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科技 > 家電 > 正文

字號:  

嘆息!三洋:日本經典品牌正式消亡

  • 發佈時間:2015-03-27 10:46:47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三洋(SANYO),這家曾令三星、海爾等爭相效倣的家電巨頭,將在3月31日帶著那些傳奇故事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三洋電機將其在日本國內最後的子公司——三洋鳥取技術解決方案公司(三洋TS)的所有股份轉讓給JIA,一家由投資基金公司以運營管理基金為目的的專用公司,這個結局已經越來越近。

  3月31日轉讓將正式生效,4月三洋電機所有職員將轉往松下。為做好售後服務,三洋電機的法人地位依然存在,但日本三洋事實上已徹底消失。

  三洋的創始人井植歲男,年僅14歲時就隨同其姐夫——松下幸之助參與見證了松下電器的創立與發展,43歲時,井植歲男從松下辭職創業,三洋電機在日本大阪正式成立。“三洋”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暗含著井植歲男要將産品銷往世界的雄心。

  從自行車用照明燈開始,三洋依次進軍收音機、洗衣機、電視機等領域,獨創的噴流式洗衣機更是讓三洋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到了1960年代,三洋已確立其家電巨頭的業內地位。鼎盛時的三洋年銷售額超過2萬億日元(約合1038億元人民幣),股價遠超松下、東芝等競爭對手,員工數一度超過10萬人。

  井植家族始終牢牢把握著對企業的控制權,這令三洋充斥著舊式日企的氣息與缺點:公私不分、效率低下。家族與管理層之間常常陷入爭執,甚至到了忽視企業利益的程度。對內管理僵硬老化的三洋,對外界的變化也後知後覺,曾任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社長的井植敏就曾説過:“我們疏于了解對手。”

  井植敏也曾試圖反擊,但三洋的重建之路卻屢屢受挫。

  在公開層面,三洋“打破”了一些長達半個世紀的家族經營機制。記者出身的野中知世于2005年4月接替井植敏,就任三洋電機董事長兼CEO時,就一度引發外界的高度矚目。然而就任後三洋的經營管理愈發混亂,與投資者長期的對立也令她不堪重負,2007年3月,野中知世離開三洋。

  三洋的業務重建也令人憂慮。代工曾為三洋帶去鉅額利潤,也使三洋最終走向消亡。

  自1990年代開始,由於具備了日本電器企業的明顯優勢——精細的生産品質控制、完備的零配件供應等,三洋開始為其他企業代工生産,這為三洋在短期內創造了鉅額利潤,與同時期其他日係家電企業的苦苦掙扎相比尤為搶眼。靠代工就能賺取利潤,這使三洋沒有動力進行創新、業務轉型也遲遲難以實施。

  在彩電業務上,三洋側重於彩電機芯的生産,這一點區別於新力、三星、松下等日韓企業以整機生産為主的模式,最終,三洋的客戶成了三洋最重要的競爭者。三星內部一位高層就曾尖銳指出,以前是三星為三洋的電視機製造代工,現在三洋連為三星液晶電視代工的資格都沒有了。

  其他業務同樣如此。2002年時三洋還是全球最大的數位相機OEM,産量最高佔據了全球30%,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電池OEM廠商之一,三洋OEM的産品還包括充電器、CPU上的風扇、快閃記憶體、模擬半導體晶片等。三洋堅持以代工製造為核心業務一直堅持到2005年。但是,當市場形勢發生變化時,代工産能往往首當其衝出現過剩現象,這是三洋最大的隱患。

  2004年三洋電機的子公司新潟三洋電子的半導體工廠在地震中受災,由於未加入保險,造成約500億日元(約合25.9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由此背負了鉅額債務。三洋曾將危機歸咎於這場天災,但其無法回避在業務轉型過程中的失誤。

  2005年11月,三洋宣佈將逐步從綜闔家電製造商轉型為以充電池、太陽能發電等綠色能源業務,以及手機等行動通訊業務為主的科技企業,大幅縮小白色家電業務。

  問題接踵而至:三洋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手機業務因缺乏創新,市場份額不斷被新力、松下、三星等品牌蠶食。2006年12月,由於電池品質問題,三洋宣佈召回130萬塊手機電池。2007年3月,聯想和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聯合宣佈,將主動召回20萬塊三洋生産的筆記型電腦鋰電池。

  此後三洋旗下業務一個個被分拆。2007年5月,通用電氣獲得三洋電機信貸公司的全部股份;2008年1月,京瓷收購三洋手機部門……

  最終,三洋還是回到了松下的懷抱。2008年11月,松下宣佈收購三洋電機,到2010年8月,松下通過股票公開買賣,獲得三洋電機80.77%的股份,之後決定將三洋完全子公司化,2011年3月29日,擁有57年上市歷史的三洋電機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

  但對松下而言,三洋最有價值的部分是電池業務,而三洋的家電事業與松下産品形成了競爭。松下以整理重復業務為由,將三洋原有的家電業務逐個出售,三洋的招牌業務——洗衣機與冰箱的核心技術被松下完全轉讓給海爾。

  海爾自2002年開始與三洋開展合作,並成立了合資公司,海爾的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當時説:“海爾一直在學習三洋的創新精神和開拓國際市場的戰略。”

  2011年12月,三洋電機大阪總部的“SANYO”標識被撤下,“Panasonic”取而代之,家電製品也都同樣被換上了松下的標誌。2013年4月26日,三洋最後的産品氫電池“愛樂普”改用松下品牌,至此三洋所有産品在日本徹底停售 。

  如今的三洋在日本僅剩空殼,剩下的一點海外子公司能做的也只是管理資産和等待松下的“宣判”。結局無外乎三種:業務併入松下、直接停産,或者分拆出售。

  唯一的好消息似乎只剩下松下決定保留的幾項技術,包括電飯煲、能將米做成麵包的烤箱、空氣清新技術和供超市使用的大型冰箱等。但那個曾經在市場上風行60多年,深刻影響了海爾、三星等電器巨頭的“SANYO”,再也無法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