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本青春版《牡丹亭》走進清華大學,完成了她生命歷程的第500場演出。20年前,作家白先勇敏銳地覺察到青年觀眾之於崑曲傳承的重要性,提出“我的崑曲是給二十一世紀的觀眾看的”。
7月21日晚,“中華四季”音樂會登臺國家大劇院。作為國家大劇院2024“漫步經典”音樂會中的一場演出,本場音樂會風格多元,既有小提琴和嗩吶等中西樂器的主奏,也有爵士樂的自在與輕鬆。
粵劇被譽為“南國紅豆”,受到眾多觀眾喜愛。多年來,廣東粵劇院不斷創排經典劇目,加強人才培養,應用數字技術,創新推廣方式,一部戲唱進更多觀眾心中,也讓粵劇藝術不斷綻放光彩。
“太陽出來喲喜洋洋,我們下田喲把秧薅;薅起秧來喲把歌唱,唱得心裏喲好舒暢。”暑假以來每個晴朗的傍晚,重慶市墊江縣高峰鎮大井村20多名大中小學生,就會來到寇家壩薅秧歌廣場跟著幾位年長的村民學唱薅秧歌。
舊稱“子弟戲”的薌劇,又名歌仔戲、改良戲,起源於我國台灣而流行于閩南,因盛行于薌江沿岸,故有薌劇之名。福建漳州是這一劇種主要的起源與流行區域。
《中國節》混編室內樂音樂會日前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上演。在北京民族樂團首席指揮張鳴的執棒下,北京交響樂團和北京民族樂團的演奏家以傳統節日為主線,用中西樂器奏響美妙的旋律。
戲曲的現代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複雜的難題。近代以來,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的現代化方案與現代化選擇。一百年來,有高峰,也有低谷。黨的十八大以來,戲曲的現代化迎來新的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須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這一重要論述,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來自民間的曲藝歷史悠久,品種繁多,風格各異,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並深深融入城市肌理與鄉村血脈,體現著當地民眾的性格愛好、內在氣質和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