是否是造謠中傷,若説的太具體怕留下罪證再次被人起訴。看到某甲的這篇奇文,本人真心覺得此君太不長進了,也不知道吸取教訓,難怪阿裏會冒著妨礙言論自由的“大不韙”告他誹謗和侵犯名譽權。本來,第一次看到某甲被阿裏起訴還特別為其鳴不平,深以為此君是“新自由主義戰士”和言論自由的捍衛者,對阿裏的“霸道”也多少有些不滿,但這次看到他寫的這篇奇文後,我才知道自己看走眼了——原來你還真是一個“職業黑”。
言歸正傳,我們還是來説説某甲奇文中所説的郵輪“刷單”吧。國內郵輪市場起步較晚,上游艙位供給基本被幾個國際郵輪公司控制,艙位屬於稀缺資源,旅遊高峰期的艙位更是“一位難求”,所以傳統旅行社、OTA都會想辦法“包船”以保證艙位供給。拿到艙位後,代理商們必須儘快把這些艙位賣出去,郵輪公司也經常會參與到這期間的行銷活動中,整個銷售週期安排得非常緊湊,根本沒有心思去搞“刷單”這個遊戲,因為大家沒空陪你玩。然後再説説動機,郵輪業務在國內剛剛起步,線上旅遊的郵輪業務規模在整個市場上的佔比微乎其微,沒有哪個公司會想著用郵輪的數據去吸引投資,至少現階段不會這麼做,曬曬整體的出境收客量倒是有可能,從這個角度講,任何一個OTA都不會無聊到去刷郵輪的訂單(想刷也沒人陪你玩啊)。業內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OTA拿到的艙位大部分都是賣給了散客,只有一小部分賣給了中小型旅行社,有興趣的話,某甲可以自己去做個調研。
課就先上到這裡,希望各位“假行家”好好消化一下,對本人以上所述如有不服歡迎發文辯論,但下次的文章請拿出點“幹貨”和原創來,不要總抄襲途牛于總的文章,實在是有辱各位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