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賈氏多元佈局存疑:被工具化的樂視網

  • 發佈時間:2014-08-25 08:34:10  來源:大河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一面是上市公司頻遭監管,商業模式存疑多多,且規模、盈利能力極為有限,一面卻是母公司的瘋狂的多元化。賈躍亭創立的樂視網與它的母公司樂視控股到底怎麼了?

  昨天,樂視控股表示,已成立樂視網際網路生態農業公司,進軍農業,食品電商“樂生活”已上線測試,預計10月正式全品類上線。再回顧之前樂視控股眼花繚亂的動作:已經進軍酒業,説要進汽車,還要搞智慧家居,簽了些看上去很虛的合同……在筆者看來,樂視TV、樂視商城、樂視影業還是圍繞樂視網進行産業鏈佈局的,而上述動作,已經是偏離主業,完全是為資本謀局了。

  為資本謀局,無可厚非,但是關鍵是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下進行。不要説中國生鮮食品電商沒有一家稱得上真正成功的。基於網際網路的整個現代生態農業佈局,亦未見品牌效應。放在樂視身上,完全是脫離主業的風險行動。因為,它自己最核心的業務盤子樂視網都沒有真正步入健康,稱不上成功。

  看看樂視網的中報預告業績:營收27.8億至31.5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約 1.49億至1.61億;超級電視出貨僅百萬級。競爭對手百視通剛發佈的中報顯示:營收14.29億,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3.88億,IPTV、OTT、智慧電視屏新媒體活躍用戶突破5500萬戶。它的盈利能力遠勝樂視網。

  再看看樂視網的現金流。2013年年中至今年Q1末,連續四個財季,樂視網經營性現金流入分別是5億、9.99億、16.1億、8.7億,同期營業成本為4.54億、9.11億、16.7億、8.03億。兩者剛剛相抵。如果再考慮到其他開支,樂視網資金鏈可謂一直告急。

  你再看看大股東賈躍亭的動作:2010年樂視網上市以來,賈躍亭共計有15次股票質押行為。其中8次質押股票,7次實施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而且,質押式回購交易,全部發生在最近7個月裏。

  從合規性上看,沒啥問題。但因質押股票與質押式回購交易,是一種融資行為,往往會影響股價,正常情況下,資金進來,股價會有正面反應,錢出去,也就是説還錢會有利空特徵。因此,至少反映出兩個潛在問題:1、樂視網的資金鏈壓力沉重;2、大股東不排除借此操縱股價。

  而且,質押股票與質押式回購交易,都伴隨一定風險,尤其是當企業股價面臨下挫時。一段時間以來,樂視網由於遭遇監管發聲與外界質疑,已經兩次停牌,開始引發投資界對其風險觸發的強烈關注。

  前幾天,樂視網剛剛落實新一項45億定增案,這高額的融資,它説,將用於主業相關的投入,包括內容資源庫建設和擴充、網路視頻服務運營、平臺研發和升級、智慧終端研發及樂視生態各個環節的投資並購等。但有業內人士懷疑,流動負債如此高,樂視網更像自救與補血。

  樂視網一直很自得所謂的垂直模式。其實,它連遭質疑的話題,其核心就是直指它的商業模式本身。可以説,截至目前,樂視網無論資金鏈、營收、盈利能力還是商業模式,都存在相當壓力,不具備充當樂視控股多元化擴張的條件。那麼,既然如此,樂視控股又為何進軍酒業、汽車、生鮮電商、智慧家居呢?

  我的分析是,這是樂視網已經淪為套現、圈錢、被異化為集團工具平臺的信號。在中國,大股東或者集團公司佔用上市子公司的資金,或者利用它來倒騰資産的案例不要太多。監管部門多年前就出臺過相關禁令與措施。

  觀察樂視控股的架構,如果樂視TV、樂視商城、樂視影業還算圍繞主業的佈局行動,其他各項都已經明顯脫離。在主業尚不健康的情況下,樂視控股是在透支樂視網的未來。

  樂視控股的管理架構,雖然規模不大,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的組織架構,有點學聯想控股了。可是人家聯想控股多元化時,聯想集團已經是全球PC業的核心競爭者,如今更是全球老大。樂視控股的業務架構,更像一場把玩資本的局面。這種瘋狂的舉動,不像是基於對主業的發展信心,更像是對於主業的一種擔憂。

  樂視網去年8月就已經進入全面解禁期,股價一直承壓至今。為集團多元化充當圈錢的盤子,樂視網當然有十足的動力為股價謀局。而在樂視網自身體質尚不夠健康的情況下,這個被集團工具化的平臺,帶有被異化的特徵了。年輕的樂視網,如今就像一隻氣喘吁吁的母公司,充當著不斷被套現的責任。

  樂視控股進軍農業等多元領域,主要標榜的就是所謂顛覆行業的模式。但是截至目前,樂視並沒有顛覆中國電視業。

  在我看來,一種模式,當你能夠很輕鬆地總結出來後,那就是最不值錢的東西。樂視控股打著樂視網的商業模式進行多元化,其實不過是一種分散主業與商業模式風險的行動,它體現出一種焦慮。而這種舉動,不但無益於緩解上市公司樂視網的真正壓力,還會透支它有限的品牌效應。對上市公司層面是不公平的,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當然也是充滿風險的舉動。

  中國式企業的進化,幾乎都有類似的邏輯,在借助最初的創新一炮走紅後,它們會很快陷入幻影,瘋狂多元化,將原來的主業當成金雞母,異化成工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