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金風玉露》落地湖廣會館

發佈時間:2024-12-24 12:51:29 丨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丨 責任編輯:


《金風玉露》劇照

懸案、成長、革命三線交織;國劇、青春、少年感元素拉滿;搖滾、Swing(搖擺樂)、傳統戲曲跨界碰撞……今日首演的沉浸式音樂劇《金風玉露》在百年戲樓裏唱響一段跨越時代的旋律,呈現京城戲班裏的那些青春熱血的成長故事。

原創音樂劇《金風玉露》由北京市文聯發起推動,入選中國文聯2024年重點創作目錄項目,獲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資助、“大戲看北京”文藝創作孵化平臺精品創作項目支援,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文聯與天橋盛世集團共同出品,市文藝家服務中心與京都文化公司、北京青年報社聯合出品,西城區委宣傳部作為支援單位,並由北京京劇院、北京市曲劇團與北京湖廣會館聯合製作。

該劇以全國文保單位湖廣會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為博物館活化樣本,選取宣南文化中的京劇文化為創作內容,是一部以音樂劇形式錶現中國京劇藝術的新空間駐場演出。

一部戲看盡四大名著精神

隨著原創沉浸式音樂劇《金風玉露》落地湖廣會館,迎來了獨屬於音樂劇的“青春觀劇團”,荷爾蒙爆棚的演員陣容讓磚墻的褶皺不再清冷,年輕人在此談論國風、音樂,往昔的榮光與過往的風雲化作海棠一枝。

《金風玉露》的創新首先體現在故事架構上,打破了傳統音樂劇單一的敘事模式,將民國初年的梨園風雲與懸疑、成長、家國情懷等元素緊密融合。該劇以京劇戲班春鳴社為核心,圍繞班主的離奇遭遇,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主角金笙在困境中肩負著重振戲班的使命,其經歷的親情、愛情、友情的糾葛以及在時代洪流中對家國大義的追尋,三條線索相互交織,情節跌宕起伏,為觀眾呈現出一個豐滿且極具張力的故事。

被稱為“戲曲造浪者”的青年導演李卓群,能夠絲滑過渡到音樂劇創作,編劇、導演、作詞一肩挑,皆因戲曲與音樂劇都是歌舞演故事。臺上演鬥智鬥勇的“三國”,台下是相濡以沫的“水滸”,後院裏唱著悱惻纏綿的“紅樓”,地下則潛藏“西遊”,運送軍火,支援革命。一部戲中看盡四大名著的精神所在。

湖廣會館煥新成“北京限定”

《金風玉露》的演出場地選在北京湖廣會館,見證了京劇起源與興盛,承載著無數梨園故事的兩百年曆史的文保建築,如今煥新亮相,化身全新沉浸式戲劇空間,用音樂劇的形式上演國劇故事,實現了360度的沉浸式體驗,堪稱獨特的“北京限定”。

走進冬日裏的湖廣會館,文創、打卡點等營造出豐富的周邊場景,暖意融融;戲樓內方桌坐席茶點已備齊,專屬定制票根頗具年代儀式感,印有“有靠山”字樣的座椅靠墊為觀眾在觀劇時支棱起腰部;觀看限定場的觀眾,還可參與打卡照拍攝,可獲得“挂頭牌”折扇。雕梁畫棟、階梯圍欄依舊,只是戲臺邊水牌上動畫效果的小鴿子提示著觀眾,這不是一台傳統的戲曲演出,必定暗藏玄機。

隨著春鳴戲班開鑼,對仗工整的戲臺對聯因光影的變化成了可變萬物的投影,臺上的守舊以及出將、入相的挑簾也被影像取代,就連觀眾席頭頂上的彩繪懸吊,真正的功能原來是燈架……百年戲樓瞬間打破原始觀感與聲場,一座滿足音樂劇視聽的空間躍然眼前。

演出過程中,觀眾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故事的“參與者”。這種近距離的互動體驗,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使他們能夠親身感受音樂劇的魅力,為音樂劇的呈現形式帶來全新的突破。

穿越時代的青春共振

春鳴戲班,金笙與毓滔因戲相識;一把龍泉,青春知己攜手赴國難;一曲“人月重影”,映襯熱血梨園。沉浸式音樂劇《金風玉露》以沒有大IP、沒有大製作、沒有大明星的“三無”為底色,卻有著總製作人李東所説的“我們的超級C位IP不是別人,正是湖廣會館本館”的底氣。

演出陣容也展現出中國音樂劇新力量的蓬勃朝氣,一眾青春主演與角色共生,與會館內獨一無二的舞臺共成長。來自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係、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係、中國戲曲學院京昆係崑曲表演專業和北京市曲劇團的18位優秀青年演員,經過數月的戲曲、形體、聲樂等全方位訓練,具備紮實的專業功底和出色的表演能力,將自己的青春活力與百年文化底蘊相融合。

劇中的“京爺們”從十幾歲的小報記者毛腿兒,到二十幾歲的“科裏紅”大武生金笙和滿清皇族出身的革命黨人毓滔,三十多歲的“片兒警”六哥,四十多歲的師父來喜福,都生動鮮活,情緒飽滿,呈現了京劇鼎盛時代的風雲際會與藝術大師的粉墨春秋,讓觀眾感受到一群懷揣理想的人榮辱攜手、風雨共濟的肝膽與豪氣。

正如製作人李東所説,《金風玉露》將以粗糲而熱忱的青春氣息,錐心而熱血的成長印跡,觸發跨越時代的情緒共振。

京城戲劇人的一次尋路探索

《金風玉露》不僅是一場藝術演出,更是一次大膽的行業探索。梨園行有句話:男怕“夜奔”,而在湖廣會館做音樂劇的難度,又何嘗不是技藝繁難的“夜奔”?五次蒞臨湖廣會館的孫中山先生曾在這裡奠定了早期中國革命的方向,這出《金風玉露》則是京城戲劇人的一次集體探索。

曾經,閒置辦公樓、冷清展示館等零散空間,搖身一變成了新晉打卡點,如今,“金風玉露一相逢”,文保空間在當代的文化價值將被重新定義。戲劇絕不能困頓于傳統的演出空間,這早已成共識,但“劇”與“場”真正融為一體卻極難實現。《金風玉露》中,創作者堅定地讓湖廣會館成為故事的發生地,唱戲在此、懸疑在此、相逢在此,喜事也在此。

視覺總監任冬生的心理變化代表著主創的心聲,“對文保空間的破題開始我是忐忑的,到後來堅定地要為會館資源的盤活和新生闖出一條新路。”於是,對空間“改造”的不著痕跡更出人意料,所有重裝舞臺機械和當代視聽都被巧妙隱藏,而從古樸民國風過渡到現代劇場則僅需“一秒鐘”。是音樂劇,但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劇,不僅群舞跳到了觀眾席,長達七八分鐘的唱段雖不完全符合傳統音樂劇審美,卻“一不小心”創造了國風音樂劇新的審美。

在這個金風玉露初涼夜,這部音樂劇將一直演出至2025年1月25日。(文/本報記者郭佳肖揚攝影/王曉溪統籌/李洋)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