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科技 > 遊戲 > 正文

字號:  

遊戲直播遭質疑:燒錢買人是鬧劇 認清形勢為當務之急

  • 發佈時間:2015-02-05 17:27:59  來源:DoNews  作者:孫永立  責任編輯:王磊

  隨著遊戲主播身價飆升至千萬,遊戲直播行業看起來一片興旺,然而一些從業者卻憂心忡忡:花費數千萬爭奪職業選手和主播的行為更像是一齣鬧劇。第三方直播平臺需要冷靜下來,重新審視未來路在何方。

  主播身價一年增百倍職業選手批量涌入

  近日,網路上流傳出一份遊戲直播行業主播價格表,其中最高者若風的身價達到了2000萬元,共14位主播和選手達到千萬元。記者向多位業內人士求證時,均表示雖然不完全準確,但現實情況確實如此。

  一位遊戲直播公司高管稱,主播身價在最近一年多時間裏幾乎增長了百倍。“2013年,頂級主播的簽約金大約30多萬元,到了2014年底,最高已經摸到了3000萬,這是遊戲直播行業最大的一個變化。”

  身價暴漲的直接原因是直播平臺們燒錢挖人,這也是最吸引外界關注的地方。遊戲主播值不值這個身價尚在其次,另一個變化更值得關注和警醒:職業選手(包括退役和現役選手)在遊戲主播中的比例迅速增加。

  百度指數顯示,排名前10的主播均為職業選手。除了YY(虎牙直播)以外,國內另外兩家主要直播平臺均簽約了大量職業選手,其中鬥魚近一半主播為職業選手,戰棋的比例更高達近80%。而在2013年,遊戲主播中罕有職業選手,主播依靠解説內容來吸引觀眾。

  第三方平臺需冷靜

  儘管職業選手的簽約金高得嚇人,遊戲直播平臺們咬咬牙也玩得起,但再高的簽約金都無法抹平心中的隱憂。

  要解釋這一切,需要從遊戲直播的市場格局講起。國內遊戲直播可大致分為兩大陣營:以龍珠直播為代表的具有官方性質的遊戲直播平臺,以及第三方平臺,如YY、鬥魚、戰棋等。官方直播平臺多為遊戲研發商或代理商,掌握上游資源,如遊戲版權、賽事、職業俱樂部和選手等。

  上游資源的掌控者擁有最高話語權,包括對選手的控制,因此第三方平臺的燒錢買人行為,看起來更像是一齣鬧劇。儘管官方直播平臺尚未限制選手,但已出現了一些小動作。比如網易已經遮罩過其他直播平臺,不外放自己的賽事節目。騰訊雖然打出了開放牌,不過這種開放不可能是無限度的開放。

  歸根結底,第三方直播平臺可以培養草根主播,短期內靠買人搶佔市場份額,但無法控制職業戰隊和選手。“趨勢很明顯,職業戰隊選手快速起來,第三方直播又無法控制他們。這是最關鍵的兩個問題,而很多人還沒想清楚。”上述高管説。

  儘管聽起來令人沮喪,不過這一問題在海外市場並不明顯,Twitch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近日,Dota2開發商Valve開通了Steam直播,LOL開發商Riot以及暴雪都與Twitch相安無事。這並不難理解,開放的環境令整個遊戲直播市場和遊戲開發商受益。

  因此,另一位業內人士預計,雖然國內環境不同,但官方直播平臺不會急於收緊入口,也不太可能採取極端措施,原因有三:

  首先,第三方直播平臺相當於變相為遊戲開發商培養用戶,官方直播何樂不為?其二,國內遊戲直播仍處於培育期,需要更多人一起做大盤子。其三,官方直播也有自身的顧忌。第三方平臺炒高了簽約金,受益者是主播和選手。一旦官方採取極端的排他性措施,首先受影響的就是這批主播和選手,衍生出的一系列後果更難以評估。

  第三方平臺的出路

  對於第三方直播平臺來説,認清形勢恐怕是當務之急,而不是一味的燒錢買人。

  上述人士指出,第三方直播平臺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關鍵在於搭建生態鏈,慢慢培養那些不受或較少受賽事控制的主播。多位業內人士指出,草根主播往往比頂級選手更會和更有動力賺錢。

  除了搭建生態鏈以外,內容同樣不容忽視。“遊戲直播正快速向視頻行業轉變,未來是內容為王,用戶會跟著內容走。優酷收購馬鈴薯並沒有一統江湖,愛奇藝、搜狐等等都冒出來了。對於電競來説,內容不僅僅是賽事,與其高價簽約明星選手,不如用同樣的資金做內容。”

  從遊戲開發商的角度,第三方直播平臺是新遊戲推廣的一條途徑,這將成為遊戲研發商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的切入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