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大眾點評:用立體服務打敗單一團購

  • 發佈時間:2014-11-06 11:09:39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葉丹  責任編輯:王磊

  從今年六月開始流傳正在緊鑼密鼓籌備IPO,到CEO張濤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公開承認“會和投行們保持著緊密的溝通”,大眾點評如今無疑是最炙手可熱的“準上市”企業。

  但是,從糯米網被百度“拿下”,到滿座網賤賣給蘇寧易購,再到拉手網最近被三胞集團收購,曾經紅火的團購網站如今勢頭已經大不如前。大眾點評作為業界認為最有希望成為中國網際網路領域下一個“市值超百億美金俱樂部”成員的企業,如何擴大服務品類、增強商戶以及用戶粘性,成為其上市衝刺階段最受外界關注的關注焦點。

  三四線城市“錢”景更美

  對於生活服務和網際網路的結合而言,“O2O”無疑是一個最合適的形容詞,而在不少一線大城市中,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消費習慣的轉變,以團購為代表的各種O2O模式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各大生活服務類的平臺,在大城市的發展格局也進入了穩定期。在業內人士看來,大眾點評與競爭對手在一線的爭奪中可謂是不分上下,但在目前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上稍遜於對手。“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這兩年開始在三四線城市進行快速擴張。”大眾點評副總裁龍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知恥而後勇”讓大眾點評更加迫切地進入到廣闊的三四線城市市場當中。“今年初我們團購業務大概只覆蓋40-50個城市,到今天已經接近200個城市。”

  在業內人士看來,大眾點評加速開拓三四線城市的團購市場無疑是為了夯實在團購領域的第一陣型的地位。數據顯示,在2013年底大眾點評月度PV為35億,到了2014年8月,這個數據提升到60億。2013年底大眾點評移動端客戶9000萬,8個月後這個數字為1.6億。2014年8個月,城市分站數量從40多個擴張到140多了。另外,從4月開始,大眾點評月度UGC內容生成進入百萬量級,其累計的UGC量級已經達到4200萬。美國投行Stifel證券行業研究員蔭明軒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就表示,美團作為大眾點評在團購業務方面的主要競爭者,之前其優勢就在於三四線城市,如今大眾點評在保持一二線城市的市場份額的情況下積極拓展三四線城市,不僅能夠對對手造成有力的打擊,同時也為自己未來的IPO增加砝碼。“資本市場向來都是青睞行業寡頭的,一二線城市的原有份額加上龐大的三四線城市市場,這樣的市場份額顯然更有利於大眾點評未來的IPO。”

  團購並不適合作為獨立商業模式

  “比競爭對手進入市場晚了,再去開發客戶困難重重。”大眾點評東莞分公司負責人蘭小花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起步比競爭對手晚讓大眾點評在向客戶推廣團購業務的時候並不佔優勢。“但是大眾點評與其他團購網站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不只是有團購。”據蘭小花介紹,東莞一家名為“人山人海”的客戶就曾經因為與美團簽訂了獨家的協議而拒絕與大眾點評開展團購的合作。大眾點評權衡後決定暫時停止了給商戶推廣“團購”等業務模式,而是讓整個東莞團隊針對商戶的需求,幫助“人山人海”策劃並實施“會員日活動”。當時持續了2-3個月的時間,每週四幫助商戶做會員日活動,在活動期間,大眾點評的銷售更像是商戶的員工,門口的張貼、活動宣傳、線上召集、線下流程設計等等,逐漸讓商戶了解到了光靠“補貼”的團購是不長遠的,大眾點評的點評資訊、商戶資訊帶來的整體價值顯然更高,最終讓其也成為了大眾點評立體服務的客戶。

  據團800公佈的《2014年9月中國團購市場統計報告》顯示,9月份全國團購市場成交額為69.8億元,環比下降7.2億元,降幅為9.4%,整個團購市場放緩增長速度。“團購看上去很美,但是其實並不是商家真正需要的。”蔭明軒認為,團購只是商戶的一種需求的表像,包括用戶點評、商戶資訊、會員系統等組成的立體服務才是商戶最終目的,而這正是大眾點評在行業競爭中最大的法寶。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大眾點評分別與石川科技和天財商龍達成戰略合作並資金入股,在餐飲ERP系統、商戶數據及商戶管理系統等方面展開闔作,為商戶提供立體服務支援。“如果只有團購這個故事,那大眾點評頂多就只是和美國的Groupon類似,但是當大眾點評用立體服務來取代團購後,大眾點評網其實擁有了更多的標簽,點評可以是中國的Yelp,團購對應Groupon,餐廳線上預訂是OpenTable,酒店點評則是TripAdvisor。”在蔭明軒看來,努力往身上加碼標簽的大眾點評是希望向資本市場説和競爭對手不一樣的故事。

  而對於團購業務,大眾點評聯合創始人李璟這樣認為,團購是一種商家促銷手段,但並不適合作為一種獨立的商業模式。“團購需要其他O2O業務與之産生整合協作效應,因為單一團購業務用大折扣優惠吸引決策,對於用戶和商戶來説,都不是一個健康持久的場景,商戶不可能常年促銷,而為了追求低價的用戶可能同時降低消費體驗。”另外,本地生活服務O2O平臺未來可以實現的場景應該是滿足各個行業、各種用戶的多維需求,而非單一模式的快速推進,而大眾點評正在逐步接近這樣的未來。

  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

  實習生 孫心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